索达吉堪布:不必抛弃家庭、不用放弃工作!
我们佛教徒基本上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不仅自己要认真地修学佛教的精髓、甚深的法要,同时也会转为道用,也会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就是说生活当中有修行、修行当中有生活,相辅相成,互不干扰。而且有了修行、有了信仰,我们的人生确实比以前快乐得多。在心态调整方面比以前灵活,面对家庭、工作的问题比以前更加坚强,分析问题方面也比以前更有智慧。
今天我们这里的听众大多数是在家身份的,作为在家身份的话,你现在不可能什么都放弃。把家庭放弃,把上面的老人放弃,把下面的子孙也放弃,自己前往一个寂静的地方出家修道,这对很多人来讲只是一个发愿而已。
实际上如果自己有修行的方便方法的话,是非常容易行持的。我们最近在学习《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虽然身处在家的行列当中,但是他既可以弘法利生,又可以随时随地修行;而且他的修行境界超越了很多人,包括佛陀十大弟子的行为和见解。
所以可能形式上看起来出家人没有什么生活的束缚,没有感情的压力,也没有支撑家庭方面的责任等等,但实际上也并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教徒或者说大乘的佛教出家人,可能比在家人还累,比在家人还忙,比在家人还有责任。
所以我想,只要大家修行的方法对了,处在任何一个环境当中——红尘也好、寂静的山里也好,甚至在跟我们信仰有所冲突的单位当中,你也完全可以按照“莫舍己道,勿扰他心”的原则修行。我们现在所谓的“生活佛教”,虽然跟前辈大德们的人间佛教、人生佛教以及人天乘佛教的说法稍微不同,但大体上也有共同之处。
不管怎么样,我们提倡既要关心人类,关心我们人类共同的生命体系——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要对所有的人用慈悲心来关照,这是生活佛教的一个内容;然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下,扩大见解,除了人类以外,对动物甚至对植物、对整个大自然也要去关心。
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也是全人类、全球范围当中,人道主义非常提倡的,是人们极其关心的高尚行为。如果我们把它浓缩出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是调整自己的心,也可以说是行持善法、禁止恶行的一种行为。
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可能不能仅仅是自我解脱,就像我们藏地有很多自己想即生成佛、修大圆满法的人,还有汉地那些念阿弥陀佛想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这些修行是非常好的一种行为;但是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将自己的见解和行为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
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跟这个时代相适应,不会被新的时代淘汰,能跟得上这个时代;另一方面,我们佛教徒自己学到的真理和智慧,非常有必要跟身边的众生分享。如果我们没有分享,只是独自享用这样的知识,那非常可惜!
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也好、人类也好,很多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光用物质来解决的,而是需要从心理上解决。心理问题的解决,可能大乘佛教是最好不过的。大乘佛教的理念,应该说对我们的人心最有灵性的作用。这一点不管是科学界,还是我们宗教界各自不同的宗教,都有共同的看法,可以说是达成共识的。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心的很多痛苦、很多烦恼,应该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比如除了生活所需以外,人们习惯性地攀比、竞争,还有新时代科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有很好的智慧来面对,确实人生能过得非常快乐。
所以我们现在要求大家,生活佛教就是要把我们的实际生活与我们的修行结合起来;如果不相结合,完全跟这个社会、国家、各个民族的人格格不入,完全矛盾的话,那最后我们修行人就变成了一种另类的、很奇怪的生命了,那可能自然而然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到最后——从大的层面来讲,可能佛教容易变成一种名声而已,很容易毁于一旦。
而且现在外在的形势大家也应该清楚,像中东那一带,他们有其他的宗教,就像汹涌澎湃的大海波涛靠近我们,我们原有传统的宗教、文化很多都受到不同性质的打击。
西方也有他们不同的宗教,他们有意无意地也在我们的空间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蔓延。当然对这些宗教我们也不会排斥,他们也有很多慈悲、善良的理念和给人带来快乐的真理和智慧,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
然后我讲一下工作方面。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要放弃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我们看到很多佛教徒学了佛、闻思修行以后,对家庭更加重视,其实这个是很好的。如果学佛以后行为都是怪怪的,除了一个转经轮以外什么都不管,那你家里怎么过生活?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工作要更加有热爱的心。
当然佛教最高的、个别的一些理念,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境界、那样的看破今世,世间人有些可能会有一些反感。而我们还没有到达这个高层境界的话,佛陀都一直在讲:世间和出世间不会有冲突的。六祖大师也说“佛法不离世间”。
实际上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世俗的事情当中都有正法。我以前讲过《水木格言》,里面就说到:“心善所做俗事,亦皆趋入正法。”意思是,不管你做任何世间的事情。
如果你用菩提心、利他心来摄持,你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世间的一个琐事,但实际上它可以趋入正法;如果心不善,表面上看在坐禅、念经,表面上看天天都在拨念珠,天天放生,那只不过是你的行为而已,实际上它不会趋入正法。
我们在提倡生活佛教的时候有三个责任,以前在一个研讨会上我们也讲过:一个责任是,作为佛教徒,你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违背,这是非常重要的底线,是不能超越的;第二个责任是,对工作要认真负责;第三个是对家庭一定要认真负责。
藏传佛教 | 汉传佛教 | 大德教言 | 修福增慧
- I get the Dharma nectar -
微信:zangchuanfojiao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善知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