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亿万富豪去世,却为全中国人留下“巨额财富”!
请点击上面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他是中国香港的亿万富豪,
更是富豪圈里出名的最“吝啬”的人,
坐拥十几个亿,
却将一双鞋穿了十年。
他也是中国最低调的人,
被称为“中国百校之父”,
天文学家用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
可他的故事却从未被媒体报道过。
当他的人生画上句点,
但他,
却为我们留下一笔“巨额财富”!
他,就是田家炳。
1919年11月20日,
他生于广东大埔一个书香世家,
自小他就勤奋好学,
心怀一个读书成才的大志向。
然而16岁那年,
一个重大打击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
刚读初二的他还来不及悲伤,
就只能忍痛辍学,
接手父亲的砖瓦窑生意,
他还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
在同龄人依赖父母的时候,
他就以稚嫩的肩膀,
坚强撑起全家人的希望!
17岁时,他孤身跑到越南办公司,
短短两年,
他就成为了越南最大瓷土供应商,
1937年,受中日战争影响,
他失去了产业,辗转印尼谋生,
直到二战结束后,
26岁的他重新创业,
在印尼创办树胶厂、塑料薄膜厂,
成为雅加达著名的青年企业家。
1950年代中摄于印尼耶加达田寓的家庭。田家炳(后排左四)、周氏(后排左五)、房氏(后排左二),正中央为母亲房太夫人。
1958年,他把事业转移到香港,
先后创办田氏塑料厂、田氏化工厂,
成为香港人造革与化工行业的领军人,
之后他又向房地产进军,
成立新安企业公司,
及华安置业建筑公司。
历经20多年的辛勤耕耘,
到了1980年,
他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
但当时处在事业最巅峰的他,
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
他将企业交给了下一代经营,
然后将自己的重心,
全部转移到慈善事业上。
这个决定,令田家从生意上,
离其他香港大富豪的地位越来越远,
但在慈善事业上,
他几十年如一日,
做出了超越无数人的贡献!
他说:“当初没能继续学业,
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
我在印尼生活了20多年,
也走过欧洲一些国家,
发现经济发达的地方,
人们的素质都很高,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发达。”
“正是有了这些经历,
我深深体会到,
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
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
而13亿人口,
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
怎么能把这个“包袱 ”变成财富?
我认为就是办好教育,
中国希望在教育!”
于是,在1982年,
他捐出价值10多亿元的4栋工业大厦,
这是他全部财富的80%!
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
他说:
“留财富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
他给几个儿子立下规定,
必须将田家工厂利润10%用于公益。
此后,
他全身心投入对教育事业的捐助中,
在香港,他捐赠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
累计数十个项目。
1984年,他还为,
中国台湾捐出新台币五千万元,
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会,
并在海外3所大学设立奖学金,
资助华人学生。
1990年后,他又将资助重心,
几乎全都转移到大陆贫困山区教育,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说他傻,
因为他的基金会是在香港注册的,
依例捐助内地要缴税,
明明完全可以在香港资助办学,
为什么要跑去大陆捐助?
他说道:“内地基础教育极需发展,
这也是我重点捐助内地的原因,
同是100万元捐款,如果用在内地,
其发挥的成效,
可能比用在香港大几倍,
因此基金会 90%的捐款都用在内地,
我不计较税务得失,
我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去捐款,
看到那么多的孩子,
能因此而有书可读,
感觉会是毕生最大寄托。”
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
几乎遍及了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上海市田家炳中学)
(广东省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
(珠海市田家炳中学)
(西安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阳江市田家炳中学)
(肇庆市田家炳中学)
(兴宁市田家炳中学)
他不仅大力捐助内地办学,
甚至为了慈善,
他连自己的房子都要卖掉!
2001年受香港“金融风暴” 的影响,
基金会的收入大大减少,
他手上能周转的资金也少了很多,
完全支撑不起已经谈好的捐款。
但他果断决定把自己,
居住了37年的“花园式豪宅”卖掉,
这一次连子女们都不同意他的做法,
可他说:“我已经答应了别人的申请,
有了承诺就要做到。”
“你们都成家立业了,
我和你们的母亲,
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
而且,
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20间学校,
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很开心!”
就这样,他与太太搬去住出租屋,
拿着卖房的5600万港元,
资助了内地20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