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最灵的转运珠,快快收下!
点击"天祥宝光园"关注我们
——本文出处:上海玉佛禅寺
“我一定是上辈子欠你的...”
听着陪写作业的妻子再次崩溃,小明爸放下了手中的《心经》,不由点头:
“因果报应,真实不虚,或许还真是欠他的。”
■ 因果的起源
佛教认为,世界一切诸法的形成,源于能生的“因”与所生的“果”,往简单里说就是“原因”与“结果”。
○ 因,是身口意所造的业
其中,“因”来自于我们日常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甚至是每个想法,我们称之为身口意三业。
而业根据行为时的动机与其导致的结果,又可分为善、恶、不记三类,其中动机与结果对他人有益的称为善业,无益也无害的称为不记业。
○ 果,是业力的回报
“业”就像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善业的种子吸引善缘相聚,恶业的种子吸引恶缘相聚。
当因缘成熟后,就开花结出善果与恶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果报”、“报应”。
因此凡是有身口意的造作,就必然会有相应的果成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业的果子又会在什么时候成熟呢?
基于佛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时间观与生命观,我们在过去与现在都在不停地种下种子:有些过去种下的种子会在来世成熟,即“好人不长命”的情形;有些现在种下的种子会在这一世得到应验;
也有的要等到下辈子才会成熟,也就是恶人在此世得不到报应的情况;还有的则没有固定的期限,可能这一世,也可能下一世(不定报)。
但无论多长时间,凡有造作,必然有果成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因”的演化
○ 不断生长的“种子”
就像播种一样,种子埋下以后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成熟后的收获却远超当时的一粒种子,不论善恶都是如此。
因此在经典中,福德圆满的佛陀仍不断行善、为大众扫地、穿针、补衣,教导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劝诫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恶果一旦种下便难以割除。
○ 难以割除的“种子”
佛陀在《百业经》中开示道:“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一直以来所作的善、恶、无记业,都不会失去,时候到了就会受报,连佛菩萨也不能免俗。
例如,2500年前,讲法圣地祗树给孤独园内曾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而案件的嫌疑人则指向了园主——佛陀,这件案件的由来是这样的:
佛陀成道后四处弘法,信徒日众,这使得外道几乎成了过气网红,供养他们的人越来越少。此时,外道弟子孙陀利便想利用舆论来打压佛陀、重获供养。
于是孙陀利便请人杀死自己,并悄悄埋尸祗树给孤独园,随后让同伙在白天当众挖出尸体、制造舆论,诋毁佛陀因贪恋孙陀利的美色而将她残忍杀害。
(当然,案件最后真相大白,欲知详情可自行查阅《乾隆大藏经》 大乘单译经·第0375部《佛说孛经》一卷。)
虽然真相大白,但令人们不解的是,为何孙陀利拼了命都要和佛陀过不去,单单是为了人气吗?佛陀于是为大家解释了这段因缘。
■ 转变命运
因果报应,毫厘不爽,究其源头无非是“业”,而“业”未作不得、已作不失,因此要想改变将来的命运,唯有从当下开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每一件细微小事种下善的种子。
如是知因果、行十善便是佛陀给我们最灵验的转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