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寒色变,谈湿惊恐,国人养生到底怎么了?



转自:大象君

ID:(ysxy-365)

最近在群里和一些朋友聊天,有人问起了孕期饮食问题。然后我建议她,孕期最好不要吃太寒的食物,也不要吃太热性的食物,这两样对胎体都会有影响。

然后她直接回答一句:海带,茄子,黄瓜都不能吃了。看到这个回答,说实话,我是诧异了半天了。

缓过神来我问:为什么不能吃啊?

她说:寒性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开始谈”色变。

打开手机,满世界的文章都在告诉大家,寒湿是多么多么的可怕,好像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寒湿引起一样。就像开头的这位姐姐一样。

而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身体越养越差。

寒和湿并不是洪水猛兽,也并没有那么可怕的。中国的文化都是基于阴阳来客观看待问题,难道寒湿只有不好的一面,那么,它是不是也有好的一面呢?

寒和湿是两个东西,关于湿,我之前已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了,湿气其实是生机之源,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之一。湿哒哒的梅雨季来了,不要因为盲目祛湿而自毁生机


没有湿气,就像一片沙漠一样,死气沉沉。而潮湿的热带雨林,却孕育了无数的物种生命。这就是湿气作为生机的力量,在自然中最直观的体现。

说完湿气,我们今天再来说说寒气。


所谓养生,其实就是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还是从阴阳来说起。

大象府其实很怕讲道理,因为听的人各不相同,导致理解也各不相同,最终的结果就是:怎么讲都是错。

所以,我们不讲道理,我们还是老传统,去天地之间转转。

天地是怎么保持阴阳平衡的呢?

白天太阳出来发光发热,照耀万物,万物经过照耀,吸收热量,开始衍变,比如河里的水,由液态衍变成气态,成为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比较轻,所以就一直往天上飘。

然后太阳下山,月亮出来了,受热的水蒸气遇冷就变成了云层。第二天,饱含水蒸气的云层又经过太阳发光发热的一顿照,遇热变成雨水又回到地面上了。

这就是一滴水在自然界的奇妙旅程,而帮助水完成这个旅程的除了发光发热的太阳,我们就认为太阳属阳,还有那寒光凉凉的月亮,我们就认为它属阴。

正是因为有了阴阳这两种状态的交替出现,这滴水才能完成自然界的一个循环,古人把这个循环顺利完成的状态叫阴阳平衡的状态。

人呢,也是一样,我们身体里也有太阳和月亮。

比如心,属火,属阳,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太阳。所以心阳是发散的,心脏的功能也是把血液泵发(发散)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

肾属水,属阴,就是我们身体里的月亮。所以肾阴是收藏的,肾的功能就是把精华都储藏起来。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这和寒有什么关系?

阳,热,发散;

阴,寒,收敛。


因为肾具有阴的属性,所以,它的收藏功能必须是在寒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个怎么理解呢?

就像那滴水一样,如果只有太阳,那滴水就会以水蒸气的方式一直挂在天上。

很多人会说,有云彩多好看啊,还可以遮挡太阳,防止紫外线。

如果真的这样,天上是好看了,地上就是一片干涸,因为水都跑天上去了,地上没有水了,就像开篇我们讲的一样,没有湿,就没有生命生存的条件,结果便是万物凋零的地狱景象。

辛亏我们有月亮,这样的场景并没有出现。人不能只要发光发热的太阳,而忽略了广寒宫嫦娥仙子的美。

所以,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感觉到了,寒还是相当有用的,它是维持天地阴阳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体保持阴阳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为什么现在所有的文章都在说寒气不好呢?


因为你的身体太弱,承接不住这份寒气。寒气吸收了,就是养阴,没吸收,就是寒毒。

生命的运行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气化过程。

你吃食物,食物进入肠胃,在肠胃里面加热靡化,最终一坨食物被脾胃靡化成一股滋养你的精气,这个精气往上飘到肺,肺行治节之令,派精气去滋养该滋养的器官和组织,剩下的多余部分,回到肾这里。

刚才说了,肾属阴,为水,热乎乎的精气遇到凉滋滋的肾水,立马就由气态转变成液态(也可能是固态)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肾有多么重要,我相信大家已经不需要我们多说了,我们这里就说说很多人在这个环节出的问题。

肾里的那股寒从哪里来的?内经说,肾恶寒,到底什么意思呢?

其实那是因为,肾属水,本来就是寒性,恶寒也是一种保持局部平衡的说法,不然寒上加寒,那就不是寒水,变成寒冰了,那就不是收藏了,变成封藏了,就像北极一样,厚厚的冰层封藏住下面的一切,就算有太阳都化不开。一样没有生机的景象。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脾,脾恶湿,那也是因为脾本来就是湿的,不能再湿了,再湿,就要发洪水了,一样没有生机。

所以,当你的肾水正常情况下,你可以适当吃些羊肉这样热性的食物来暖暖它,这就是水火交融。但是,如果你肾水匮乏,没有水了,火在锅里干烧,按照经文的说法,就是“肾中水虚,不能制火,肾水盛则火藏,肾水涸则火动。”

水不够,就是阴寒不足,心火还一直烧着,这时候身体的整体环境就会变热,就像地球大气变暖一样。肿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加强“阴气”来帮助身体内部实现平衡。


动生阳,静生阴。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自己保持在静的状态里。

比如静坐。


人在静的环境里(这个环境是指内部心态),阴气自生,这个生出来的阴气,就会自动去化为肾水。所以打坐的时候为什么最后会有一口回甘,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的。

有人说,我坐了,静不下来,怎么办?

好吧,事实上,如果阴虚的话,90%的人是静不下来的,因为里面太燥了,就像把人放在沙漠里烤一样,相信一般人都很难静下来。

怎么办呢,那就吃点寒性的食物。

比如小米,……,,,这些,入肾经的食物,都是带有寒性的。

所以,适当的补充一点“寒性”的食物,其实是滋养肾阴的。


(切忌:食物有大寒,微寒之分,对于大部分来说,微寒可以入食,大寒则是入药的。我们这里说的是微寒的食物)


把食物的寒热转化成自己的寒热

中间需要一个健康的脾胃

很多人这个时候会蹦出来了。我吃不了寒性的食物,一吃就拉肚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把食物的寒性转化成肾水需要的寒性,中间还需要依靠肠胃来转化。

也就是说,食物并不会直接转化它的寒性,只有肠胃功能好的人,才可以正常转化。

而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吃进去的寒无法转化成身体所需要的寒,滋养肾水,那么,它就会变成寒毒淤积在身体里,这种身外之物,无法与我们任何脏腑相合,也不会归经,它会四处游走,停到哪里,就凉到哪里,痛到哪里。

最要命的是,因为“外寒束之,则火之郁气一发,多不可救”,它不仅不会补养肾水之寒,反而会导致内热更甚。

因此,只要你一接触寒凉属性的食物,就立马肠胃不适,说明你已经失去了对“外寒”的转化能力,此时,你的肾水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而变得逐步消竭。

这个时候你的身体内热会更加严重,直到热极生寒,即使是夏天,你也得穿秋天的衣服,甚至一个水果,一个寒风,就可以把你送到医院。

这个时候,如果再不幸一点,你看了某篇文章,以为自己怕冷就是“肾阳虚”,于是开始玩命艾灸补阳。

本来就肾水干涸,结果你还加大太阳的能量,把最后仅剩下的一点肾水都加速烤干,这个时候,一个“阳盛格阴”的局面已经形成,一场大病在所难免。

以上所描述的,都是大象君这些年亲眼见到的现象。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

所以,大象君在几年前艾灸流行的时候就劝过很多人,艾灸确实有很好的作用,但是没有经过辨证就随便艾灸,害人不浅的。相信,这些害处,随着这些年的艾灸泛滥,已经慢慢显现出了恶果。

回到前文,如果肾水不足,导致内热,热极生寒,这个时候,其实是可以吃些寒性的食物来滋补肾水,但如果又碰上你肠胃不好,一沾寒凉的食物就拉肚子,无法吸收,这就走向一个死循环,恶性循环,像一个打不开的死结一样,怎么办?

那就好好睡觉。


睡觉就是最好的静,不会静坐,总该不至于连睡觉都不会吧。早睡早起,身体就会自动去滋阴,一切,还得依靠身体自己去慢慢修复。

中医绝对不是草药文化

最后,我们再啰嗦两点,怕的就是大家误解。

第一,我们上文所说的寒性食物,绝对不是指让你吃冷饮,喝冰啤。

事实上,触觉上寒凉的食物,是要少吃甚至不吃的,因为他直接伤害的就是肠胃,肠胃坏了,你吃什么都吸收不了的。

中国人对食物寒热的划分是从性出发的,而不是从触觉出发的。

什么是性呢?简单说就是食物本来具有的特性。比如辣椒,你把他做成冰冻辣椒,他也是热性的。比如牛奶,你把他煮成热牛奶,它也还是寒性的。

不以外界因素改变而改变,生来就有的特性,就是所谓“性”。

而且,吃寒性食物滋阴的前提是,你的肠胃足够健康,只有肠胃健康的人,才可以转化食物中的寒阴,否则,肠胃不好的人,吃进去就变成寒毒。

第二,现代人,生活条件都这么好,营养物质都这么丰富,真正肾阳虚的人,真的是不多的。

所以,不要一看到寒象,就觉得自己是肾阳虚,然后就开始一顿补阳,扶阳。内经从来没有说过养生就是要补阳,扶阳的。

请大家一定记住,阴阳是一个整体,单独的强调某一个都会导致阴阳失衡,而阴阳失衡,是导致人生病的根本原因。

第三,中医绝对不是草药文化,一旦你肠胃无法吸收寒性食物或者药物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尝试用其他的办法滋养你的肾阴。

比如静坐修炼,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养阴的办法,甚至这些办法的效果,是高于草药的,古人称之为“调神,上医所为”。

好,不能再絮叨了,总而言之,寒并不是那么坏的,人盗万物之机,就包括这个寒。

寒和湿都是帮助维持我们生命平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请大家以后不要谈寒色变,谈湿惊恐。

正确理解它,就能变废为宝,利用它帮助我们,这,才是中国文化所传递出来的真正内涵。

版权声明:本文系大象君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欲转载或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大象君后台留言。

给本文点亮“在看”
分享到朋友圈
就是最好的鼓励!








































































.。
.。
.。
.。
.。
.。
.。
附录:让你身心越来越健康的念佛窍诀!
如果你业障太重,妄想心太多,那就用印祖提倡的十念记数,可以非常有效地对治妄想。
印祖的十念记数法,就是念佛的时候,从一数到十,再从一数到十。而不能二十、三十、一百、一千,这样念不行的,太累了,不容易入静。
印祖给我们介绍的念佛方法,既可以摄心,又很轻松不会太累,你只要全神贯注去计数,从一数到十、从一数到十,这样你只要一打妄想,计数肯定就记错了、乱掉了。
如果乱掉了就不要再记下去了。自己都搞不清楚念到哪里了,还要往下记数,那就闹笑话了,我想天下应该没有这么糊涂的人吧!乱掉了你就重新来,再从一数到十。
有些人可能连数了十回八回都乱掉了,那没办法,你只有重新来。你不能糊里糊涂地念,那不行,肯定要重新来。就是念了十次百次,如果都没念成功,你还得重新来。我想天下应该没有妄想这么多的人吧!
有些人从一到十这样记也很吃力,更轻松的一种方法就是从一到五,从五到十,分开来记,分两次。这样就更容易一点。
十念记数还可以分三次,就是三三四。先念三句,接着三句,最后四句,心里清清楚楚,念完最后四句的时候,你清清楚楚已经念了四句了,就这样三三四,三三四,一直这样念就行。
三三四念佛非常简单,一般最好是念六个字,念四个字也可以,但是不要一天到晚就四个字,最好都念六个字,或者念佛快完的时候念四个字,印祖讲这也是可以的。
这里示范一下三三四,比如说以四个字四字佛号来说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最后是四句。就这样三三四,没有什么特别难、特别高深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印祖给我们介绍的计数念佛从一数到十,或者更简单的两种——从一数到五、从五数到十,或者三三四的念佛,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从一数到十,或者三三四,记得清清楚楚的,这样想打妄想也打不起来,念佛的时候心里会非常清净。为什么许多人身体不好,甚至睡觉都睡不好,经常做乱糟糟的梦,睡眠质量很差?就是因为妄想太多。

念佛不用说将来往生的利益,这一世对你的身心方面也都有极大的利益。通过印祖告诉我们从一数到十,或者三三四念佛,妄想就没地方落脚了,想产生也产生不了。
先从五分钟开始,不要太长了,刚开始时次数多一点,时间短一点,从一数到十,这样念下去,如果妄想在五分钟内几乎起不来,念完你就感觉心里就会特别清净,精神更好。
印祖在《文钞》中说,计数念法是可以养神的,越念精神会越健旺,身体会越来越好,睡眠也越来越好,身体乃至心里的疾病通过这样念佛,再加上还有佛力的加持,使我们业障消除,福慧增上,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
现在这个时代,亚健康、睡眠不好、神经衰弱的人比比皆是,但你只要老老实实用印祖的这个计数念法,念不了多少天肯定就会有体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利益,乃至刚才说的那些症状都会有所改善。
印祖在《文钞》中讲,平时在动的时候可以拿着念珠,打坐的时候拿着念珠就不合适了,因为手指头掐念珠的时候,手跟心是相连的,手指头动时心也会动,这样打坐心就静不下来。
但是从一数到十计数念佛不用念珠去计数,手也不用动,心里头记就行了,这样不会以身扰心,不用这么累,心容易静下来,精神也会越来越健旺,因为你这样专心念的时候就不会打妄想。
我们许多人身体不好,就是因为被自己内耗了,妄想打多了。妄想太多了自然身体不好。不要小看妄想,这些妄想、精神散乱对我们身体影响最大,心理可以影响生理,生理同时又会反作用影响心理,生理和心理是互相关联的。
中医医学上这样讲,西医也这样讲,乃至于佛教《俱舍论》这些小乘的经典中也是这样讲的,身心会互相影响。我们现在就通过心上念佛的净土修法,影响你的身体。

念佛人最大的忌讳竟是它!
系心一佛,系是系念,我们讲挂念,心里头要常常挂念佛,不要挂念人。

再亲的人都不能挂念,再喜欢、再爱的人不可以。

为什么? 
 
这叫情执,有这个挂念,就去不了极乐世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天祥宝光园

天祥宝光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天祥宝光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天祥宝光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天祥宝光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