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悲喜舍”后加上“无量”,就是最厉害的法门!!!
慈、悲、喜、舍
很多寺院的牌匾对联中都有这四个字
因为这是佛教自利利他的根本法门
慈悲喜舍合起来并称四无量心
慈悲、随喜、平等
看起来简单易懂
但因为有了“无量”两字
再简单的修持都是最厉害的法门
慈 悲 喜 舍
慈 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
悲 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 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
舍 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慈无量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慈,就是给予他人快乐。人们都希望自己快乐,是否能够推己及人,希望一切众生也都快乐,当然最好是自己能够给众生也带来快乐。
但是,希望众生快乐,这个不难。难就难在,这一切众生里是否包括了曾经的冤家仇敌,哪怕是想要加害于自己的人,都能平等无别地施予慈心,都能放下怨恨为他祈愿快乐安康。
世人在给予他人帮助时,内心其实不自觉地都会有衡量:此人与我有关吗?他是否值得我帮助?他的事业顺利了,会不会影响到我......不知不觉中,帮助他人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不会影响到我。
但菩萨绝不会这样想,真正的修行人也不会,因为他们深知现世的恩怨都是过去的因果,个人与众生本是整体,越多人身心安乐,世间就越祥和安宁,世间中的个人也就更喜乐。如果真有前世的积怨现前,也只有用慈心、用祈愿才能更好地化解,对方安住在身心喜乐之中,自然也犯不着再揪着你不放了,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悲无量
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悲,就是拔苦,是将众生从痛苦深渊中解救出来。修习了悲无量心,这颗心会变得柔软,时时能生起怜悯和关爱之心,也能从中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真正价值。
佛教提倡的慈悲,与儒家的“仁”有相似之处,但内涵更深广。儒家提倡“仁爱”,却有局限性,例如“君子远庖厨”之说,虽不忍见动物被杀,但只是躲避,并未进一步倡导以不杀生来实践对生命的尊重。而佛教所提倡的不只是远离,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心,而是“同体大悲”,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就像一个母亲对待病中的孩子,哪怕再大的痛苦,母亲也愿意由自己代替孩子承受,甚至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的健康。但这还不是佛教说的悲心,因为母亲的这个悲心往往只针对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不能遍及一切众生。而菩萨和修行人的大悲,好比是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亲子骨肉,所以是无量。例如观世音菩萨就是慈航普度,不分身份闻声救苦;地藏王菩萨也誓愿入地狱,解救所有地狱道众生脱离苦难,起誓不拉下任何一个。
修习悲无量心,可以先从最容易让自己生起悲心的亲人好友开始,进一步,扩展到同事、邻居,再到与自己无关的大众。最后,一定要去扩展到自己的冤家仇敌,修得到不到位,这个环节最见真章。
喜无量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喜,就是指随喜的心态,这是相对嫉妒而言。通常,人们往往会因执我而产生这样那样的嫉妒心,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从而很难发自内心地随喜他人。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做好事时,是欢喜赞叹,还是觉得别人在做秀、名不符实,还是不以为然、与我无关。
修习喜无量心一样可以从亲友开始,就像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就那样感到欢喜、自豪。再扩展到更多人,陌生人,新闻里的人。最后,是和我们有利害冲突的人,对他们的善行和成就,同样要能生得起随喜赞叹的心。
随喜,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要发自内心,否则就是口是心非的假话了。除了心口合一,还可以进一步落实于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实际行动来随喜的善行,才是完整、全面的随喜。
舍无量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huì)心。这个舍,是平等的意思,是相对于“分别”而言的。修习舍无量,就是对亲人和冤家一视同仁,对顺境和逆境不起分别,不起爱憎,以平常心处之。并且,将这一心态扩展到一切环境、一切众生。
在四无量心中,平等舍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慈、悲、喜都不可能达到无量。因为只要我们还存在个人的好恶判断,就会慈悲某些众生而不慈悲另一些,就会随喜某些众生而不随喜另一些。即使我们能慈悲很多众生,但只要有一个众生不在我们关爱的范围内,就不是无量,就不是佛菩萨那样的无限心行。
无量功德
为什么要修四无量心?因为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自利利他、积累功德的最好方法。利他很好理解,而在自利上,一方面既是调整自己的心行,也是为自己积累福报。认识到自己瞋恨和嫉妒心重,就着重修慈心;性情冷漠、与人相处不畅的多修悲心和喜心;情执比较重,贪图舒适享受的,着重修舍心......在修这四无量 心的过程中,会得到由此带来的轻松感、幸福感、价值感,这些正面强化又反过来增强了自己继续调整心行的信心。日积月累,脱胎换骨,成就佛道。
自利的另一方面,修四无量心的功德极大。慈悲喜舍都是切切实实地行善、布施、随喜的功德。而且“慈悲喜舍”都是无量,发愿使无量无边的众生快乐、远离痛苦、随喜赞叹、利益他们,因为种的善因无量无边,所以获得的果报和功无也无量无边。
四无量心的修行也可以依照次第由浅入深,比如先从身边的亲友开始修起,从一般人比较容易修得起来的慈心和悲心入手,在能够熟练运用之时,再继续扩大到不认识的众生甚至曾经结过怨、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修习四无量心的重要性和原理都不复杂,但说和做还是两件事,再简单的招式,练到“纯熟”和“顶尖”,就是绝学。
修行,不在于平时说多少的道理,而更应该在实际行动中衡量自己、观察自己,距离佛菩萨还有多远的差距。
最后
再让我们共同念诵一遍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 身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 住平等舍
↓↓↓ 点击"阅读原文" 【与百万佛友共修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