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慈悲心”的生起,是你要成为他人!
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一种“我”的执着,我们会以为这样一个“我”是独立自主的,完全不需要依靠其他人。
当我们谈到这个“我”,会觉得和别人不相关,可以自己靠自己活着;但是这样一个“我”,是真实的吗?这个“我”真是这样一个情况吗?“我”真的可以完全独立、不依靠他人吗?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举例来说,我们会认为所谓的“我”,就是指这个身体,摸得到、看得到的这个身体,它就不可能不依靠其他东西:首先是依靠父母而得到这个身体,这是很清楚的;但是光有这个身体还不算具备完整的生存条件,能够生存还需要很多条件,例如衣、食、房子等等,这些生存的顺缘要如何得到?也是依赖他人。
我们以为“我”是独立的,但这个“我”从细到粗一切需要都要依靠别人,尤其在现在全球化的生存环境中,不论是食物、水果、衣服,都可能是从遥远的国度来的,我们生存在已开发国家,但这些食物、水果可能是从未开发国家或开发中国家所制作和运输而来。
衣服也是如此,我们不知道做衣服的是谁,不认识他们,但我们正穿着他们所做的衣服,“全球化”对我们的影响就是如此,我们应当多去思维。
以我自己经验而言,在我七岁被认证之前和一般孩子一样,跟家中的关系非常紧密。记得小时候爸妈都是牧民,平常大家都在一起,白天不会出去上班工作,都在家附近,都跟我们孩子在一起。
晚上我们会围着炉火,听长辈说故事。那时家庭间很亲密的感觉,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七岁被认证后我就离开父母、家庭,离开家到楚布寺,楚布寺有三层楼高,我就住在第三层房间里面。
我本来是牧民,住在会随季节而迁徙的帐棚,非常自由,小孩在草原也不怕被车撞,每天到处东奔西跑,家乡也没有水泥房,都住在牦牛皮架起来的帐棚,总之是很自在的生活。但是七岁被认证之后,就被带到寺院,住在三层楼高的房子里面,突然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父母亲也不在身边,刚开始真的很难适应,内心也满痛苦的。
而且小孩总需要玩伴,但是寺院中都没有跟我同年纪的孩子,大家年纪都比我大很多,许多喇嘛看起来都很严肃,一副“我才不要跟你玩”的表情。
这里要说的重点是,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而我一直在找寻一个能够扮演父母角色的对象,来填补我内心的这一块空缺。很多人会来看我,大家都把我当成老师或上师这样一个角色;但我看大家时,却是把大家都当成像是我父母一般,这填补了我心中这块空缺。
我常跟很多人讲说,我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的,甚至是卫生纸。因此,我感受到很多如亲生父母般的人,对于我的关心和照顾,这些人是谁呢?也就是来自世界各地、一直会来见我的朋友们。
因此,就像是上面形容的感觉,当我们的“慈爱”是发自内心,是自在、舒服的时候,这种慈爱之心,就是真实不造作的,就是所谓的从内而外、能够影响世界的慈悲心。例如我刚刚谈到父母的感觉时,是舒服自然的,这时候的“慈悲”、“悲心”才是真实的。
佛教强调“悲心”,但这不是一种戒律,不是一种“身为佛教徒就一定要生起悲心”的强迫观念,也不是能够被上师命令而生起的。这里谈到的“悲心”,是自在舒服地发自内心,比同情、比悲悯更深刻的。
一般谈到同情、悲悯,是一种自他之间有距离的感觉,觉得那个人值得同情,你在这边、他在那边,你走过去试着关心他说:“你哪里来的?”这是比较粗浅的同情。
“悲心”更加深刻,感受性较强,已经没有“自”、“他”分别,完全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地体会他的感受、想法及苦乐,完全从内心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让自己成为他一般,这就是真正的“悲心”生起或展现。
最后作个总结:“慈悲心”的生起,是你要成为他人,要融入他人的生活当中;若无法放下自己的地位,只是摆摆样子,那是很难真的生起“悲心”的。
总之,现在大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是他的一部分,他也是我的一部分,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大家的苦乐相互交融着,他人的苦乐,无论直接或间接,最终都会成为自己的苦乐,而我们的苦乐,最终也一定会影响到他人。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