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韵太极 扬中华文化 | 山东平原觉源书院太极教学大纲


觉源书院庚子年一月六日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李派拳法简介



在太极坛上,有一支拳坛劲旅:既与社会上流传的一般太极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其标新立异的真宗风:其惊心动魄的武功神威;其疗效显著的养生实践;无不叫人青,这就是李派太极拳。

李派太极创始人李树勋,字文候,号瑞东,又号烟霞逸士。清同治元年(1851年生,为一代武术泰斗,时称”黑风大侠”。先生祖居河北省武清县今属天津市城内东后街。历任清淳王府武术教师、清宫武术总教师、全军武术总教长兼北京高等学堂武术总教习。主持“中华武士会”,主裁“天下英雄会”。官至四品戴刀侍卫,光绪皇帝从师之先生先后从学脚李老遂、八卦董海川、太极王兰亭(代师杨露禅传)、少林慧海法师、南太极甘淡然、心意岳青山等。先生所创的李派太极拳融南(甘淡然)、北(王兰亭代师传艺)太极为一家,更师承白云观、青羊官修真功,翻然成新。根扎武当山,认祖张三丰,秘连道家金蟾一脉。故始称“武当悟修金派太极功”或“武清派太极(李瑞东为河北武清人),今按社会习惯称之为“李派太极拳

李派太极是包括动静两盘的拳功整体,是动静兼炼、性命双修、丹武混一的修道合真之法。李派太极拳按天地人“三才”定位以“天盘”、“地盘拳”、“人盘拳”为主拳。为便于男女老幼壮弱爱好者方便选择,又以“老三推”、“四门炮”、“八大架”、“八小架”“十三丹”、“十三钢架”等短拳相辅之,统称动盘。静盘包括立式、坐式和卧式。立式含站立式(高中低),马步式、盘步式,共成桩功五(金瞻望月、混元一气、海底翻花、如意紫金、玄安炉)。坐式即坐盘式,是静盘的主体。它包括:筑基功、寅周天功、圣胎培育还原功、九转七环还丹功、钓蟾功等。如此行立坐卧全应四象,动静两盘合二为一,才是李派太极拳的整体,即是说李派太极是拳含功,功含拳,功相容,动静兼练的。

由于该拳武技功能特于险重,唯恐妄传误传而贻害社会,故择人传功是默默密授,暗暗练功,既不示于人,更不炫耀于人。正因如此及种种历史原因,此拳流传不广,鲜为人知,但恰因如此,它才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真机奥谛、宗风脉韵,这为李派传统太极功法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

悟真派真派少林内廊秘法拳



悟真派少林内廊秘法拳,源于嵩山少林寺。寺内拳法分内廊和外廊两种,或说两层。外廊拳讲究套路演练、锻炼身体、防身自卫,有一定表演艺术性。内廊拳是寺僧的专修功夫。此拳朴实无华、手手攻防、招招实用,它声带神起、神领气行、气动机转,机转力达,形神兼备、内修外练,是镇山护寺的上乘武功。秘法拳是内廊的拳中之宝,功中之萃,拳禅合一。所以,成为秘中之秘。仅供少数高僧秘密修练,非嫡不传。清光绪年间,由嵩山少林寺慧海禅师(有称龙禅大和尚)传出秘法拳。当时,北京端王府总管王兰亭(字永泰),因尽得其师、号称“杨无敌”、太极拳宗师杨露禅的真传而武功卓绝、名震京师满海内。武功已达炉火纯青的慧海禅师闻讯后,决计与王兰亭切磋武技,以印证自己的武功。一经交手,便被王兰亭的高超武技所折服。二人结为挚友并虚心向王兰亭求教太极拳心法、功法。慧海禅师也把秘不外传的嫡传“少林内廊秘法拳”及其心法、功法、操法并传出,作为回报,以示友诚。李瑞东老先生得二位大师真传,又以五行、八卦之理对秘法拳进行提炼,充实形成新的衍化,故人称“李派少林拳”。

此派少林拳,是按宇宙运化规律推衍而成的。它以五行的生克之理与八卦的错综变化之妙相合,生出拳法、功法、心法、操法,象征爻象的呼应。它以六合八式为八卦,以提、举、推、拉、攀、按、掀、抓为八法,有金刚八式、转功八式、行功八式、群战八式、六合功法八式、文功八式、武功八式、初学八式为八门,行生出六十四路跑打,合于六十四卦之数。以总八法为八卦,推衍出八腿法、八步法八手法、八肘法、八身法、八掌法、八捶法、八靠法,共六十四法,也合六十四卦。八式加六十四式为七十二式,乃一周天之数,合七十二候,亦称七十二变化;八法加六十四法,则成七十二般杀手,四操功有披麻甲、抖绠绳、蟠桩、打袋,合于四季之象。

我校太极教学按六年制总体规划



第一学年为太极拳的入门:学习站无极桩、太极步,太极八式等(教学循序渐进),少林拳学习“六合八式”。

(附“太极八式”简介和少林“六合八式”简介)

李派太极之八门手法:李派太极拳是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为八式,以对应: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之八卦,以和:沾、粘、连、随、牵、拨、合、进,之八法,其诀为:开合、升降、提举、吞吐。又以:进、退、顾、盼、定,为五步,以对应: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以合:前、后、左、右、中,五方,其诀为:生、克、乘、侮、化。

八卦错综变化的规律、吻合于五行的生、克、乘、侮、化的法则。五行和八卦相辅相乘,从而形成了千变万化而且又是相对的平衡与稳定。这就是十三式的妙法,就是自然法则、宇宙的规律,是太极的整体模式。而太极拳就是按照这一模式演化而成的。所以说拳法就象征着道法,也就是道法。

六合八式:六合八式称为:①五岳朝天捶:②六合铺地掌;③顺势前冲捶;④拗步斜劈掌:⑤升降蹲纵式;⑥曲伸开合法;⑦紧抱紧圈拦;⑧登山迎风进。六合八式是内外相合的必修套路,是内廊秘法的基础拳法。六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共为六合。

演练六合八式的要领是以声调神,以神领意,以气催力,三节要整,四梢要齐,五行要顺,六合要合,三心要实,三弯要照,三尖要对,发音叫气,咬牙怒目,形如木雕泥塑,发力刚猛,声力俱达,神气逼人,勇不可挡。



第二学年学习太极“老三推”,少林拳“群战八式”继续巩固“太极八式”,太极桩功和太极步,旨在加强桩功练习。

(附“老三推”简介和“群战八式”简介)

李派太极老三推所谓老三推,老即子,子即老,无极本元,子天;“三”者,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化链条;“推”生化不息推衍不断。老三推,每推每按必有三次相连,意乃生之无穷之意

老三推,属李派太极这一系,它是天盘入门基础。它要求空松柔缓,沉稳浑厚,圆满自然。行拳随心从意,突出心神,以应天玄,追求轻而灵。所以必依心法为要领。颐养浩然之气,极具古朴大方、简练浑厚的风格特征。由于它稳健柔缓,朴素简短,着重内在运化,涵养真气,所以老幼皆宜,极利健身疗疾仅有八势以应八卦、八、八气之义。该拳虽短,但势势藏法动动含招,手空,趣盎。故以精武之形,依法用意,为含养内在、造化真功莫定了根基

群战八式: 歌诀

四围突起一柱峰  提扑双掌逞英雄

八方冲打撞捶势  左右开山抖威风

老熊挡道八面闯  开合屈伸定正中

豹虎摇山无人挡  探马掌到起雄风

八方群战是以少胜多,如临众敌的实战练习方法。它高度集中地调动和凝聚了神、意、气、力、身、步、手、足的能量,在群敌之中快而不忙,急而不乱,指东打西,指上打下,将前就后,忽左忽右,虚虚实实,变化莫测。



第三学年学习“太极十三式”,太极“单推手”,“太极刀”,少林拳“功法八式”。

(附“太极十三式”简介和“功法八式”简介)

现行十三势为李派太极三代传人杜缄三所传。杜缄三(1879-1938),本名舍铭,山东省夏津县城阳街人。18岁进入北京大学,24岁获北大硕士学位。先后于天津、济宁、南京等地大中院校任教。·事变后罢教还乡。1938年夏津沦陷,先生拒绝日伪出仕之邀,死不事日伪,迁居乡间,同年为匪伪所暗害

先生在京就读期间,曾习八卦、形意、通臂等拳。后拜李子廉先生为师,专攻李派太极拳。致功精进,轻功极好,善用大枪。1931年应邀参加济南天下英雄会,得拳械之冠。当地晚报以《神手杜缄三》、《神枪杜缄三》为题,连篇报道。同年,先生奉师命传授徒众先生传扬十三势,原因有二。其一,改艰从易,便于学练入门。其二,慰藉天盘拳失传的痛惜和补充柔架不足的缺憾。现行十三势,本是运八卦、调五行、合阴阳之理,而先生对术数十三另具寓意。他说:十三真义之外另有含义:祖有五行(五行捶)、八法(八法奇门拳),十三者乃藏怀祖念本之情。这就说明了十三势的源本和宗传。故其后人始终仰宗武清、廊坊而念念不忘。然世人不详真情,只知和以先生声望统统误称杜家太极。但众口难掩,如此欺本荣末,终为先生所怨忧,所烦恼。时间如流水,终于淘尽了一切谬说和误传而正本清源,还以史实真面目。

李派太极谱中原录有十三势,可惜只见拳谱不见拳。与老谱相比,现拳八十一(九九归一之义),老谱拳势尽在其中。拳势虽错落不齐,但若干段落完全相同。这就说明老谱新拳的母子之缘。十三势以向心掌起势、收势恰是李派太极的重要标志。从拳势和势象其转关特征观之,足见十三势与五行捶的亲缘;十三势以离手搬拦捶为代表的诸多闪离法法式,又说明它与八法奇门拳的源脉。而最根者在于十三势全面融汇了李派太极的理法机要。比如:明理明法循机达理,心法当先人天一体,动静相兼性命双修,内外合机拳功合进,刚柔兼练沾离兼用,左右兼练整架做势,一拳九架死法活练等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八卦五行阴阳转换论,天地人三才合一论,易、医、艺三位一体论,行动用功机要论,行持操法规矩论等等,都是十三势的准绳和支柱,核心和灵魂。

现行十三势融入了杜缄三先生的悟化才能和心性特征,突出了身手步的轻灵圆活。它既异于人盘拳的古朴之风,又别于地盘拳的刚武之情,乃是以空松圆融努力追踪天盘拳的轻灵文雅之韵。它以八卦错综之妙、五行生克之情、阳阳相推之道,合人天合自然,含化本能,突出借势行气,借气生机,即机达理;强调内在,诱发潜在,集聚真功。所以,在留意放意之间,留重于放,即养重于用。它以松柔圆活为体,以畅经活络为机以涵养精气神为功,以尽性立命为归。十三势作为天盘拳的子拳,有灵活圆顺四字要领,志在天盘天盘,一心合天,是以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潇洒飘逸为妙,以得轻灵升腾之感。十三势轻灵圆顺四字要求,着眼阴阳转换、变化自然,圆机活法,借势运内。四字各有内涵而又互相关联,促成了轻柔缠绵的做势风姿。动静刚柔合于阴阳转变大律,吞吐开合全应太极运化全息。显法垂象反映内在机理,神气交融促成外在机缘。如此,以内统外调合内外五行,以外应内合和内外八卦;内在气机圆融,外在身机圆灵。内外同步,一气混元,一体浑然,势成六合。合和内外唯在神意。神为意之主,意乃神之从。神能朗照,意自清明,气自圆融,体自空松,身自轻灵。神无形意无象,是无限的生命灵能。心神意念,变幻莫测,故成心法,乃主导一身的万法之母。神属先天,意本自然。乃合内外、合形神、合性命的能工巧匠。古人比喻:心意如粒,丹田如珠,一身如球,而且球套珠、珠套粒,无形之粒在中央,为一身之主。心意一动,丹田随之内滚,内气随之鼓荡,内劲随之潜转,腰身随之缠滚,手臂随之漫缠。如此以本统末,干动枝摇,浑如一球,一动全动,一应全应,灵活圆顺都在不期然而然矣!在空松虚灵中证觉太极妙谛,尽享浑然人天妙致。十三势极重身法,强调缠绕捻拧裹定"之传统要求,以促成身如长蛇,腰如皮条的松柔真功。并借此加大骨节转辐,加强转化功能,充分发挥这一特殊抻筋拔骨方式的效力。六字各有所指,根本在于活化腰脊。腰为一身主宰,脊为一身大梁,尤关身体壮弱和盛衰。转活腰脊,意在强固肾元命本,以滋阴壮阳,益精补髓,气贯髓内中脉。此脉一通,百脉皆畅,脏腑俱兴,四肢皆壮。而且腰脊一动,四肢百骸皆应,一动全动,一身乱环,严章合法乱而不乱,周身一家自然而然,终成灵活圆顺的重要机枢。该拳轻柔和缓,圆活流畅,老幼皆宜。欲求养用真益,务求理法上身,拳功相融。希多悟解拳歌、拳势要点,以诀悟窍。持此钥匙,不难打开太极拳玄奥殿堂之门,得其妙谛,获其真功,享其大益。

功法八式:六合功法八式歌诀

朝天擎起一柱香  铺地踏掌力刚强

伸筋拔骨冲捶式  蓄气斜劈拧脊梁

熊罴漫步撑圆力  鹤步推山势气昂

圈拦紧抱扣夹脊  探爪爬山指力刚

六合功法八式是用呼吸来调整身体内外气体的配合来完成蓄气、长力、强筋、壮骨的功效。其练法是随呼吸而一松一紧,一开合,使气力达于四肢的梢端,以达强筋壮骨,力出骨髓的目的。要气如串九曲珠,无微而不至,运劲如抽丝而绵绵不断,呼吸如风箱慢鼓,一息之间气遍周身。神足气自涌,气通力乃达。



第四学年学习太极“十三把棍”“太极双推手”,“活步推手”,少林拳“金刚八式”等。

(附十三把棍简介和金刚八式简介)

李派太极十三把棍:十三把棍,人们惯称“太极短棍”。是李派太极短械中的一种。短棍,只不过一米多长。上下同粗细、同轻重,互为根梢,互为上下。短棍没有固定长短,因人而异。具体讲,即自己接连立握十三把是适合自己标准长度。故曰“十三把棍”。术数“十三”又暗含“劈掼扑挑、拦穿撩扫,盖截刮缠捣”十三主要棍法。其实,术数“十三”来自“八五”。以八卦错综妙变之义和以五行生克化生平衡之情。依八卦之理,借法垂象,合和内外八卦;依五行生克之理,借势行气,调和内外五行。一句话,合形神、合内外,合性命,合阴阳归太极。八卦含五行,五行含八卦,“八五”合而“十三”成,这是自然。“十三把”十三法只是这一自然之理的相应衍生。太极短棍,是以太极拳的做功基础,行功机要、用功法旨加以棍法来争取调心、调气、调身的功效。内外兼练,合和形神。与拳相比,太极短棍的身法动辐转辐,力度强度有所增大,动静蓄发、虚实刚柔的阴阳转换也较显明。同拳一样,太极短棍仍以松柔轻灵为基、以徐行缓运为体。都是着眼于借势行气,借气生机,借机达理,练理化功,以造化内在真机、凝炼内在真功,壮大生命能源精气神。太极短棍的身之滚转,臂之绕环、腕之缠卷,棍之活变,其实都是节节贯串、环环相连,动动相应,一动全动的整体浑元运变,又都是丹田内滚、内气潜转的外在表现。此以内领外,都可见外而明内。其实,这内外合机共运的妙变真机又都是“意珠”灵变、灵转、灵统的直观反映。心意是统领一身内外的真机之源和核心,故太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觉源文化

觉源文化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觉源文化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觉源文化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觉源文化。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