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悟道·后AI时代的刚需
演讲主题:《禅修悟道·后AI时代的刚需》
演讲嘉宾:首愚长老
主办方:中道院&明安书院&华为联合学院
时间:2019-11-17
地点:陕西华为联合学院
善普宣:禅修是未来科技世界中的必需品。《时代》杂志曾在封面报道中这样写道:“在科技极客文化盛行的硅谷,禅文化无处不在。”其实,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科技、互联网产品,都跟禅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现在有请陕西华为联合学院院长房一里先生致辞,大家欢迎!
房一里院长:感谢大家光临陕西华为联合学院。为什么我们欢迎首愚长老在这里做这个演讲呢?因为我们有两个初心:一个初心是帮助陕西的企业家打开思路,用华为优秀的管理来实践;第二个初心是我们要在学院宣传5G、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些普及性培训。
就像刚才王老师说的,禅修在硅谷是十分时髦的,乔布斯先生在苹果公司修了一个大的禅修室,大概有3000个人每天早上五点半过来一起冥想。包括Facebook,包括中国微信的总裁,也都在学习禅修。为什么顶级的高科技人才要做禅修这件事情?这个世界变化得越来越快,我们人实际上是不适应这个世界的。就像最近电视上说,“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际上我想说,“最近这几十年是人类万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每个人实际上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面前,非常的焦虑,这时候我们的心更需要安宁。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在两个方面可以做一些工作,一个是在宗教方面,如何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不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面前迷失自己;另一个是高科技,用科学技术去解释这个世界,去更适应这个世界。而禅修是宗教与生命科学结合的方式。所以,欢迎法师来到这里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讲解。谢谢大家!
善普宣:下面我们有请西安中道国学研究院院长郑家华先生致辞。
郑家华院长:师父上人好,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们有幸邀请到首愚长老来给我们做这次的禅修指导。我是24年前在海南三亚跟师父上人结缘,当时也是师父在中国大陆弘法的破冰之旅。下面我们有请师父给我们开示禅修的精华!
首愚长老:我们华为联合学院的房院长、中道院的郑院长,在座的法师们,全体的道友、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接触禅宗前后五十年了,1969年是我当兵的第三年,那一年虚岁应该是23岁,也对这个人世间充满了理想,充满了愿景。在当兵的第三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台湾《中央日报》的文学副刊上刊载了中国文化大学的钱穆教授与留学日本的杨鸿飞博士在辩论《坛经》,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教,更不要说接触禅宗了。我一看,一下子等于开了眼界,我就请我弟弟从台北四维出版社买了一本丁福保居士所注解的《六祖坛经笺注》,我一个晚上就把它看了了。
当看到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尤其看到“本来无一物”,禅宗难道就那么简单吗?“本来无一物”那不就是我们生命的本来吗?这一下我一懂进去,当时发了三个大愿:第一个我将来要找一位禅师出家;第二个我要弘扬禅宗文化;第三个我要建个禅宗的丛林道场,那么这三个愿望后来我一一都兑现了。
我当时对佛教界不了解,找不到、也不知道哪里有禅师。在出家三年后,我终于遇到了通宗又通教的南怀瑾老师,他到佛光山去演讲,后来又去打禅七,我从他打七的第一天,我就意识到,我终于找到了!我虽然没有找到禅师出家,但是我却找到了一位大禅师,虽然他是一位在家居士,但他通宗又通教,而且精通中国文化儒释道。
以前我仅局限在禅宗文化,我现在弘扬的更加宽广了。看了《坛经》之后,我就发愿要出家,因为我的心安下来了,我找到生命的归宿了。这是报告给大家。我23岁看《坛经》,24岁退伍,25岁就出家了,出家读佛学院,亲近南老师,办佛学院。我跟南老师前后到今年已经是45年了,从1974年到今年2019年,整整45年了。
1988年以后,我来到大陆;1989年又到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那时候大陆很多人薪水一个月不到100块钱。1989年到过上海,由江苏省宗教局安排的,到了上海滩,晚上乌漆嘛黑的。但是没有多久,整个大陆经济起飞了,我看到大陆整个变化,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我看到台湾的起飞,现在也看到大陆的起飞。
参学禅宗佛学50年,出家48年,我看到这个时代,从农业社会到商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因为我本身也参与过,我是学纺织的。我也晓得这个时代人的苦闷,我看在眼里,当然我也经验过,我也经过一个很彷徨的岁月。但在我看到《坛经》以后,我心安下来了,我想我把我的经验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今天晚上,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生命科学之体相用”。南老师1994年在厦门南普陀寺打七的主题是“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
一、宇宙人生两种报
第一个纲领谈“宇宙人生两种报”。这个报,是报应的报,在佛学里有“依报世界、器世间”,这是佛学名词,所有的星球、山河大地是依报,我们是依靠这个环境成长的。其实这个依报在佛学上来讲,这是相分,我们内心的相。在唯识学来讲,山河大地都是阿赖耶识的相分,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一个是能见的心,一个是所见的现象界。所以大家要清楚我们所居住的这个环境。我们为什么要登陆月球,这不但是争取生存的空间,也是看谁能够争取到太空的控制权,就等于领导了整个宇宙、整个世界。
父母亲所生的我们这个身体在佛学来讲,这是我们的正报,正报也叫果报体,就是我们身心产生的一种知觉、感觉。
二、中密三纲,三种应化
第二个纲领是“中密三纲,三种应化”。我们晓得,尤其现在的高科技工作者用脑过度,那么我现在要谈的就是有关于整个生命的中心。
南老师所传的密法是中国的密法,在唐朝叫唐密,由开元三大士,就是唐玄宗时代传到中国的。到了南老师,他在四川峨眉山闭了三年关,看了一部大藏经,三年到了,意犹未尽,又到了(乐山)嘉定五通桥的多宝寺继续闭关,得到文殊菩萨现身传授这个准提法。南老师讲,我所传的这个准提法跟唐朝唐密的准提法已经不同了。所以我们是引用南上师所传的中密准提法,叫作“中密三纲,三种应化”。
我是把我们中国文化儒释道完全融入到中密三纲。南老师他自己在一次重要的讲座中说,“我发愿生生世世要弘扬中国文化儒释道”,他说,这是我的愿力。南老师所传的这个准提法正好融合了儒释道,所以叫“中密三纲,三种应化”。
1.禅宗三纲心之体——佛家心理空慧观
我五十年前看到《坛经》,所以对《六祖坛经》非常熟悉。禅宗有所谓的三纲,即“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我们现代人用脑过度,妄想纷纷,所以心很浮躁,找不到一个心灵的归宿。心灵的归宿,那要从有念到达把自己归零,归零就是无念,整个身心都空掉了,这种禅修很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经常要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什么?把自己给归零了,放松了,放空了,你的身心充分的休息了,你这样精神足了,灵感才会更丰富。你要开发更好的灵感,你内心不空,你灵感来不了的。所以禅宗三纲的第一个“禅宗以无念为宗”,我们要从有念到无念。从有念到无念,在佛学来讲叫“缘起性空”,从无念到有念,那是“性空缘起”。我们站到生命的制高点来看整个生命的现象,一目了然,就轻松了,不用焦虑了,也不用为五斗米太过分的折腰了,那么内心是空灵的,是松放的,是欢喜的。
所以禅宗的第一个纲领、第一个中心“以无念为宗”。无念这种修为,等一下我们要进入到实验室,我要亲自带大家,让大家感受那种无念的感觉。这种无念一定是从有念到无念,从无念又看到了有念的形形色色的世界,了然于胸,心胸更宽广了,那个佛学名词叫“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有这样宽广的修为、心量。
各位,你们要学习我们中国古代有名的典故,叫做“宰相日理万机,胸中好撑船”,心胸开阔。我们佛门有一句话,“山中无高僧,朝中无贤相”。那些当宰相的,往往是高僧转世过来的,那要内心经常保持很空灵,心量又很宽广,才能“宰相日理万机,胸中好撑船”。各位,你们要有这样的修为,这样的修行,那你们将来个个都可以做大企业、做大事业了。你们虽然每天看电脑,处理很多事情,但心中是松放的,是空灵的,这种修养是需要的。
那么禅宗的第二个纲领呢?禅宗以无相为体。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里有一句名言“于相离相”,为什么?于相,你虽然在打电脑,但是也一直保持很空灵的、很松放的心情,这叫于相离相。要破相扫相,你就可以把握一切万象,这一点很重的。你随时保持无相的境界,心胸就很宽广了。
那么第三个呢?禅宗以无住为本,应无所住,整部《金刚经》讲的就是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个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自然“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虽然我们处在很高的位置,禅宗有一句名言:“山高岂碍白云飞”,虽然居于那么样高的位置,但心胸是宽广的、是空灵的、是无相的、是无住的;“竹密不妨流水过”,竹子的根很密,但是流水照样穿梭而过,代表一个人是一种无念无相无住的心胸,那你就很自在了。
所以第一个纲领“禅宗三纲心之体”,这是生命的中心,生命的根本,这是佛家心理空慧观。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讲的,“佛学是哲学之母”,尤其佛学中的禅宗,那更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一点大家要学习,心越空灵,懂得随时扫,扫地扫地扫心地,扫得干干净净,随时把自己归零,很重要。空是真空,有是妙有,要用的时候是妙有,不用的时候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
刚才讲的这两句话,“山高岂碍白云飞”,山高是个相,白云飞,再高的山,它照样飘过去了;“竹密不妨流水过”,竹密也是一个相,但是不妨碍水的流过,这是佛家心理空慧观。
2.生命科学心之相——道家生理养生观
在中国文化里头,对我们生命研究最透彻的莫过于道家人物,不是道教,是道家,老庄哲学,这些历代的道家人物,其实也都是生命科学的领航者,他们提倡炼丹、养生啊,种种的这些研究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尤其像《黄帝内经》那么高深的中医,这是道家生理养生观。
其实禅宗三纲、起心动念是心之体,心之体在密教里头,在红教大圆满里头,代表中脉,“形而上谓之道”。在中医来讲,中脉属于心经系统,心经系统引领小肠经、膀胱经、肾经,代表起心动念。为什么肾经那么重要啊?肾经代表一个人荷尔蒙系统,代表一个人的情爱,如果情爱过度的话,它一定是败肾的,一定是下消,一定是阳痿早泄,对身体很不利,跟他的修养有关系,因为他情执太重了,他身体会不健康的,所以“自古多情空遗恨”,感情太丰富,其实就是一个大包袱。
那么中密三纲(一、禅宗三纲心之体——佛家心理空慧观;二、生命科学心之相——道家生理养生观;三、普贤行愿心之用——儒家伦理入世观),它们是相关联的。禅宗三纲等于佛学讲的六识,生命科学心之相等于佛学讲的六根,我们的果报,我们的五脏六腑、十二经络。
3.普贤行愿心之用——儒家伦理入世观
怎么把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在佛学名词叫六尘,正好是因缘果。六识是因,六尘是缘,六根是果。所以中密三纲不但把整个中国文化儒释道融在一起,也把整个佛学法报化三身、体相用、因缘果完完全全融合在一起了,中密三纲是整个佛法的中心、纲领所在。
举例来讲,我们经常用脑的时候容易虚火上升,用脑过度,晚上更不好睡,不好入眠,这是我们经常用脑的人的一大问题。在易学上,这种现象叫火水未济。因为我们意念本身,我们的心经、心包经属火,心经是性火,心包经是相火,整个火往脑部冲,虚火一上升,你就会妄想更多,不容易集中。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要把这个注意力引到命门的地方。
在中医,命门是十二官之主。十二经络,刚才讲的,中脉是这个形而上系统的,中脉在道家属于神;右脉属于气,所以念动气动,我们念头一动,气就动,气动就是肺经引领大肠经、胃经、脾经,那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都有关联的。那么念动、气动、心脏跳动,心包经正是左脉,心包经引领了三焦经、胆经、肝经。那么这个左脉代表精,右脉代表气,中脉代表神。在佛学来讲,中脉代表法身境界,右脉代表报身境界,左脉代表化身境界,法报化三身,这里头牵涉太广。
所以来讲,我们老是注意力集中在头部不行;老是集中在膻中穴也不行,膻中穴还是逼近心脏。从心脏延伸心经、心包经,心经在佛学上,这是意根,心包经在佛学上叫身根,心经是属于性火,心包经属于相火,在膻中穴来讲,它还是火窟。那么我们的肾脏代表肾水,要把这个意念之火放在下面,意念放在命门里头,等于水在上面,火在底下,水往下,火往上,水火既济,水火相济。如果火往上,水往下,没有交集,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火水未济,就会产生五行相克、相逆,总觉得身体很不舒服,全身很不对劲。你唯有水在上面,火在底下,水火相济,你心就安了。
准提实修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准提实修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准提实修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准提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