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就这么简单,前念出来的时候没有悟到它的本性是什么,这时的人是凡夫,这时的情绪就叫作烦恼、五毒;紧接着后念出来时,立即就知道烦恼的本性,那就是佛了。这时的佛还不是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佛,但因为证悟了自己心的本性,是“法身佛”,所以很多时候也称作“佛”,但还不是真正成佛。开悟了以后还要继续修,才能够真正地达到佛的境界。所以凡和佛的区别就是迷和悟,没有别的了。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最尊最上第一”,最尊——最尊贵的;最上——最上乘;藏传佛教里面像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这种密宗就叫作无上密宗,这里讲的最上就是这意思。


 “无住无去无来”,这三个非常非常重要。前面所讲的到达彼岸,实际上没有什么可以到达的,为什么呢?因为无住、因为无去、因为无来,所以没有从此岸到达彼岸。


一个人坐在佛堂里面打坐,前几分钟他没有证悟,他就在此岸;后几分钟他证悟了,同样一个位置上,他就已经到达彼岸了。所以这个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来往,真正地证悟了无来、无去、无住,实际上就到达了彼岸了。


如果我们的根机足够成熟的话,这是最最最简单的事,世上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事情了,什么都不用做,当下就成佛了。但是如果根机不成熟的话,世上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事情了。所以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根机的成熟是最重要的。


我们能够看出来,像六祖这样的人什么都不需要,就听《金刚经》一句话就证悟了。那么我们普通人念了一辈子《金刚经》,只能像六祖所说:念《金刚经》功德无量。我们念肯定是功德无量了,就只有这一点收获,没办法证悟。

 “三世诸佛从中出”,三世诸佛从什么当中出来呢?就是从无住、无去、无来这个当中出来的,这个就是空性。在大般若当中,空性经常叫作佛母,密宗的双身拥抱像当中的佛母就是代表无住、无去、无来。它为什么叫做佛母呢?因为三世诸佛从中生,它就是三世诸佛的母亲、来源。“将大智慧到彼岸”。有这个大智慧的话,我们可以到达彼岸,其他任何方法不能到达彼岸,只有唯一这个方法才能够到达。


好,现在我们看一下这张图。图下面的这一层,一条直直的、天蓝色的线是佛性,在我们的心中它永远都存在,而且它永远没有任何变化,所以它一直都是直直的,从头到尾都是这样存在的。


左边曲线这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欲界,欲界的心、念头的波动很大。上面红色的部分,就是代表情绪、非常严重的烦恼。中间的这些黄色,就是中性的情绪,也就是我们一般的、无记的这些情绪。下面的这一块,这个蓝色跟佛性是同一种颜色,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一个念头包含佛性,如果我们看到它的本性的话,那它的本性是有佛性的。


接下来一二三四组竖线,它代表色界的四禅——四禅八定中的四禅。第一禅和第二禅当中,有一点点黄色,黄色实际上就是欲界的颜色,因为色界的第一禅和第二禅当中还有欲界的一些粗大的念头和烦恼的成份,所以它的颜色就是这样子。第三禅以后就接近蓝色,因为它是比较标准的禅定。第四禅跟佛性的颜色差不多,但它不是佛性,它是所有禅定当中状态最最最好的禅定。

小乘佛教的修行人,他要证悟的话,一般都需要在第四禅上面证悟;其他状态当中证悟的也有,但这样证悟的阿罗汉没有神通。如果他在第四禅境界当中证悟的话,那这个阿罗汉是有神通的。


像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人,他们有这个禅定的基础,当然非常好;但是如果没有禅定的基础,他在欲界——就是我们现在人和天人的这个状态当中——也完全可以证悟。没有四禅也可以证悟,如果有四禅的话,那这个根机也是特别不错的。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悟了,此岸就是彼岸

有智慧就可以到达彼岸

般若无形相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