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巴仁波切:修行,是一个揭露心之觉醒状态的过程!
我们在此所提出的修法,是正统的佛教修法,不是就形式而言,而是就佛法入道的心要而言。佛法虽是无神论,但不与有神论的修行相违,两者的分别毋宁是在于重点与方法。
修道上的唯物是所有宗教在修行上共同遭遇的难题。佛教的修法是从我们的迷惑与痛苦着手,力求弄清迷惑与痛苦的来源;有神论的修法则是从神的丰足着手,力求提升意识,以体验神的存在。
但阻碍我们与神相通的,即是我们的迷惑与负面性,所以有神论也必须对付迷惑与负面性。例如,修道上的我慢对有神论和佛教,同样都是个难题。
依佛教的传统,修道是截断我们的迷惑及揭露心之觉醒状态的过程。当心之觉醒状态被“我”以及随“我”而来的偏执所阻塞时,就呈现为一种潜在的本性。所以我们并不是要建立心之觉醒状态,而是要把障碍心之觉醒状态的迷惑给烧光。
在烧尽迷惑的过程中,我们便会发现觉悟。过程若非如此,心之觉境便是因果所生,也就难免异灭——有生者早晚会死。如果觉悟是以此方式生起,“我”将随时有再度肯定自己的可能,以致又回到惑境。
觉悟是恒久的,因为这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我们只不过是发现它罢了,佛教传统上用“云破日出”来说明觉悟的发现。禅修时,我们清除自我的迷惑,以便能瞥见觉悟境界。若无无明、不被偏执所阻塞,我们的人生观便会大大扩展,而得以发现一种不同的存在之道。
迷惑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自我感”,此自我感对人们来说,似乎是持续不断且实在的。起念、动情或出事时,人们便会觉得有某一知者晓得发生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在读这些文字,这种自我感其实是瞬息短暂、不相连贯的,但在我们的迷惑中却显得十分坚实和持续不断。
由于我们把迷惑之见当真,于是就力图维持和加强这个被误认为实在的自我。我们尽力让此“自我”享乐,不让它受苦。同时,实际的经验却始终威胁我们,要向我们揭发一己的短暂无常,所以我们就不断努力掩盖任何可以看出自身实相的可能。
我们也许会问:“但是如果我们的实相是觉悟的状态,我们又何必这么忙着想要避免去察觉呢?”这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自己对世间的迷惑之见,以致误认世间为实,误认世间为唯一可能有的世间。这种为了维持有一实在、持续的自我感而做的努力,是“我”之所为。
不过,“我”在维护自己免于受苦方面,只是部分成功。让我们对自己所为生起检视之心的,是随“我”之奋斗而来的不满。由于我们的自我意识永远有间断,慧见因而有乘隙出现的可能。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