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烦恼中的正念承担之力


《入行论 妙吉祥上师言教•甘露精滴》

第102课摘录


实行力:

沙场老兵将,遇敌避锋向,

如是回惑刃,巧缚烦恼敌。

承担力是指在与烦恼做拼斗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善巧降伏烦恼的一种力量。比如久经沙场的老将在沙场上和敌人列兵对阵时,若敌人的武艺高强、武器锋芒锐利,他们不会在敌人势头正旺而自己力量不足以对抗时鲁莽地迎面冲上去,而是首先想办法避免不为敌人的利刃击中。

此处将敌人比喻成烦恼,了知烦恼力量的修行人如同沙场老将一般,不会直接面对烦恼的利刃,以致于为烦恼所控还不自知,而是首先想办法回避烦恼的利刃,使自己不被烦恼所控,然后在与烦恼斗争的过程中再寻找机会彻底摧毁对方。

比如虽然自己已经学了甚深的空性等对治法门,但若不是很熟练,在烦恼气焰最胜的时候直接冲上去,很有可能会被烦恼直接击中,因此一定要先伺机躲避免遭伤害,再去寻找破绽,摧毁烦恼的敌人,这才是一个有经验的修行人应该做的事情。

战阵失利剑,惧杀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狱速提起。

依靠正念摄持与烦恼对治的全过程,就是正念的承担之力。列阵疆场时,一开始和敌人的缠斗拼打会很激烈,自己的刀剑难免会被敌人击落在地,此时肯定会害怕敌人趁机杀死自己。同理,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自己很可能会失去正念,正念一旦失去,一定要靠正知去发觉,正知就如同畏惧被敌人斩杀的心,此时要用正知将对治烦恼的正念利刃迅速拾起来,而不是当敌人的利刃已经击到头上时自己还没来得及拾起武器,那么定会被烦恼敌人所控制。忘失对治而散乱的话,要提起正知,想起被烦恼控制自己一定会堕入地狱的恐惧,赶紧把正念捡起来,再迅速依止正念而精勤地对治,就如同捡起武器马上投入厮杀一样。

以正念的承担之力和烦恼做励力厮杀,不断以正知提起正念,以此承担起对治烦恼的责任。一旦失去正知正念,如果不能及时生起正念去和烦恼做斗争的话,结局就会很惨。

下面以比喻说明:

循血急流动,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恶尽覆心。

若在和敌人交战时被毒箭所伤,虽然并未命中要害,只是很小的伤口,但箭毒随着血液循环会流遍全身,最后导致毒发而亡。同样,虽然是小小的一点五毒烦恼,比如根散失于外境,眼睛在外面多看了一眼,耳朵多听了一声,生起的只是一点点的小小的贪嗔烦恼,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去除烦恼之毒,那么随着毒性的蔓延,小小的烦恼很快就会变成强烈的烦恼充满自心,最后乃至于会失去善根。

在历史上,因一念之失而毁坏了自己解脱的公案非常多,因此最初发现烦恼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及时以正念对治烦恼之毒,若待其变成大烦恼时再去对治就为时已晚了。下面以公案说明:

如人剑逼身,行持满钵油,

惧溢虑遭杀,护戒当如是。

一个看守把装满了芥子油(清油)的大盆交到一个囚犯手上,让他走在很滑很难走的路上,而另一个人手持利刃跟在他旁边,恐吓他说:只要有一滴油滴下来,我就马上杀掉你。囚犯肯定很害怕死,每走一步,绝对是如履薄冰、极为谨慎地看护好自己的身语意三门,不敢有丝毫放逸。

我们对待自己的烦恼也应该如此。受戒之人应害怕地狱等三恶趣,要如同端着装满油的大盆一样护持自己的戒律,以正知正念约束自己、时刻提醒自己,生怕三门有一点点违越自己所获诸戒和菩萨行为之处,否则违越后的结局非常糟糕。一旦你真的畏惧业果,就一定不会被烦恼所控制。

往昔,猛光王为了观察供养处,故意让外道和圣者加丹延(即嘎达亚纳)及其眷属在很差的地方受供,又不断奏响音乐。猛光王发现外道的本师们都会受到外境很大的干扰,而圣者嘎达亚纳及其眷属没有受到干扰,依旧具足威仪,于是猛光王决定将嘎达亚纳尊者作为供养处,并询问圣者为什么会谨慎地护持三门,而不被饮食的好恶、音乐等所控制。圣者说:受持戒律之后,害怕轮回的痛苦,因此就像是端着满满一盆油的罪人,对于身边发生的任何事都不会关心,而只关心手中的盆子。

此外,还有一个比喻:

复如蛇入怀,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如同美女非常珍爱自己的长发,一旦长发上燃火,会本能很快地扑火;又如同很胆小的懦夫,若有人朝他怀里扔了一条蛇,他马上会把蛇迅速地抖落。小小的过失就像毒箭一样,也能够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如同美女会迅速扑灭头上燃烧的火那样,如同怀中入蛇的胆小鬼因极端害怕而在电光火石之间猛地窜跳起来那样,迅速对治烦恼。



比如在黄昏或者黎明,人会有一点昏沉,这个昏沉是痴心。我们一般人会认为这个痴心是不重要的,一点点昏沉很正常,但是对于真正的菩萨而言,他会将其视为毒蛇,如同头上燃火,一旦发现自己出现过失,会马上振奋地跃起,想方设法地采取一切方法去除自己的昏沉。这是菩萨对待烦恼应该采取的一种方式。

我们面对烦恼,一定要立下誓言,并策力守护、不断地修习,用正知正念励力地对治烦恼,这就是承担之力。我们要以往昔的诸位圣者大师为榜样,努力承担起对治烦恼的责任。

新译派第一位译师仁青桑波,也就是宝贤译师,是阿底峡尊者同时代的人,前后译以他为分界。宝贤译师在面见阿底峡尊者之后,决定要真正地行持佛法,于是他放下一切琐事,进行了七年的严格闭关。

他在自己闭关结界范围内,立了三块誓言的界碑。第一个界碑上的誓言是:在闭关期间,如果在相续中出现了一个贪嗔痴的烦恼,就请空行护法马上取走我的心脏和生命,嘱托空行护法给予监督。在中间第二个界碑上写了第二个誓言:从进入结界的第一天开始,只要在相续中出现一刹那自私自利的作意,为了自己做一件事情,祈请空行护法守护你们的誓言,马上取走我的心脏和性命。第三个界碑上面写着:若相续中生起一刹那和修行闭关所缘无关的邪分别,即使是个无记的分别,祈请空行护法当下取走我的心脏和性命。

我们都是以各种自私自利的心嘱托空行护法,请完成我的心愿或者遣除我的违缘等等。而仁青桑波译师对空行护法做了如是三个事业嘱托,我们应该以仁青桑波译师为榜样,要立下坚固的誓言,一定要希求对治烦恼,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以正知正念对治烦恼。

每逢误犯过,皆当深自责,

屡思吾今后,终不犯此过。

如果我偶然失去正念犯了错,要马上以正知警觉地发现它,要以各种方式呵责、惩罚自己,自己折磨自己,让自己长时间地处在不快乐中,要长时间思维,今后无论如何我都不要再出现这样的过失和烦恼。要励力地在自心上改正错误、对治烦恼,而不是向外面观察,唯一观察自心,不断呵责自己去对治烦恼。

故于一切时,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师,圆成正道业。

当我们以正念数数地发下誓言,要数月或数年长期地在某处勤奋地修习不忘正念所缘,要在心中坚固地树立起善所缘的正念。在心中树立坚固对治力后,无论是拜见上师善知识,还是在山中闭关修天尊,或者转绕圣地,无论做任何善法,都唯一修习正念的方便,一定要不断地修习正知正念。如果已经修习了天尊、慈悲心或者空性等所缘,当正念稳固之后,无论拜见上师、闭关或者转绕圣地,任何时候你都应该在相续中忆念这种正所缘,不断以正知去察觉,令正知正念的正道业增上。

此处“正道业”译为所得之业,而印度慧圆论师对入行论做注释大疏,解释为从上师处得到的教授之业。汉文直接译为正道业,这层意思看不出,附带讲一下。


益西敦多堪布公众号ID:kbyxdd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益西敦多堪布

益西敦多堪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益西敦多堪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益西敦多堪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益西敦多堪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