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禅修能不能变成解脱之道之关键?


藏传佛教论坛
大德法语 | 显密教言


藏传佛教的禅修,从次第来说属于中等修法。最基础的修法也就是初级修法是外加行和内加行;最高级的修法是正行,也就是宁玛派的大圆满,噶举派的大手印,还有中观的修法等等。在修完内外加行之后,还没有修正行之前的中间修法,就是禅修,或者叫寂止的修法。

 

单就禅修来说,其实与佛教并没有什么关系。外道有它们的禅修,世间道中也有很多调心和调整情绪的修法,也叫作世间道的禅修。那么佛教的禅修是什么?又如何来判断呢?标准就是:在禅修之前,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法,在禅修之后要正确的回向。


具备这样条件的禅定才是佛教的禅定修法,而且是大乘佛教的禅定修法。之前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法,之后又没有正确的回向的禅修,不一定是解脱之道,不一定跟佛教有关系。禅修能不能变成解脱之道,关键看是否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否则难保不是外道范畴。


同样的,正行修法中的观想本尊,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如果在出离心,菩提心和回向的框架内,那一定是解脱之道,如果没有在出离心、菩提心和回向的框架内,这样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就不是佛教的正行,印度外道也有,由此可见加行的重要性。


作为修行基础,加行所强调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法是禅定能不能成为中级修法,大圆满大手印等不能作为高级修法的关键。但也不是一辈子要一直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它毕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修法。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提到的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

 

为什么修完加行要修禅定,而不是直接进入大圆满和大手印的修法。因为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法都是有“思维”的,修的好,内心可以相对平静,但毕竟有思维,不是非常平静,仍然有很多杂念,本性光明的如来藏被杂念所遮盖,我们的心很难突破杂念进入如来藏和空性。


所以要修禅定,心才能平静下来,这时候上师再教授大圆满等密法窍诀或者禅宗窍诀,就很容易证悟。



心性光明和“思维”之间没有太多隔阂,就容易证悟。但也有一些利根众生依靠大圆满的不共修法,不需要禅定修法,在内外加行修完后打好基础后,可以直接证悟。这时,禅修已经包含在他的证悟境界里,在证悟的光明境界中既包含了证悟的智慧,又包含禅定的平静。这种情况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根基特别好。

 

嘎举派“大手印”的修法中是包含禅修的内容的:传统上,在大手印所有加行修完后的1——3年里是要进行禅定修法的,修完禅定才能去听上师的大手印窍诀,这样的安排使修行者更容易证悟空性,尤其对根基并不是很成熟的人尤为必要。


但在宁玛派大圆满的修法中,禅修并不是特有的内容和方法,但在加行修完,以禅定修法作为大圆满不共加行的一部分还是很有必要的。从培养出离心到证悟十地菩萨的整个修行过程,都是训练内心和调伏意识的过程。

 

我们用培养出离心的方法控制内心对世间的贪欲,而多数世间人永远不会调伏内心,往往是向外调伏,摄取物质,挑战大自然,不断向外斗争,而从来不会向内挑战自我,挑战自心。而修行人则通过调伏自己的贪欲心而向内挑战自我,战胜烦恼。

 

我们用培养菩提心的方法来调伏自私。佛陀说,所有烦恼都来自于我执自私。我们用禅修的方法来调伏杂念和控制杂念。出离心、菩提心和禅修调伏的只是一部分意识,没有调伏全部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的烦恼问题,还需要通过证悟空性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离心的自身本体就是意识,它并没有超越意识范围,只是成千上万的意识中比较好的意识。世俗菩提心是伟大的思想和佛学的灵魂,但其本质也是思维,依然属于意识范围。本身是思维,只能推翻一部分的思维,不能推翻所有的思维。

 

禅修时虽然没有太多杂念,内心很平静,但平静的东西并不是智慧,还是意识,也没有超越意识的范围。

 

最后,我们寻找超越所有意识的东西,它能够推翻所有的意识,断绝所有的念头,这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就是一地菩萨以上的智慧。这里的智慧从本质上来讲不是意识,它可以超越所有的意识,并推翻所有的意识。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藏传佛教论坛

藏传佛教论坛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佛教论坛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佛教论坛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佛教论坛。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