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连载24声闻法观行--想蕴的观行


第四节 想蕴的观行

想蕴的定义

我们现在再来做想蕴无常的观行。第一个先搞清楚想蕴的定义,一般人以为的想阴,是意识的思想,这固然是想阴,但只是想阴的一部分。《增一阿含经》说:「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三世,是指现在、过去、未来。你的意识可以三世共会,一下子想过去,一下子想现在,一下子想未来、计划你的将来,这个叫三世共会。所以「三世共会」是指意识的想,这是一般人所知道的想。意识的想法,或者心里浮现的画面,或者做一种规划,或者回忆一件事情,这都属于想。一般人所知道的想是意识的想。

还有别的想,是大家所不知道的。《增一阿含经》:「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比方说,现在拿起这个东西(拿着一支自动铅笔),你看到了,知道这是一支自动铅笔。当你心里还没有浮现「自动铅笔」这几个字之前,你就已经知道这是自动铅笔了,对不对?请你先确定这件事。我们再做一个实验,我现在拿起一张卡片,你不知道这卡片上面有什么文字,现在传过去让大家都看一下。

现在大家都看过了,知道卡片上面有四个字「中商集团」。我请教你一件事情:「你心里要不要把它念出来,才知道它是『中商集团』?」不用,对不对?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如果在心里默念,会读得很慢;如果不默念,就会读得很快。这说明一件事情,你并不需要默念,就已经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这种知,在《阿含经》里头叫「想」。

刚才那个实验,是要你确认一件事:「语言文字是在你知道之后出现的。」定力好的人,甚至可以一直压着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不冒出来。这是表示什么呢?当你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了别已经完成了,语言文字是后来才冒出来的。当你了别完成的时候,这就是想,不一定要有语言文字才是想。[1]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点。现代人看《阿含经》为什么没有办法证初果,跟这个关系很大。有些人主张:「能经常处在不分别的状态就是开悟。」你想这样可能吗?日常生活如果都不分别,他要怎么活下去?例如,口渴了要喝水,当他了知口渴的时候,这已经是想阴现起了。然后,看到师父来了,总不能赖在那里一直坐着吧?有人按门铃,要去应门。所以,他所谓「不分别的状态」,说穿了就是心中不起语言文字,并不是没有想。

知即是想,注意这个定义。门铃响了你知道(稍早有人按门铃),或者你知道这是什么笔(拿起一支笔),知道这是几根指头(举两根手指出示大众);这都可以在没有语言文字的状况之下,知道是什么东西,这都是想。想,不一定有语言文字。这个地方要非常小心,只要有一点点的误差就会造成你的见地不完整,见地不完整就断不了三缚结。这个差别非常大。

想蕴的无常

我们现在再来观察想,想是不是本来没有后来才出现?想是了知,了知一定是有一个对象。如果我不拿出这支笔,你了知个什么东西?你就不是在了知,就不知道有这支笔嘛!我现在这样(竖起食指),你了知是一个指头;我这样(竖起食指和中指),你了知的是两个指头。我手指做这种变化,你的了知就在转变了嘛!你的了知如果没有变化,你了知完这一个,下一个不晓得了。这证明了知是刹那刹那地变化。如果不是刹那刹那地变化,你就不知道下一个了,对不对?

接下来要观察的是:什么时候都不知道了?睡着的时候。睡着的时候天黑天暗你都不知道,对不对?人家稍微摸摸你,你也不晓得。讲话声音轻一点,你也不知道。这样是表示睡觉的时候是无知嘛!这就是想的断灭。

你醒过来的时候,就是想的出生,中间境界相转变的时候,想就不断地改变,等到你睡着的时候想就没了。这样我们是不是完成想阴无常的观行了?

睡着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昏倒、死亡。有谁敢说死掉了以后还可以继续了知?没有这种事!唯识典籍说,意识在五位中断灭,五位即是指:睡眠(专指无梦之时)、闷绝(昏迷和死亡)、无想定、无想报、灭尽定。除五位之外,想阴都是存在的。

梁弘志作词作曲的《半梦半醒》,可以用来说明想阴和受阴的无常:

就在半梦半醒之间,我们越过时空相见,每一分钟换成一年。

哦!究竟能有多少缠绵?

就在半梦半醒之间,我们忘了还有明天,忘了保留一点时间。

哦!好让这种感觉永远。

这个部分是说,在半梦半醒之间,一个人与情人相会缠绵。「好让这种感觉永远」表达一种愿想,希望乐受和缠绵的滋味能够永远保持下去。乐受是受阴,了别缠绵的滋味则是想阴。一般人很难跳脱这个陷阱,经常会不自觉地企图建立永恒的五阴。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这种愿望是不可能的:

迷迷糊糊睁开双眼,醒来你已了无踪影。

再回到梦里,梦已不相连。

哦……爱你!

似梦似真,转眼改变梦已不相连。

因为他的愿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会饱受求不得的痛苦。

有人主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起语言文字妄想的心,就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是永恒存在的心,相当于《阿含经》所说的「我」(轮回中不变易的主体)。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起语言文字妄想的心,其实只是想阴。所以,当他这么主张的时候,等于就是在告诉你:「想阴是永恒的。」你想可能吗?想阴当然是无常,绝对没有哪个想阴可以永远保持下去。但是很多人会被他笼罩,因为一直保持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状况,会产生定境,定境会引生轻安,有的人就会误以为:「这就是开悟的境界!」他们的修行方法,就是专心做事,不起语言文字的思维。这些人不知道,起不起语言文字妄想根本不重要,只要是了知,就是想,想必然是无常的。你说它是清净本心,那你睡着的时候呢?你就是不清楚又不明白了,你什么都不知道,那这样清净本心是不是就没了?佛经里头讲的清净本心是恒常存在的,睡觉的时候会断灭的心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所以清楚明白的心不是清净本心,它应该是想阴才对。

《阿含经》又讲:「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就是少想,想一点点也是想啊!了知、思想、语言文字的思维,或者是有图像的回忆,都是想。比方说,你现在想想妈妈的长相,这就是想。因为你妈妈的长相一定是过去看到的,所以这是意识的念心所,属于意识的想。你知道在回忆当中,从你的记忆里头把它抓出来。然后就是你现在所了知的,计划未来的事情,「三世共会」,这都是想。哪怕是一点点想,这也是想,不要说你没有想。所以这个叫做少想、多想、无量想,乱想就是想入非非。

再来是「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这段经文特别提示,察觉到一无所有,也是想受阴。必须是连一无所有都察觉不到,才是想受阴的消灭。

你现在不要想事情了,把它空白在那里,这是什么?修定嘛!修定你还是可以感觉到我没有在想。我没有在想,这算什么?你还是了知到自己没有想事情,那结果到底是有想还是没想?我们刚才定义过了,知即是想。你既然能够察觉到自己没有语言文字的思想,那这算什么?这到底是有想还是无想?这是有想。

这里为什么要讲这么多,因为现在很多人以定为禅,以为自己修禅定降服语言文字,甚至可以把五识关闭掉,剩下一个意识处在定境当中,非常清净。这个《楞严经》叫做「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意思是说,意识处在定境当中,虽然非常清净,但仍然在分别法尘,并不是没有分别。因为六识和六尘是配套存在的,只要有六识存在,就一定有它了别的六尘相。修定的人修到二禅以上,把眼、耳、鼻、舌、身这五识都关掉,只剩下一个意识在那里(内守),感知到自己很清净地存在着(幽闲)。这种定境是无觉无观的禅定,非常不容易,但是依照《阿含经》的定义,这仍然是想阴的境界。

为什么说这种定境当中的想阴也是无常呢?这很简单嘛!原本他不在定中,后来修了定,是不是本来没有现在有?这就是有出生。出了定就没有,这表示它有灭。那怎么证明它在存在的时候也是刹那、刹那地转变呢?其实从他会出定就知道它是刹那无常。为什么?他不是在那边守着清净吗?他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可是他心头冒出一个东西让他警觉到,就出了定。这表示定境法尘相的改变,他还是会立刻察觉到,并不是很久之后才知道,这表示觉知心在打坐的时候,从来都不曾休息过,这就是刹那无常。就像你一直看着白色的画面,觉得好像已经定住了,可是这个白色画面如果现出影像,你会马上知道。境界相虽然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你这个了知相是刹那、刹那地变化。出定不一定是外面的境界让他出定,只要有烦恼未断,突然间冒出来,或者觉得某一件事情该做,就会出定。如果不是刹那转变,就会停住,中间有段时间会了别不到境界,但定境不是这样,它不是完全不了别,而是内守幽闲,所以只要定境法尘一转变,会立刻察觉到,证明定境当中的了别功能,也是刹那、刹那地转变。

现在很多人讲的无分别心,说穿了只是不起语言文字的分别。其实,他六尘相全部都了别到,却宣称自己是无分别,这是因为他对佛法所谓的无分别心完全不了解,他不知道了别六尘境界就是分别,都是《阿含经》定义的「想」。如果六个识没有办法了别六尘境界,他绝对没有办法正常地生活。所以,宣称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无分别心,是对经教严重的误解。

想阴和受阴有时候不容易区分,因为经典说知苦、知乐也是想,这个时候既有受阴也有想阴。如果你夏天去看电影,电影院的冷气开得很强,但是电影很精彩,你会看到忽略身体的感觉。那个时候你会去抚摸你的大腿。你在抚摸大腿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冷,只有一种不愉快的感受,那种感受对身体来讲算是苦受。但是,你还没有清楚地了别到冷。这样就把想阴跟受阴区分开来了。

就声闻见道来讲,想阴跟受阴分得不清楚并不严重,只要你可以知道想阴是什么,受阴是什么,然后知道它们是无常法,这样就行了。

[1]当代流行的「无相念佛」法门,必须知道所念的是哪一尊佛,这也是「想」,因此这种念佛法门只是没有色相和声相,而不是胜义谛的无相。要是开悟以后仍然修「无相念佛」,表示他没有转依真如,除非他有般若正见,能够于相而离相。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实证的佛教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实证的佛教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实证的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