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中宝珠(016)五离系品界


「界」──五离系品界

复次,依出世道作意修中,有五离系品界:一者、断界,二者、无欲界,三者、灭界,四者、有余依涅槃界,五者、无余依涅槃界。

这里的「界」是五离系品界。前面讲的「界」则是四种有情先数习邪见所集成界。这两种界都是种子所显示的功能差别。换句话说,耽着邪见的凡夫和离开邪见系缚的圣贤都是种子显示的功能差别。这样,大家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华严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了。

「出世道」就是解脱道,因为它能够让你离开世间。「作意」就是没有语言文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意可以分成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如理作意是符合事实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如理作意是不符合事实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如理作意一定是从观行中来。《瑜伽师地论》几乎处处都在强调观行的重要。在佛教的修行法门当中,观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修定。因为修定是共外道的法门,如果只修定而不作观行,肯定是外道法。如果不刻意修定而只做观行,则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因为只靠修观行也可以取证阿罗汉果,不一定要刻意修定。虽然不刻意修定,在修观行的过程当中,还是可以发起初禅。

阿罗汉都有初禅的证量,但有些没有二禅,乃至有些没有证得灭尽定,没有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称之为慧解脱阿罗汉。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称之为俱解脱阿罗汉。俱,是表示兼具定与慧。专修解脱道的人如果对修定不感兴趣,可以等到证阿罗汉之后再去修二禅。修菩萨法的人可以等到入地之后再来修证二禅。

这里讲有五种离开系缚的「界」:一、断界;二、无欲界;三者、灭界;四者、有余依涅槃界;五者、无余依涅槃界。

谓见道所断诸行断故,名为断界。修道所断诸行断故,名无欲界,即此唯有余依故,名有余依涅槃界。此依灭故,名为灭界,亦名无余依涅槃界。

在声闻见道中,把三缚结断掉,就称之为「断界」。注意,这里断的是三缚结,而不是断掉一切烦恼。

在见道之后,还需要修道,因为见道的时候只是断掉三缚结。在断掉三缚结之后的修道过程当中,再把贪、嗔,以及五上分结等七种烦恼断掉,叫做「无欲界」。也就是把三界爱统统都断掉,而不只是断掉欲界爱。当把三界爱统统都断掉的时候,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果烦恼已断,但仍然有「微苦所依」称之为「有余依涅槃」。所以,无欲界又称为有余依涅槃界。

「微苦」就是轻微的痛苦。因为阿罗汉生存在人间,天气热的时候还是会热,天气冷的时候还是会冷,肚子还是会饿,身体也还是会生病、会痛苦。正因为他还有身体存在,所以这种痛苦或烦恼他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去除掉。这就叫做「有余依涅槃」,有时候「依」字可以去掉,叫「有余涅槃」。「微苦所依」的是五蕴身,也就是说,生命是阿罗汉微苦的所依。

如果证得阿罗汉之后,再把生命灭掉变成没有生命,这时候就称之为「灭界」,也称之为「无余依涅槃界」。五离系品界当中,有两个是别名,因此实际上只有三种离系品界:断界、无欲界(又名有余依涅槃界)和灭界(又名无余依涅槃界)。

即此五界,由一切行永寂静故,名诸行止。

这五界能够让一切有为法统统寂静,所以称之为「诸行止」,意思就是一切有为法都在这里停顿下来了。

照理讲,只有无余依涅槃才是真正的「一切行永寂静」,而前面的断界和有余依涅槃界都不是真正的永寂静。但是,只要把三缚结永远断掉,证得初果,那么将来最多再经历七返人天就一定能取证无余涅槃,因中说果的话,也可以说是「一切行永寂静」。

由我、我所、我慢执着及与随眠皆远离故,说名为空。

这一句需要注意,「我、我所、我慢」这三个「我」统统都不是「五阴非我」或「诸行无我」中的那个永不变易的「我」。这里的三个「我」都是包含在「诸行」中的有为法。

「我」是指六根和六识。「我所」是六根和六识能够了别、执取的对象。「我慢」,就是认为五阴的存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大家注意,这个地方印顺原本在「执着」一词前面标了顿号。但这样断句不妥,因为「执着」并不是和「我、我所、我慢」并列的关系,而是「我、我所、我慢」都是「执着」。「执着」是与后面的「随眠」一词并列,现起的烦恼叫执着,没有现起的烦恼就叫随眠。「随眠」一般有两个意思,一个泛指烦恼,即所有的烦恼都可以叫做随眠;另一种解释是指没有现行的烦恼,也就是还没有流注出来的染污种子。

这五界因为远离「我、我所、我慢」的执着和随眠,所以就称之为「空」。注意,这里的「空」是指无相、无所得,并非「无常、苦、空、非我」里面的「空」。

由一切相皆远离故,名无所得。

「无所得」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心经》中说「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接下来「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统统都是「无」,最后说「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这里的「无所得」和《心经》中说的都是胜义谛,但是层次有深浅的差别。《心经》的无所得,函盖人无我与法无我;这里的无所得只是人无我,不包括法无我。

「一切相皆远离」是胜义谛的境界,归无所得。但这个「无所得」的胜义谛境界,只有见道的人才可以安住──声闻见道或大乘见道。如果只是勉强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的胜义谛境界,并不是真正的胜义谛,最多只是相似的胜义谛。

于断界中,一切随顺有漏法上所有贪爱皆远离故,名为爱尽。于无欲界,所有欲贪皆远离故,名为无欲。于灭界中,及于有余依、无余依涅槃界中,如其所应皆永灭故,皆寂静故,随其次第,说名为灭,亦名涅槃。

「断界」前面讲过,就是断掉三缚结。这里讲,在断界中,远离「一切随顺有漏法上所有贪爱」,这是什么样的贪爱呢?《实证佛教导论》讲,在十二因缘法中有一支叫做「取」,包括:欲取、见取、我语取和戒禁取。其中戒禁取也是三缚结中的一项,而我语取其实就是分别我见。所以,三缚结也就相当于十二因缘法中的「取」支。而「取」支上面是「爱」,这里说的「一切随顺有漏法上所有贪爱」就是属于「爱」这一支中的内容,具体指会造成错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那种贪爱。很多人,尽管事实摆在面前,他还是不愿意承认,就是因为他有一种贪爱,让他不愿意接受真相,从而固持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已经断除三缚结的初果人,则能够远离这种贪爱,这就称之为「爱尽」。但这种造成错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贪爱并不是所有的「爱」,初果人还是一样会贪吃、会喜欢追求异性等等,这些贪爱他暂时还没有断掉。

「于无欲界」(有余依涅槃界),也就是证得阿罗汉果的时候,便远离了所有的欲贪,这里不单是指欲界爱,而是包括三界所有的爱。

「于灭界中」,这里的灭界是指无余涅槃。

「如其所应皆永灭故」,无欲界(有余依涅槃界)需要灭掉五下分结和五上分结;而灭界(无余依涅槃界)除了灭掉五上分结和五下分结,还要把「依」灭掉,也就是灭掉他的名色,或者说生命。把六根统统灭掉之后,也就是死后,不再轮回了,这就是无余依涅槃,这时候也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因为觉知心给断掉了,还有什么烦恼可言呢?

还有一种涅槃,是指生死轮回当中不变易的主体,它常在涅槃,称之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能够被消灭的是有为法,而轮回中不变易的主体是「性不变异、恒常存在」,被称之为「我」。取证无余依涅槃,是灭掉了属于有为法的六根、六识、六尘,只剩下「我」单独存在,称之为「涅槃」。所以说涅槃有四德:常、乐、我、净。第三个就是「我」。

又于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厌。于无欲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离欲。于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灭。

「又于断界」还是说对于断除三缚结证得初果来说,「未得」——还没有证得初果的时候,「为得」——为了证得初果的果位,需要「勤修习」,也就是要很认真、很精进地修行,这就叫做「于诸行修厌」。换句话说,想要断除三缚结,证得初果,就需要勤于修行,以便厌离有为法。

所以要想断除三缚结,就必须把理性放在贪爱前面。虽然初果人还有贪爱,但不能因为贪爱而去否认事实。尽管你不太愿意接受那些事实,如果有确实的证据,你还是得接受。当你已经断除了三缚结,想要证得阿罗汉的时候,就要很精进地修行离欲,要离开三界爱,把它们统统都灭掉。

「灭界」指的是无余依涅槃,你修行趋向涅槃的方法,就叫做「修灭」。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实证的佛教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实证的佛教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实证的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