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中宝珠(018)智渐次与智果渐次


「二种渐次」──智渐次与智果渐次

复次,为心解脱勤修习者,有二种渐次:一、智渐次,二、智果渐次。

「心解脱」一般是禅定的别名,从初禅一直到灭尽定都是心解脱。但这里的「心解脱」是指离开四种邪执,最终证得阿罗汉。为了心解脱而去修习,这时候就会经历两种渐次(次第)。这两种渐次,一种叫「智渐次」,一种叫「智果渐次」。

智渐次

云何智渐次?谓于诸行中,先起无常智,由思择彼生灭道理故。次后于彼生相应行,观为生法、老法,乃至忧、苦、热、恼等法。由是因缘,一切皆苦,此即依先无常智生后苦智。又彼诸行,由是生法乃至是热、恼法故,即是死生缘起,展转流转,不得自在行相道理,故无有我,此则依先苦智生后无我智。如是观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是名智渐次。

「智渐次」可以理解为获得智慧的次第。这里讲的就是于诸行中,先起「无常智」,再生「苦智」,再生「无我智」。佛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做「依智不依识」。如果是从阅读经教,或者是从不很充足的证据推测而来,这属于「识」。如果你自己去观察,并确认这件事情符合事实,无有怀疑,这才是「智」。所以,要获得「智」就必须去观察,观察所得的知识才是「现量」。

1. 无常智

「无常智」是从「思择」诸行的「生灭道理」中获取的。「思择」也是一种观行。你可能先是听到别人讲「诸行无常」这个道理,或是读了经教中这样讲,听闻之后你就会去思考;接下来你还需要抉择,也就是要去验证这个道理是对还是错。

这个「诸行」中的「行」是广义的,指一切的有为法,也就是有生、住、异、灭的法,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所以「无常智」必须要从观察诸行生灭的道理中去获得。你知道它是生灭的,就可以断定它是无常的。要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有为法,要从三个方面去观察:第一、它是不是本来没有后来变成有;第二、它存在期间是不是剎那剎那变异;第三、它最后是不是整个消灭掉。

第二条比较难观察一些,所以你可以先从第一条和第三条观察,然后再去观察第二条。如果你观察的事物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你就可以断定它一定是无常的。

2. 苦智

你能够确定诸行无常之后,再去观察体会,它是否会造成你的痛苦。痛苦有很多种,「生、老、病、死」是苦,「忧、苦、热、恼」也是苦。当你能够确认「一切无常的法都一定会产生痛苦」是符合事实的,也就能够确认「诸行苦」的道理也是事实,这时候你就由「无常智」得到了「苦智」。

3. 无我智

我讲过很多次,《瑜伽师地论》的「无我」就是《杂阿含经》中的「非我」。当你确认一切有为法是生灭的,会产生痛苦,在生死轮回当中它是「不得自在」的,所以说诸行「无有我」。

透过这句话的表面意义,我们要看到它隐藏的意义。这句话其实是暗示,在生死轮回中有一个「我」,是能够得自在的。很多人误会,以为「无我」是否认「我」的存在。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的解释就知道,佛教其实是主张有「我」的,只不过这个「我」不是五阴,它是不生不死、在生死轮回中不变易的主体。

「如是观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是名智渐次」。你这样观行下来,就会依次得到「无常智」「苦智」和「无我智」,这就是所谓的「智渐次」。获得这些智慧之后,其实你只证得了初果。必须要等到完成「智果渐次」之后,才会证得阿罗汉果。

智果渐次

云何智果渐次?谓厌、离欲、解脱、遍解脱。

所谓的「智果渐次」,包括厌、离欲、解脱、遍解脱。

1.

云何厌?谓有对治现前故,起厌逆想,令诸烦恼不复现行。

「厌」是什么?比方说,你看到好吃的东西,很想吃,其实这就是你贪爱的现起。那么喜欢这个好吃的东西的是什么呢?是你的六识,是你的六识起了那种喜欢的感觉,是你的六识心想要去尝尝看这个东西是什么滋味。这个时候可不是「厌」。

但是你知道了「诸行无常」的道理,这个好吃的东西也是无常,所以到时候一定会让你受苦。比如吃太多之后变得太胖,太胖之后又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者是因为你太喜欢吃,没得吃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不舒服。这都是无常给你造成的痛苦。无常的东西一定会造成痛苦,尽管这个道理你已经思维清楚了,可还是很想吃,为什么?因为你的心还没有得到解脱。

有的人可能会说,可以用禅定降伏贪爱。禅定当然可以降伏贪爱,却没办法断贪爱,所以《杂阿含经》不教你修意守丹田、数息,而是让你从「厌」开始,从讨厌这些无常的事物开始,而厌离又是从「无常故苦」的观行中来。

如果你不做「无常故苦」的观行,只是用意守丹田或数息的方法,把贪爱强行压抑住,这不是正统的佛教修行方法。这样只能把它强行压抑住,但等你不修禅定的时候,贪爱还是会再现起,没有办法彻底断除。

所以当贪爱起来的时候,你要起厌离想,立刻观察这个东西到最后一定会让你受苦受罪,这样就能够「令诸烦恼不复现行」。当然这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至少要二果以上的人才有办法做到。初果人还是在追逐贪爱,当贪爱起来的时候,他不会记得「五阴是苦」,就算记得,也不会当一回事。

二果人才有办法把「五阴非我」的道理变成无间作意,可是他并没有「五阴是苦」的无间作意。贪爱现起的时候,如果不会引起重大烦恼,也不会构成犯戒的话,他还是会去受用。如果你拿一个很贵很好的苹果给他吃,他可能还会说:「哇,好好吃啊!真希望每天都能够吃得到。」他做这种希望也不算过分,因为这并没有犯五戒。事实上,大部分的修行人都还会这样。「财、色、名、食、睡」这五种主要的欲界贪爱,道理上都是一样的,大家要举一反三。

如果这个二果人想要把自己的贪爱断掉,贪爱生起的时候,他会「起厌离想」。经常做这种观行的人是三果向,也就是趋近于三果的人。这不是一般人就能够做到的。初果肯定没办法,二果人要看他想不想这么修,只有三果向才是经常做这种观行,但又还没有成功。

2. 离欲

云何离欲?谓由修习厌心故,虽于对治不作意思惟,然于一切染爱事境贪不现行,此由伏断增上力故。

在讲「厌」的时候,还是要对治。但是因为修习厌离的缘故,到后来就变成了习惯,不需要再去对治了。到了这个地步就会对于「一切染爱事境不现行」,也就是说欲界贪爱统统都不现行。「此由伏断增上力故」,这个时候已经是把贪爱的现行给断掉,至少是三果了。如果三界爱全都断掉,就是阿罗汉。

3. 解脱

云何解脱?谓即于此伏断对治多修习故,永拔随眠。

这里讲到的果位又分两种,一种是断掉现行,一种是把随眠整个拔断。「随眠」的意思是目前没有现行,但是遇到恶缘,还是可能再起。

以食欲为例。假如你看到很诱人、很好吃的食物,不会流口水,也不会在心里面说:「好好吃哦,想要去吃它。」也就是前面「离欲」中讲的「于一切染爱事境贪不现行」。

这个时候,你吃东西只是因为肚子饿,而不是因为觉得东西滋味很好,想要品尝。对于三果人和阿罗汉来说就是这样,他们吃东西只是为了维持生命而已,是为了对治饥饿这个痛苦而去吃,而不是为了食物的滋味而去吃。

这个地方的「解脱」是要把贪爱的随眠整个拔除掉,但在其他经典,也有「分证解脱」,也就是说,只断掉一部分的烦恼,也是解脱;甚至只是断掉三缚结,也是分证解脱。

如是名厌、离欲、解脱第一差别。

以上讲的就是「厌、离欲、解脱」的「第一差别」,也就是第一种定义方式。下面又讲了第二种定义方式。

复有差别:谓于厌位,断界极成满故名厌。即依止厌,除非想非非想处,于余下地得离欲时,施设离欲位,故名离欲。于非想非非想处得离欲时,施设解脱位,故名解脱。是名厌、离欲、解脱第二差别。

「断界」之前讲过,「谓见道所断诸行断故,名为断界」,意思就是断掉三缚结。把三缚结断得非常的干净,所以叫「极成满」,这样就叫作「厌」。

接下来,依止在「厌」上面,就能够离开欲界爱,并且依次证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接着是四空定(一虚空处定,二识处定,三无所有处定,四非有想非无想处定),一直到四空定最上面一层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到最后四禅八定都会证得,这都叫做「离欲」。

当你离开对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欲望,离开对它的染着,这时候你就会证得灭尽定。到灭尽定的时候,就说这是「解脱」位。

4. 遍解脱

云何遍解脱?谓由如是烦恼杂染解脱故,生等诸苦杂染亦普解脱,是名遍解脱。

把烦恼和杂染解脱了,但还是会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这些东西。像阿罗汉断掉的是五下分结和五上分结,这称之为一念无明,是解脱道应断的烦恼,但仍有一些烦恼不是阿罗汉能够断掉的,他还是有老、病、死,还是会感觉到肚子饿、天气冷,这些也统统都是苦。

「生等诸苦杂染亦普解脱」等到阿罗汉死去,入于无余涅槃,当然这时候所有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也都跟他没有关系了。这也说成是「遍解脱」。

讲到三果、四果的证量时,我只是依文解义,再加上一些比量,并不是很有把握。就算是我很有把握的部分,你也不要照单全收。你必须依照三量(现量、比量、正教量)去做抉择,绝对不要因为谁这么说,你就完完全全接受,不然就违背四依四不依的原则。

我没把握的地方,会直接告诉你。你不要觉得这样子不好,心想:「你怎么这么差劲,看不懂经教也敢讲经。」其实,除非是究竟佛,谁能看懂全部的经教?宣称完全读懂佛经的人,如果不是究竟佛,就是一个增上慢或大妄语人。

如是由智增上力故,于诸行中起厌,由习厌故得离欲,由习离欲故得解脱及遍解脱,如是名为智果渐次。

这句话就是在讲修证的果位次第。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由智增上」,也就是因为你去观察这些现象,从「无常智」到「苦智」,再到「非我智」,你观察得越多,就越发增上,产生了慧力。有了慧力,你就会改变心态,对有为法产生厌离的感觉。

产生这种厌离的感觉以后,就会渐次离开三界爱,先离开欲界爱,再离开色界爱,最后离开无色界爱。因为你能够渐次离开三界爱,最终得到解脱和遍解脱,所以称之为「智果渐次」。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实证的佛教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实证的佛教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实证的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