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中宝珠(019)四种邪执


四种邪执

此中复有四种邪执,何等为四?一、见邪执,二、慢邪执,三、自内邪执,四、他教邪执。

「邪」这个字在佛经里是指不正确的意思。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点不同。日常用语里,「邪」是很糟糕的东西,比方说「邪教」,一听到这两个字,就会想到那种教人杀人放火的、做种种坏事的教派。

佛教里讲「邪」不一定是违反世间的善法,只是强调它不符合事实。在佛教的语汇中,世间圣贤也有「见邪执」和「慢邪执」,只有见道位以上的出世间圣贤,才不会落到「邪执」里去。

1. 见邪执

见邪执者,谓于诸行中执我、我所。

「见邪执」就是指见解上的不正确,「于诸行中执我、我所」,也就是错误地认为有为法中有「我」或「我所」。当「我」与「我所」对立时,实际上是指能取与所取,而不是生死轮回当中不变易的主体「我」。五阴与「我」的关系,应该是非我、不异我,甚至全体皆是我,没有能取与所取的差别相。但是众生不明白,以为能取的六根、六识能够恒常存在,便误认为「我」,如此一来,与之相对的六尘境界,便成了「所取」,而称之为「我所」。如果「我」是指生死轮回当中不变易的主体,就不应该有「我所」。

有「见邪执」的就是凡夫,必须要声闻见道位以上的圣弟子才有办法断掉「见邪执」。

2. 慢邪执

慢邪执者,谓于诸行中起我慢执。前见邪执,障谛现观;后我慢邪执,障修所断烦恼等断。

「慢邪执者,谓于诸行中起我慢执」。「我慢」是五上分结之一,它可不简单,就连四果向都还会有「我慢执」。他不是去跟谁做比较,而是心里觉得「我(觉知心)存在在这里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就是「我慢执」。

见邪执能够「障谛现观」,「谛现观」就是指声闻见道的现观。如果你一直坚持认为五阴当中有「我」「我所」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声闻见道。

我慢邪执则会「障修所断烦恼等断」。烦恼分两种,第一种是「见所断烦恼」,简单来说就是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第二种是「修所断烦恼」,包括七种烦恼:贪、瞋,再加上五上分结(色界爱、无色界爱、掉举、无明、慢)。这七种烦恼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我慢」,因为你之所以有欲界的贪、瞋,一定是觉得「我存在在这里很好,必须要增益自己」。比如说对吃的贪爱,你想要大吃大喝一顿,那就说明你一定觉得自己可以吃这件事是一件好事。如果你都已经觉得「我不稀罕自己这样的一个存在」,那你当然也不会有想要去好好吃一顿的欲界贪了。所以这里说,「我慢」会障碍修所断烦恼的断除。有了「我慢」,才会有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其他六种「修所断烦恼」都是从这里来的。

「我慢」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作「俱生我见」。俱生我见就是你会有一种感觉,觉得有一个五阴「我」存在着。虽然你已经知道五阴不是「我」,但还是有一种感觉,或者说执着,觉得五阴就是「我」。这种感觉很难去除掉,它就是所有烦恼的源头。你可以透过三缚结的断除,然后慢慢削弱这种感觉,最后整个把它断掉,这样你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3. 自内邪执

自内邪执者,谓独处空闲,不正分别为依止故,执有实我,或见邪执,或慢邪执。

「自内邪执」是自己产生的邪见,不是由别人教给你的。一个人因为没有好好观察分别,以为在五阴当中有一个很实在的「我」,或者有「见邪执」或「慢邪执」,只要是自己产生的,都属于「自内邪执」。

4. 他教邪执

他教邪执者,谓由他教起邪执着[1],谓此是我,此是我所,我慢行转。又于内起不正分别,执我、我所名内邪执,亦名非他教邪执。

「他教邪执」和「自内邪执」是相对的,指他人教出来的邪见。所以「自内邪执」又称为「非他教邪执」。

比方说,他可能会跟你讲:「性高潮的时候,没有语言文字的心灵状态,就是能够永恒不变易的东西。」他可能会用「空性」「涅槃」「法身」「自性清净心」等名词来称呼它。你如果相信他的话,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这个错误的观念就是「他教邪执」。实际上,这种状态是不可能永恒存在的。只要把有为法当成恒常存在不变易,或者在有为法当中执有「我」或「我所」,都是「我慢行转」。

大家要注意佛经里「转」这个字,比如「解脱转」「我慢行转」等。转,是运转的意思,凡是说某样东西「转」,就说明这样东西是有为法。可能大家会疑惑,说烦恼是有为法也就罢了,为什么说解脱功德也是有为法呢?

大家可以想一想,解脱功德是不是以前没有后来才有的?解脱功德是不是相应于五阴身而言的?当你取证无余涅槃之后,没有了五阴身,是不是也就没有解脱功德了?因为取证无余涅槃之后,也就无所谓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了,五阴身都没有了,当然解脱功德也就不见了。

不仅解脱功德,包括戒体、禅定、智慧等出世间法,这些统统都是有为法,而不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什么作用都没有的,有为法才会有作用。涅槃是无为法,所以说它「无智亦无得」,不会用「转」这个字来描述它。也不会有「虚空转」这种说法,因为虚空是无为法。所以,大家要记住,一定是有为法才会有「转」的问题。

如是一切邪执永断,当知是名智果。

最后总结,你把一切的邪分别都统统断掉了,这样就是智慧的果位。

请注意,这个智果指的是阿罗汉的果位。因为前面讲的「见邪执」和「慢邪执」,分别是「见所断烦恼」和「修所断烦恼」。把见邪执断掉是声闻见道;再把慢邪执断掉,那就是阿罗汉了。

[1]「执着」,《会论》作「执者」,今依《瑜伽师地论》。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实证的佛教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实证的佛教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实证的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