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女迦叶」是女童吗?


您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一、除了弥勒菩萨之外,《阿含经》有没有记载其他的菩萨弟子呢?

二、《长阿含经》记载的「童女迦叶」,是否为「具佛法正见之孩童」?

三、《阿含经》是否曾记载凡夫菩萨?

佛学论文写作方法066-第四章07

除了弥勒菩萨之外,《阿含经》有没有记载其他的菩萨弟子呢?有的!《增壹阿含经》记载,跋耆国有三个佛弟子,阿那律、难提和金毘罗,他们三人都是菩萨弟子,已证得四禅、八定和灭尽定(意谓其解脱道的证量,同于俱解脱阿罗汉,随时可以取证无余涅槃),经文记载他们修习三昧的方法:

阿那律曰:“有此妙法,出上人法[1]上。若复我等以慈心,遍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复如是,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一切中一切,以慈心遍满其中,无数无限,不可称计,而自游戏。复以悲心、喜心、护心,遍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复如是,四维上下而自游戏。是谓,世尊!我等更得此上人之法。”[2]

此处所说的慈心、悲心、喜心、护心遍于四维上下的修法,又称为四等心,是佛陀所修的法门,如《增壹阿含经》说:“如来恒行四等之心……云何为四等?如来恒行慈心,恒行悲心,恒行喜心,恒行护心。”[3]所以四等心是佛乘(菩萨乘)的法门。阿那律说,这是超过灭尽定的上人之法。佛陀亦给予认可:

跋耆大国快得善利,且舍跋耆大国,摩竭大国快得善利,乃有此三族姓子。若当摩竭大国人民之类,忆此三族姓子,便长夜获安隐。大将当知,若县邑城郭有此三族姓子者,彼城郭之中,人民之类,长夜获安隐。此三族姓子所生之家,亦获大利,乃能生此上尊之人。彼父母五种亲族,若当忆此三人者,亦获大利。若复天、龙、鬼神忆此三族姓子者,亦获大利。若有人叹说阿罗汉者,亦当叹说此三人。若有人叹说无贪欲、无愚痴、无瞋恚者,亦当叹说此三人。若有人叹说此福田者,亦当叹说此三人,如我于三阿僧祇劫所行懃苦,成无上道,使此三人成此法义。[4]

佛陀虽然没有称三人为“菩萨”,但是却把他们三人所成就的法义,与自己三阿僧祇劫所成就的佛道相提并论,很显然他们是佛乘弟子、实义菩萨,所以佛陀对他们三人极力的赞叹,推许为“上尊之人”,又劝众人忆念三人,即可长夜安隐。从经文中判断,阿那律、难提和金毘罗三位,应是圣种性菩萨,因为他们已证灭尽定,又是以慈心、悲心、喜心、护心三昧做为主修的法门,也能够使得忆念他们三人的人,长夜安隐、得到大利,这不是一般菩萨办得到的。

另有一位阿那邠持(须达)长者,显然也是一位菩萨。《增壹阿含经》记载,当佛陀问他是否经常布施时,他这么回答:

如是,世尊!恒布施贫乏,于四城门而广布施,复在家中给与所须。世尊!我或时作是念:并欲布施野兽[5],飞鸟、猪、狗之属。我亦无是念:此应与、此不应与。亦复无是念:此应与多,此应与少。我恒有是念:一切众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无食便丧。[6]

佛陀听了之后,称赞他能够以菩萨心来行布施:

善哉!善哉!长者!汝乃以菩萨心,专精一意而广惠施。然此众生由食得济,无食便丧。长者!汝当获大果,得大名称,有大果报,声彻十方,得甘露法味。所以然者,菩萨之处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专精一意,念众生类由食而存,有食便济,无食便丧。是谓长者!菩萨心所安处而广惠施。[7]

另外,还有一位师子长者,他一直忆念着如来的教诫,不选择布施的对象,一律平等的布施。佛陀称赞他说:

善哉!善哉!长者!行过弘誓,菩萨所施,心恒平等。长者当知,若菩萨惠施之日,诸天来告之:“族姓子当知,此是持戒人,此是犯戒人,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尔时,菩萨终无此心:此应施,此不应施。然菩萨执意而无是非,亦不言此持戒,亦不言此犯戒。是故,长者!当念平等惠施,长夜之中获福无量。[8]

师子长者听了佛陀这段开示之后,才得到法眼净(相当于断三缚结、证初果)。佛陀称许他:“我优婆塞中第一弟子平等施者,所谓师子长者是。”[9]

在佛经当中,凡夫菩萨的记载非常罕见,所以这一件特别有价值。在师子长者得法眼净之前,他只是一个凡夫菩萨,以解脱道的果位而言,连声闻初果人都比不上;虽然如此,却已是《恒水经》所说的“发意念度一切菩萨”,就佛道而言,地位超过一切声闻、缘觉,因为声闻、缘觉不能成佛,凡夫菩萨未来却必定成佛。

佛陀在《增壹阿含经》中记说其女居士弟子(优婆斯,或译为优婆夷):“恒行慈三昧,所谓摩诃光优婆斯是。行悲哀愍,毘提优婆斯是。喜心不绝,拔提优婆斯是。行守护业,难陀母优婆斯是。”[10]这里所说的慈三昧、悲哀愍、喜心、守护,和前述跋耆国阿那律、难提、金毘罗所修的慈心、悲心、喜心、护心三昧相同,但声闻法中修证解脱道是不必修证这四等心的,所以这四个人应该也是菩萨弟子。

综上经文,除了弥勒菩萨之外,至少有九位菩萨出现在《增壹阿含经》中,如果再详细检视的话,应该还有别的菩萨。其他三部《阿含》也叙述过菩萨的事迹,例如《长阿含经弊宿经》记载,有一位“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拘萨罗国,渐诣斯波酰婆罗门村”[11],这位童女迦叶对一位叫弊宿的婆罗门开示,破除了后者的邪见。按照佛经的体例,这是表示童女迦叶在五百比丘中居于上首的地位。有学者将“童女迦叶”理解为“具佛法正见之孩童”[12],如果迦叶真是“童女”的话,似乎只能导出一个结论:这位童女迦叶其实是一位修证很高的女性菩萨,而五百比丘则是修学菩萨法的出家众,所以才能超越声闻戒而依止于一位未出家的单身女性。

然而《长阿含经弊宿经》的“童女迦叶”(Kumāra-Kassapa ),在别译本《中阿含经蜱肆经》和南传《长部经典二弊宿经》皆作“鸠摩罗迦叶”。而且,《中阿含经蜱肆经》称他为“沙门鸠摩罗迦叶”[13]、“尊者鸠摩罗迦叶”[14]。《长部经典二弊宿经》亦称他为“沙门鸠摩罗迦叶”和“尊者鸠摩罗迦叶”。[15]另一别译本(宋法贤译)《大正句王经》则作“童子迦叶”,且称他为“尊者童子迦叶”[16]、“沙门童子迦叶”[17]。另外,由北传《分别功德论》有关“拘摩罗迦叶”的记载[18],以及南传《小部经典》有关“鸠摩罗迦叶”的记载[19],可知“童女”应为其名字而非其身分。

参考答案:

一、 有记载修持四无量心的佛弟子,也有修平等布施的佛弟子,他们是实质上的菩萨,但未必有菩萨的假名

二、 不是,理由详见内文。

三、 《增一阿含经》记载一位修平等布施的师子长者,闻法之后才得到法眼净,之前都是凡夫菩萨。

[1]此处的上人法,指灭尽定而言。

[2]《增壹阿含经》卷16(CBETA, T02, no. 125, p. 629, b29-c6)

[3]《增壹阿含经》卷19(CBETA, T02, no. 125, p. 646, b3-6)

[4]《增壹阿含经》卷16(CBETA, T02, no. 125, p. 629, c19-p. 630, a3)

[5]《大正藏》无兽字,今依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明《方册藏》更正之。

[6]《增壹阿含经》卷4(CBETA, T02, no. 125, p. 565, a13-19)

[7]《增壹阿含经》卷4(CBETA, T02, no. 125, p. 565, a20-26)

[8]《增壹阿含经》卷45(CBETA, T02, no. 125, p. 792, c17-24)

[9]《增壹阿含经》卷45(CBETA, T02, no. 125, p. 792, c24-p. 793, a2)

[10]《增壹阿含经》卷3(CBETA, T02, no. 125, p. 560, b15-17)

[11]《长阿含经》卷7 (CBETA,T01, no. 1, p. 42, b25-26)

[12]杨郁文《长阿含经题解》,《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长阿含经一》,高雄:佛光出版社,1983 ,页15

[13]《中阿含经》卷16(CBETA, T01, no. 26, p. 525, b5)

[14]《中阿含经》卷16(CBETA, T01, no. 26, p. 525, b28)

[15]《长部经典》二,页300

[16]《大正句王经》卷1(CBETA, T01, no. 45, p. 831, a10)

[17]《大正句王经》卷1(CBETA, T01, no. 45, p. 831, a16)

[18]参见《分别功德论》卷5(CBETA, T25, no. 1507, p. 50, b12-c18)

[19]参见《小部经典》五,页244-246

上期课程:

往期视频下载:

百度网盘(提取码yxaa):

https://pan.baidu.com/s/1uNyzvZ0Uo6fVfN3puJkYqg

OneDrive(海外):

https://1drv.ms/u/s!AtUAGbZzBr50jUunIRFaWc7BDeXN?e=tNggra

Youtube(吕真观):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nLo0kkiZEAo9Xs8N2b-Xw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实证的佛教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实证的佛教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实证的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