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坛经》中的这六句话,让你看清生命真相


在《六祖坛经》中,六祖大师与韦刺史有这样一段对话:

韦刺史问道:弟子常见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和尚解说,这样的修行是否能往生极乐世界?

六祖大师答曰:佛在舍卫城时,宣说西方接引化度的经文,很清楚地指出西方净土去此不远。若依相上说,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这十万八千里指的是众生的十恶八邪。众生因为十恶八邪的障隔,便说西方遥远。

说西方净土遥远,是为根性下劣的一般人随相而说;

说西方净土很近,是为根性锐利的上智人随性而说。

人的根性虽分利钝,但佛法并没两种。众生因迷和悟的差别,见性时间不同。

执迷的人,着相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觉悟的人,只求净化自己的心。

所以佛说:随着自心清净,自然佛法清净。

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所住处恒安乐。

众人听了六祖开示,洞然明白,照见自性。

于是又问:在家人要如何修行?

大师为众人说了一首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因种种障碍,或许我们无法全部参悟,但若能常诵前6句,也会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 01 -  

心平何劳持戒

等视一切众生,便是德。

真正修德的人,心中不会轻慢他人,能普遍尊敬一切众生。

如果心中经常轻慢他人,我执就不会断除,心性虚妄不实,自高自大轻视一切。

最有名的公案,便是苏东坡问禅。

苏东坡本人对于佛法有很深的造诣。

一天,苏轼诗兴大发,做了一首禅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诗的大致意思就是,参拜上天佛陀,佛陀慈悲的光芒普照大千世界。

世间的或赞或讥,或顺或苦,佛陀都不为之所动,只是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苏轼自己反复吟诵,觉得自己的境界已然很高了,能跟佛陀一样,达到了心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境界。

然后就差人把诗好友佛印看看。

佛印看后,提笔在诗上批了两个字:“放屁!”就叫人送还回去。

苏东坡满心期待地打开自己的大作,却发现只有“放屁”二字,顿时火冒三丈,决定亲自去跟佛印评理。

于是乘船过江,直接到了佛印的房间,只看见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看见此句,才恍然大悟。

正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当真正遇到事情了,才知道自己竟与常人无异。

我们之所以要等视一切众生,就是因为我执。

当心地平等,没有高低、优劣十分,又何来妄想,何须持戒。

唯有心平,方能八风不动、修得一清静之心,获得无上的智慧。

但要注意的是,“何劳持戒”,并不是说不需要持戒了,而是内心平和清净,这样才不会犯任何戒律。

  - 02 -  

行直何用修禅

念念不断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

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

功德必须由内而外来修,修行重在心平行直而不是打坐修禅。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光照大千

佛光照大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光照大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光照大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光照大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