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上)一一当修前行法(三)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修持“言教的前行”,就是要通过四种思维,扭转我们自心的方向——从外转向内,从世间转向出世间,从贪执此生转为追求解脱。

(一)人身难得

思维“人身难得”的目的,是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人身的难得可贵、是无价之宝,不再毫无意义地混日子,而是善用人身,珍惜每分每秒的光阴。

1. 八无暇十圆满

“人身难得”的“人身”指的是“暇满人身”,所谓“暇满人身”,是指我们的人身具备“八暇十圆满”十八种殊胜的条件。“无暇”是指没有机会、没有时间修行佛法。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执持邪见转旁生,投生饿鬼堕地狱,无有佛教于边地,转成痴哑野蛮人,长寿天生任一处,此等即是八无暇。”具体来说,“八无暇”包括:地狱、饿鬼、旁生三恶道。三恶道的众生由于毫无间断地遭受着寒热、饥渴、愚痴等痛苦,所以没有任何闲暇来修学佛法。

长寿天:泛指所有的天人。由于天人的生活太过享乐,寿命很长,环境优美,因此沉溺其中,难以生起出离心,没有学佛修行的愿望,所以属于“无暇”。在我们人类世界,很多有钱人也属于这一类,俗话说“富贵学道难”,意思是说富贵人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一生都沉浸于吃喝玩乐的美梦中,很难产生学佛修行的动力。

邪见:对佛、法、僧三宝持有邪见者。边地:生长于没有佛教传播的地域。无有佛教:生长于佛陀没有出世的时代。痴哑野蛮人:聋盲喑哑、心智不健全的人。

十圆满包括“自圆满”和“他圆满”。根据《善缘解脱道》的描述,五种自圆满是:“身为人;生于地理上或者佛法上任何一者的中土;诸根具足;相信三藏和其内容;相信并信奉因果。”五种他圆满是:“有佛出世;佛有说法;法教住世;有修持法教而悟道的后继者;有施主等以信心供养法衣等事物,有说法者以悲心作开示。”

具备“八暇”和“十圆满”的人身叫作暇满人身。在大千世界一切生命种类中,暇满人身是最为难得的。根据经论,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思维——因的角度、比喻的角度、数量的角度。

2. 从因的角度思维“人身难得”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主因和助缘。主因就像种子,有了种子,加上阳光、水分、养料等助缘,最终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那么,获得暇满人身的因缘是什么?龙树菩萨告诉我们:主因是持戒,助缘是其他五度的修持,还要加上临终时明确的发愿。这三种条件具备以后,才有可能获得暇满人身。

(1)持戒

龙树菩萨将持戒比喻为大地。有情众生和山河草木都要依赖大地而存在。同样,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都要依靠持戒而建立。然而,现在的佛教徒,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最难做到的就是持戒。

让我们来反观一下自己:持戒做得如何?最基本的居士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我们做到了多少?十善之中,我们又做到了多少?自从皈依以来,我们有没有谨慎小心地持守皈依戒?我们对菩萨戒有没有清晰、正确地认知?有没有重视菩萨戒的学处?如果我们是一位金刚乘弟子,金刚乘三昧耶戒都有哪些条?自己守持得如何呢?

如果仔细思维这些问题,就能预知自己来世会不会再次获得暇满人身。比如说,如果一个农民播下劣质的种子,也没有勤劳耕作,秋天的庄稼有可能获得丰收吗?农民需要去卜算收成吗?同样,我们来生会投胎何处,不用去询问高僧大德,也不用去打卦算命,只要扪心自问,就能一清二楚。实际上,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安心等待下一世的人身。

对戒律来说,小乘以外在言行为主,大乘则以心戒为主。这里所说的持戒是指心戒。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因彼心若生,将损众生利。”说明大乘菩萨的持戒不是要断除某种行为,而是以心为主。我们以“不杀生”这条戒为例:对大乘行者来说,并不是表象上没有杀生,戒律就清净了。而是要发起坚定的承诺和誓言:“从现在开始,一直到证得菩提为止,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哪怕遇到生命危险,我也绝不杀害任何生命。”如此的心戒才是不杀生戒。

我们依此来对照一下自己,认真想一想:持戒是不是很难?那我们下辈子能够获得暇满人身吗?

(2)其他五度的修持

我们再来看暇满人身的助缘——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对于这五度的助缘,我们修持得如何?不难发现:虽然我们嘴上一直说想成佛、想度众生,实际上连再获暇满人身的主因和助缘都没有准备好。

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得很清楚:我们内心之中哪一种烦恼比较炽盛,将来就会投生于相应之处。相由心生,一切外境都是内心的显现。在六道轮回里,我们将去往何处,完全取决于当下的每一个起心动念。

如果我们嗔恨心很重,经常发脾气,那么死亡以后,地狱的狱卒就会免费来迎接我们。就好比一个人犯了重罪,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终有一天会有很多警察开着警车来抓捕他。

如果我们的欲望很强、贪心很重,那说明我们已经走上了去往饿鬼道的道路。只等我们一断气,就会变成一个饥渴难耐的饿鬼。

如果我们的愚痴无明特别深重,那说明我们来世将投生畜牲道。只要寿命一到,投生为畜牲的种子就会成熟,这个人身就不再属于我们。到那时,我们恐怕会头上长角、身后长出尾巴、手脚变成蹄子,投生为什么样的动物都是有可能的。

六道轮回在哪里?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如果通过六度的修持,内心的贪嗔痴烦恼解决了,对我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三恶道;如果内心做到了人道的三个条件,我们来世就能再获暇满人身;如果内心中贪嗔痴烦恼的习气彻底断除了,对我们来说根本就没有轮回。

菩萨都是勤修六度、彻底断除了烦恼的圣者,所以无论去往何处,永远都是净土。比如地藏菩萨发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实际上对地藏菩萨来说,地狱只是一个名号而已,本质就是净土。

(3)临终的发愿

第三个条件是在死亡时刻特别清晰地发愿,这个愿不能带有任何世间目的,要纯净无垢地发愿——愿我下一世重获暇满人身,依靠暇满人身修行佛法,获得成就,利益众生!

然而,在那个连接生与死的悲痛时刻,能做到保持清醒并清晰地发愿,这样的人有多少?很多人会在恐惧中死去,或被车祸、急病等横祸夺去生命,或在重病中昏迷不醒……普通人在临终时大多会神志不清,根本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何谈发愿?只有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在死亡的一刻把握自己的心念。

以上三种条件全部具足,来世的暇满人身才能有所保证。回顾过去,我们在过去世一定做到了这三个条件,因此获得了现在的暇满人身,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展望未来,我们还能继续这种幸运吗?我们现在做到三个条件了吗?形势是不容乐观的。

那么,我们现在又该如何度过剩余的光阴呢?

3. 从比喻的角度思维“人身难得”

经典中有很多比喻来说明“人身难得”,这里为大家例举三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盲龟值浮孔”:在一片茫茫大海中,漂浮着一块有孔洞的木头,大海上风吹浪起,波涛汹涌,永不停息,木头随着海浪漂浮四方。在深深的海底生活着一只盲龟,每一百年浮上海面一次。有一次,当盲龟浮上海面时,伸出头来,正巧钻进木头的孔洞里。这样的概率多么微乎其微啊,但获得暇满人身比“盲龟值浮孔”的概率还要小。

第二个比喻,一个人站在须弥山顶,垂下一根线,另一个人站在须弥山脚下,举着一根针,这根线恰巧穿进了针眼。获得暇满人身的概率与此相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须弥山那么高,连山下的人都看不见,怎么可能看见针眼?又怎么可能把线穿入针眼?获得暇满人身就是这么难。

第三个比喻,《善缘解脱道》中说:将干燥的豆子抛向一面玻璃墙,豆子恰巧附着在了玻璃上。获得暇满人身的难度与此相同。

4. 从数量的角度思维“人身难得”

佛经中说:如果地狱众生的数量如同整个大地的尘土,饿鬼众生的数量则如同恒河中的沙子,畜牲道众生的数量如同酿酒剩下的一桶青稞米,而暇满人身的数量如同指甲尖上的灰尘

《喻法论》中说:我们得到的人身,如果像白天的星辰,那么畜牲就像是夜晚的星辰;如果畜牲的数量像是白天的星辰,那么饿鬼的数量则像是夜晚的星辰;如果饿鬼的数量像白天的星辰,那么地狱众生的数量就像夜晚的星辰。

对于畜牲道众生的数量,不仅佛经中这样开示,而且我们也可以亲眼目睹——在大海里有多少动物?在整个地球上有多少动物?有一种蜘蛛一次能产十万个卵,而人类一次能生下双胞胎就很罕见了。在藏地的山上有很多石头,石头下面常常有蚂蚁窝,一块大石头下的蚂蚁数量可能就比全世界的人类还多。佛陀对畜牲道众生数量的描述和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以此可知,人类的数量有多么稀少,暇满人身更是稀有难得。

密勒日巴尊者当年在山洞禅修时,有一天闯来一个猎人,这个猎人带着猎狗,猎狗一直在追逐一头小鹿。在密勒日巴尊者的加持之下,鹿躲到了尊者的右边,猎狗跑到了尊者的左边,鹿被追赶的恐惧没有了,狗对鹿的嗔恨也消失了,两个动物安安静静地坐在尊者左右。猎人看到这一幕感到非常惊奇。密勒日巴对猎人说:“佛经里常说人身难得,但像你这样的人身并不难得。”后来猎人皈依了尊者。猎人在皈依之前,虽然也是人类,但并不属于暇满人身。只有暇满人身才是极为珍贵的无价之宝。

我们要经常从以上所说的暇满、因缘、数量、比喻等角度来思维“人身难得”,观察我们自己的身、口、意,努力生起强烈的感受和体证。“人身难得”的思维扎实了,自然会产生一股洪流般的力量,这股力量会引导我们的心坚定不移地转向佛法。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太桥旦曾堪布

太桥旦曾堪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太桥旦曾堪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太桥旦曾堪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太桥旦曾堪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