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五支证道歌》简释(中)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第二支:

自身本尊之王者,不变其城若不持,

空行会众难聚集,当勤自观为本尊。

证道歌的第二支阐述了金刚乘一个比较特殊的观点。

对于我们的身体,不同的修行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以小乘的观点看,身体是不净的,具有血液、痰涎、粪尿等三十六种不净物,所以小乘认为身体是修行的障碍。

大乘的观点则认为身体是修行的工具,就像前面所说的马宝一样,或者像渡船或仆人,我们可以利用身体努力修行,成就佛果。

那么金刚乘如何看待身体呢?金刚乘认为:我们的身体就是本尊。修持金刚乘法教时,要观想自己就是本尊,比如观世音菩萨、金刚亥母等等。为什么要这么观想呢?因为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圆满的本尊。

既然我们本来具有本尊,现在为什么不能显现?因为有烦恼和无明的障碍。金刚乘修行有基、道、果三个阶段,我们还处在“基”的层面,需要通过“道”的修行来净除烦恼无明等等染污。等到所有的染污都清净了,就到达了“果”的阶段。“果”其实就是“基”的全然显现,这时,基与果将完全一致,我们本具的本尊将会显现。

大乘佛教里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金刚乘的观点则更进一步:一切众生不仅有佛性,而且就是本尊,就是圆满的佛!每一位众生皆是如此。虽然如此,但在没有确立金刚乘见地之前,也就是没有形成“自身即是本尊”的定解之前,我们总是会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本尊。作为一位金刚乘修行人,这种怀疑是错误的,会导致我们不能成就佛果。比如一位王子,从小就走失了,流落到民间成了一位平民,后来他被王室找到,接回了王宫,但如果他始终不能相信自己就是王子,那就无法继承王位,无法成为一国之君。

小乘、大乘、金刚乘对于修行人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达到的境界也各不相同。《大手印五支证道歌》属于金刚乘法教,所以,修行大手印的人必须要确信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圆满的本尊;身体的五大——地、水、火、风、空,就是五方佛;自己的贪、嗔、痴、慢、疑烦恼,本质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证道歌要求我们要建立这样的见地——“自身本尊之王者”,认识自身就是本尊之王,是这个圆满坛城的国王。如果不能持有这样的见地,那么“空行会众难聚集”——这个坛城中有如臣民一样的空行大众就不会聚集在自己身边,我们本具的功德则无法显现。

比如密勒日巴尊者,当他在山洞里修行时,由于具有了“自身本尊之王者”的定解,所以经常会有很多空行护法围绕着他,还有很多非人来供养他食物。

总之,金刚乘修行者要确信“自身本尊之王者”,这并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要求,也不是一个颠倒黑白、自欺欺人的要求,而是一个符合真实情况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本质不是本尊,那么,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地观想,也绝不会成为本尊。正因为我们的本质就是本尊,所以我们努力修持本尊法、念诵本尊咒、观想本尊相,去除各种污染,空行护法们就会逐渐聚集在我们身边,护持我们的修行,去除障碍和磨难,终有一天,我们能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显现圆满的本尊。

确信自己就是本尊,这称为“佛慢”。“佛慢”与众生的“我慢”是截然不同的。“我慢”是因为我执而产生的五毒烦恼之一,“佛慢”则源于对自身清净圆满本质的确知。“我慢”是我们要努力断除的烦恼,“佛慢”是我们要努力生起的正见。

由于见地不同,显教和密教在日常生活中的修持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吃饭前,显教的修行者一般都要将饭食先供养佛法僧三宝,认为三宝是外在的皈依处,是清净、尊贵的,而自己则是卑下、染污的。金刚乘则不这样认为,金刚乘认为自身就是圆满的本尊,自身就是无量坛城的聚集处,自身就有无量诸佛的清净刹土,自身就有无量本尊、空行、护法汇聚其中,所以自己吃饭时,就是在供养本尊,供养三宝和三根本,以此观念来念诵供养文:

顿巴喇嘛桑杰仁波切,

究巴喇嘛当却仁波切,

真巴喇嘛根敦仁波切,

教列棍秋速拉却巴布。

正由于这种见地上的差异,显教修行者与金刚乘修行者消业与积福的效率就有所差别,成佛的迟速也自然不同。因此,证道歌要求我们“当勤自观为本尊”——应当精勤、专注地将自己观为本尊。如果真能如法达到这个境界,修行者肉体上的疾病、疼痛都会逐渐消失,身体会越来越轻盈,还会出现很多不求自得的神通。当然,对这些境界也不能心生贪执。

第三支:

上师四身之雪山,如阳虔敬若不得,

如流加持不降临,故当勤修虔诚心。

第三支讲的是金刚乘修行的关键点——弟子对于上师的虔敬心。

所谓四身,是指法身、报身、化身和自性身,四身并不是分离的四个身体,而是全部集中于上师一身之中,上师的本质就是四身合一的佛陀,能够直接正确地指导我们的修行。

金刚乘有三根本——上师是加持的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空性护法是事业的根本,足见上师之重要。证道歌将上师比喻为雪山,上师的加持如同雪山融化而下的清凉之水,能够浇灌滋润我们的心田。那么,如何才能将雪山上的雪融化为流水呢?那就需要我们犹如阳光一般的虔敬心。

如果我们对于上师的虔敬心非常强烈,好像夏日的骄阳,雪水就会融化如瀑布一般,令我们得到源源不断的巨大加持;如果我们的虔敬心很一般,犹如春日和煦的阳光,那么融化的雪水就会像涓涓细流;如果我们的虔敬心很小,那只能融化出一点一滴的小水珠;如果我们根本没有虔敬心,雪山根本不会融化,我们也就得不到任何加持。所以证道歌说“如阳虔敬若不得,如流加持不降临。”

事实上,上师的加持是亘古不变的,恒常普施一切众生,如雪山一般长久屹立,但弟子的虔敬心却各不相同,如四季变化的阳光。因此,作为金刚乘弟子,一定要精勤、专注地修持虔敬心。如果我们的虔敬心能如炎炎烈日,上师的加持之水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融入我们的心田。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太桥旦曾堪布

太桥旦曾堪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太桥旦曾堪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太桥旦曾堪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太桥旦曾堪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