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字的解析(上)


文:太桥旦曾堪布


当今时代,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吉祥的瑞相。但很可惜的是:很多佛教徒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对于什么是“佛”,未能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只是为了健康、财富等世俗目的,盲目信佛,自行其是地学佛。这样,佛法很难给大家带来真实的利益。

佛法深如大海、广若虚空,同时又极其微妙。如果往深广里说,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依然没有全部讲完;如果往简单里说,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微笑、一个字,就能涵盖一切佛法。比如“佛”这个字,就能包含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全部内容。如果我们深入学习、认真体悟,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过程、一切教法、一切真言、一切戒律、六度万行,都蕴藏在“佛”这一个字之中。

下面,让我们从笔画构成的角度解析一下“佛”字的涵义。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梵文的音译。佛经翻译有“五不译”的原则,其中之一是“多义不翻”。由于“佛陀”二字的内涵极为丰富,所以古人采用了音译。

左边的“人”

首先,我们来看“佛”字左边的“人”字旁,这个“人”字代表了什么意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人”字代表“好人”,也就是说:学佛首先要做个好人。

只有具备了好人的道德素养,我们才有资格去做一位菩萨;只有具备了菩萨的福德智慧,我们才能最终证悟成佛。这就好比有一个人立志要当博士,一定要从小学开始学习,然后上中学、考大学、读研究生,最后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如果连小学知识都不具备,还是一位文盲,怎么可能成为博士呢?所以,“人”字的第一层含义是——做一个好人是成佛最基本的条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做好人”的教言不胜枚举。比如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五德,就是好人的标准。从古至今,解释这五个字的典籍恐怕能装满几个房间。下面我从佛教的角度,简单谈谈对“仁义礼智信”的理解。

“仁”,这个字代表做人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不应太过自私。大家看,“仁”的右边不是“一”,而是“二”,意思是说:除了一个“自己”,还有很多“他人”。这大致相当于佛法中“自他平等”的观点。“自他平等”的意思可以简单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做人要经常将心比心——你不想要痛苦,他人也不想要;你想得到幸福,他人也想得到。所以,当我们事业顺利、衣食丰溢、心满意足时,常常要反问自己:自己的快乐会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会不会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如果真是这样,这种快乐不但没有丝毫价值,而且还会种下恶因,引发未来的恶果。所以,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多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这就是“仁”字的内涵。

“义”,意思是公道、正义。在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公道的风气还是比较缺乏的,到处充斥着唯利是图的不正当竞争。公道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公道都做不到,我们的为人恐怕就不及格了。进一步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他人,身体力行、不求回报地奉献他人,这就是“义”。更进一步说,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谁需要帮助就挺身而出,这样的“义”,才比较接近佛法所说的“行菩萨道”。

“礼”,代表与人相处时的行为规范。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在家有父母亲属,在外有师友同事。如果大家彼此之间时时处处都能以礼相待,我们的社会自然会和谐安定。可以说,“仁”是内在的修养,“礼”是“仁”外在的体现。所以,真正的“礼”,不是表面上满脸堆笑、弯腰鞠躬,而是内心充满敬意、充满感恩。“礼”应当是内心修养在言行上的自然流露。

“智”和“信”可以合起来理解。这里的“智”更多指向世间的聪明才智,还不是佛法所说的辨别善恶、正确取舍的智慧,这种智慧才是佛教徒最需要的。当然,世间才智我们也很需要,否则就难以生存,无法安居乐业。现在有很多人,具备了才智,但缺乏诚信。想实现人生的宏伟事业,必须同时具备“智”与“信”。如果只有才智没有诚信,即使可以把事业暂时做大,却很可能会伤害很多众生,最终也使自己遭遇不幸。反之,如果只有“信”没有“智”,那么自己很可能会受骗上当,导致事业失败。所以,“智”和“信”不可分割,两者要达到平衡。“智”能保护自己,“信”能保护他人;“智”能利益自己,“信”能利益他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以上是我对“仁义礼智信”的粗浅理解,这是做一个好人的基础,也是学佛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这是“人”字旁的第一层含义,是立足于世间层面的解释。

第二,“人”字代表“善知识”,意思是说:学佛要依止善知识。这是立足于佛法层面的解释。


学佛必须有一位老师来引导,否则在修行路上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这样的老师就叫“善知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引,我们根本不可能成佛。现在很多佛教徒没有在善知识的引导下自学佛法,这是修行最大的障碍,这些人是非常值得怜悯的。对于善知识,佛教经论中有非常丰富的教言,例如冈波巴大师在《解脱庄严宝论》里做了三个比喻:

善知识就像迷途者的向导;善知识就像航海时的舵手;善知识就像遇险者的护佑

这三个比喻值得我们好好体会。有一位弟子曾经对我说,她开车时总是会迷路,我问她说:“你连开车都会迷路,那有没有想过:死亡之后怎么办呢?会不会迷路呢?”开车迷路了,我们还可以使用导航。而我们死亡之后,将进入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那时会不会迷路?谁能给我们导航?可见,在出离生死轮回的路上,一位如向导一般的善知识有多么重要。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善知识呢?《庄严经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都指出,善知识需要具备十种条件:


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

“调伏”的意思是调伏内心。一般来说,善知识都应通达经律论、成就戒定慧,而“调伏”主要是指戒律方面的修为。对戒律的理解,小乘与大乘是不一样的。小乘戒律侧重于行为,大乘戒律侧重于调伏内心的烦恼、断除我执,不只是外表,外表是很容易做到的,比如剃光头发、穿上袈裟就可以了。而真正的善知识不取决于外在形象,要看他是否调伏了内心。

“寂静”是指善知识要达到一定的禅定状态。这个禅定不是指世间的四禅八定,而是指与菩提心、般若、中观相应的禅定,也就是止观双运的禅定。

“惑除”就是指能用智慧来解答各种问题,能解除他人的困惑。一位善知识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

“德增”是指善知识的功德一定要超过弟子,要具足福慧资粮,具备各种修证。只有这样,善知识才能给予弟子真正的帮助。

“经富”是指善知识要像阿难尊者一样多闻,精通佛陀宣说的经典。

“有勇”是指不仅有学识、有修证,而且还具备勇往直前的精神,努力弘扬佛法、度化众生,利他之心勇猛而坚定。

“觉真”就是要觉察一切万法的真实本性。


“善说”主要针对传法而言。一位善知识在传法时不能随意而说,而是要宣讲大家所需要的、所能理解的义理,所谓“道不在深,宜机则妙”,意思是说:道不需要过于深奥,对听众有帮助就是最妙的。比如说,不能对小乘的闻法者讲大乘佛法,或者对显教的听众讲金刚乘佛法,或者不顾听众的基础,只应对方的要求而传讲甚深密法,这都不属于“善说”。

“悲深”就是要具有强烈的慈悲心。善知识对闻法者要有深切的怜悯、真挚的关爱,一心一意想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引导他们正确地修行,解决他们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善知识要充满这样的渴望、悲心和愿力,这就是“悲深”。

“离退”,就是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善知识都会坚持不懈地传播佛法,不离不退。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无论劳累还是疾病,善知识在任何逆境中都能毫不畏缩、勇往直前,承担起弘扬佛法的责任,这就是“离退”的含义。

有些经论说,即使这十个条件不能全部具备,也可以成为善知识,比如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只要通达大乘佛法,具备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的慈悲心,这样的人也属于善知识。这两个是善知识最重要的条件。

冈波巴大师在《解脱庄严宝论》中说善知识有四种——凡夫位的善知识、菩萨位的善知识、化身佛的善知识和报身佛的善知识。其中,对我们帮助最大、恩德最大的就是凡夫位的善知识。因为我们只有依止了凡夫位的善知识,才能接触到菩萨位的善知识,继而才能遇到化身佛的善知识,最后才能依止报身佛的善知识。凡夫位的善知识就像小学老师,报身佛的善知识就像博士导师。如果我们没有接受过小学老师的培育,将来怎么可能接受博士导师的教导呢?

总之,“佛”字左边的“人”字旁,具备了世间法的“好人”和出世法的“善知识”两重甚深含义。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太桥旦曾堪布

太桥旦曾堪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太桥旦曾堪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太桥旦曾堪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太桥旦曾堪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