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智慧的禅定有多大意义?


各位道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准备讲课了。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我们每次听课的时候,大家别忘了发菩提心,不仅仅是听课,其他的烧香拜佛,做任何善事的时候,都一定一定要发菩提心,特别特别的重要。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还没有很真实的、标准的菩提心,但是也要发造作的、相似的,或者是不怎么标准的菩提心,大家一定别忘了,每次都要发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继续讲《定慧品》。前面已经讲过了,禅定和智慧是不能分开的,实际上它们就是一体,无二无别的,禅定即是智慧,智慧即是禅定。


我们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以为禅定就是什么都不想,心里没有任何的杂念,表面上看起来特别的平静。普通的人、禅定还没有什么功夫的人,在禅定上面要停留很难,只有几分钟、几秒钟。在禅修方面有一定的功夫的人,修得非常好的,七八个小时一直都在禅修当中,没有任何杂念,他们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没有证悟,没有无我的智慧,那它顶多是四禅八定中的禅定。


之前也讲过很多次,四禅八定的禅定,对普通人来说很有用,也可以作为一个台阶,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去修智慧。但是对禅宗、尤其是对惠能大师的顿悟的法门来说,这个不是很重要了,就是说不能修这个,要直接修开悟的智慧。所以,惠能大师认为这样高标准的、但没有证悟的禅定是一种误区,如果在这个方面下太多的功夫,等于是浪费时间,没有太多意义。在《坛经》中,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接下来讲的这个意思是这样的,“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有人不是自己打坐,就教别人打坐。那教别人打坐的时候说“看心看净”。有些版本这里的文字有点点不一样,我们现在用的是敦煌版,它讲的就是看心和看净。宗宝本也差不多,就说“又有人教坐”,那教打坐的时候,是怎么教的呢?“看心观静”。


有些版本里面讲的不是看心,是“著心”,然后是“著净”。就是执著自己的心,执著自己的心的平静。“著净”的这个清净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还不是佛性的本来清净,但是他以为自己的这种感觉就是佛性的清净,实际上不是。因为他还没有证悟,但是他在理论上听说过清净。当我们的意识没有任何念头的时候,处于一个非常非常平静的状态,没有证悟的人就误以为这就是佛经讲的本来清净或者是佛性。


这个我前几天讲过很多次了,作为已经开悟的人来讲,这两个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证悟了以后再往回看的时候,就发现这两个原来完全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还没有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没有办法回头看,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往前看。那往前看的话,前面还都是陌生的地方,不知道真正的证悟是什么样子,所以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犯这种错误,把自己的禅定就误以为是佛性的本来清净。


释迦牟尼佛刚刚成佛的时候,佛陀想找几个印度当中比较有影响的、德高望重的人,通过他们的关系传播佛法。实际上,佛陀不需要这样做,这只是一个示现,意思就是说我们未来弘法的时候,也可以依靠一些这样的力量去弘法。那个时候,佛陀找的第一个人,大家都认为他是阿罗汉,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阿罗汉,佛陀当然知道他不是,那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阿罗汉的。


所以佛陀想告诉他,你还没有到达阿罗汉的境界,但是这个人根本就不接受。佛陀就示现了很多的神通给他看,这个人看了以后怎么评价呢?他根本就没有觉得:佛陀很了不起,我不如他;我不是阿罗汉,他才是。他没有这种想法,他认为佛陀也很了不起的,但是我就是阿罗汉。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外在的净土和内在的净土有什么区别

感觉自己证悟了空性?那就用这个方法来观察自己

禅修一定要突破寂止的层面,一定要进入智慧的层面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