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以比喻与助伴之分


“菩提心”以比喻与助伴之分

作者:生根活佛.仁孜尼马

“菩提心”从比喻与助伴之分就是说发“菩提心”从比喻和助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菩提心”有二十三种比喻和二十三个助伴。

如《般若精要》中首先略说了八抉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广说“菩提心”二十三品。

据《现观阳光庄严论》云,“如地金月火宝库,宝藏大海如意宝,神殿以及大法座,诸佛代表楼梯阶,船舟水月灯光与,甘露雨及妙药与,善人铁钩莲花瓣,大路以及净土等,千世首位大慈心,法王祖师光明般,信欲胜解思行动,施戒忍精入定力,力慈发愿方便慧,无贪心与仁爱心,善心平静传正法,精进以及无量心,大悲以及大智慧,二十三种‘菩提心’,资粮道至佛之间,了知这样分类法。”这就是二十三种比喻,二十三个助伴。

夏匝巴按照《现观阳光庄严论》而讲“菩提心”二十三种比喻和助伴的发心是从资粮道到十地末尾的发心,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集结的,这二十三种发心分四个阶段。

按雍仲林寺的堪布尼玛邓孜的观点,则是从资粮道到佛果之间的发心,从比喻和助伴的二十三种发心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乘资粮道。

大乘资粮道是修习“菩提心”而开始大量积聚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阶段。大乘资粮道分为三品,称下品资粮道,中品资粮道,上品资粮道。

第二阶段是大乘加行道。

大乘加行道是识“法我空”,当修习者获“修为所生超凡智慧”成就时就进入加行道。

修习者用所得“止观双运三摩地”可以识得万事皆空,即识“空”。进入大乘加行道,可引导意念使之集中于“四圣谛”及其“十六法”。

大乘的信徒,各自要据其对“法我空”的理解,将意念集中于“四圣谛”及其十六法。加行道分四位,称为加行道暖位、加行道顶位、加行道忍位、加行道世第一法位。
第三阶段是大乘见道。

大乘见道就是见到诸法皆空之道,修习者通过观想“四圣谛”及其十六法的结果是初次直接体验“诸法皆空”之本性,此时即进入见道。

大乘见道感受到“诸法皆空”的体验,在体验“诸法皆空”之本性时,修习者必须从根本上弃除属于“三界”的一百一十二种烦恼,弃除烦恼即为体验“诸法皆空”之本性的过程。

见道又可细分为十六位,称为“十六智忍”。到达见道的修习者即被称为“圣者”。

第四阶段是大乘修道。

大乘修道就是初次体验“诸法皆空”之本性后,大乘的信徒根据各自的观想方式,反复观想以证得“诸法皆空”之显现,及至于观想到在修道阶段使己身从诸烦恼中解脱,面对所知障和习气障。这种观修称为九品修道第一种之上品。九品修道分下品修道三品、中品修道三品,上品修道三品这九品。每品皆修断一种烦恼障与一种所知障,称九品修断。九品修道的最后一品称为“菩提金刚地及第”这一品,修习之静如同坚实、稳固、辉煌之金刚一般。

下品修道三品,修道下品下,下品中,下品上;中品修道三品,修道中品下,中品中,中品上;上品修道三品,修道上品下,上品中,上品上。

第五阶段是大乘无学道。

大乘无学道是大乘九品修道修的最后一品,“金刚菩提地”,是大乘佛教修道的最高境界。

按夏匝巴大师的意思,金刚菩提地是十地最后边际的智慧,分八大品种。

堪布尼玛邓孜的意思则是将金刚菩提地分两种,十地最后边际叫作金刚菩提加行地,成就佛是金刚菩提正行地,按分类的不同有发心二十三种,比喻二十三种,助伴二十三种。下面详细解释。

1. 如“地”。

下品资粮道的发心,是助伴“信念”而求菩提的意乐,“信念菩提心”是大乘最初的发心,犹如大地。

大地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同样,下品资粮道的发心是产生一切大乘佛道与佛果功德的基础。

2.如“金”。

中品资粮道的发心,是助伴“欲乐”与“希求”而生的发心,犹如“ 黄金”。黄金本质没有改变,同样,到了中品资粮道的时候,这种发心不会有迁变。

3.如“月”。

上品资粮道的发心,是助伴“胜解”而生起的发心,犹如“新月”。新月越来越增上,同样,上品资粮道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增上。

4.如“火”。

大乘加行道暖位的发心,是助伴“思维”空性而生起的发心,犹如“烈火”。烈火能摧毁一切薪柴,同样,加行道的发心能摧坏一地以前的一切违品嗔心或邪见等分别心念。另外,火燃烧之前会产生暖气,加行道是生起见道位的前相。大乘加行道暖位已经获得超越闻慧、思慧的特别能力,所以见到空性的温暖越来越近。

5.如“库”。

大乘加行道顶位、加行道忍位、加行道世第一法位的发心,是助伴“行动”而生起的发心,犹如“宝库”,宝库是一切珍宝的来源。

同样,大乘加行道顶位已得空性的思慧智,于法我空性影像更为明晰,达增上证悟之义;大乘加行道忍位已得空性的修慧智,其证空性的修慧智的力量胜于加行道顶位,已断尽无明,达到不怖畏空性的无生法忍;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位已经获得无间三摩地,即能无间无碍地生起大乘见道无间道,是正出生大乘菩萨见道无漏智的世间道,一旦登移加行道的后三位即具有诸多功德。例如,含遍不墮三恶道,自己能和实际“行动”直接生起大乘见道位。因此,加行道顶位、加行道忍位、加行道世第一法位的发心是大乘见道的来源。

6.如“藏”。

大乘见道的发心,是助伴“布施”波罗蜜多而生起的发心,犹如“宝藏”。

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同样,一地菩萨的发心能够消除悭吝之心,以布施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一地菩萨的发心就是初地菩提的发心,是十地的首位,修道九地菩萨的一切功绩来源。

7.如“海”。

修道下品下的发心,是助伴“持戒”波罗蜜多而生起的二地菩提的发心,犹如大海。

大海水的本质不会被灰尘沾染,同样,二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贪心等违品沾染。

8.如“宝”。

修道下品中,是助伴“忍辱”波罗蜜多而生起的三地菩提的发心,犹如如意宝。

如意宝是战胜邪恶、一切珍宝的来源,同样,三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嗔恨心等违品动摇,而是一切功德(地、度、力等)的来源。

9.如“殿”。

修道下品上,是助伴“精进”波罗蜜多而生起的四地菩提的发心,犹如神殿。神殿是铺满了金黄色的,处处都是金光灿烂的,神殿不会被任何金属物所摧坏的,同样,四地菩萨的发心也不会被懒惰等违品摧毁。

10.如“座”。

修道中品下,是助伴“静虑”波罗蜜多而生起的五地菩提的发心,犹如大法座与大山王。

大法座很稳定沉重,山王不易被狂风撼动,同样,五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散乱、分别、妄念等禅定的违品所动摇。

11.如“代表”。

修道中品中,是助伴“力量”波罗蜜多而生起的六地菩提的发心,犹如诸佛“代表”。

诸佛代表的力量与佛相同,能够寂灭邪法,增加正法的力量,同样,六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无能无力的违品减轻正法的力量。

12.如“梯”。

修道中品上,是助伴“慈心”波罗蜜多而生起的七地菩提的发心,犹如楼梯阶。

有楼梯的房子从下楼到上楼很方便,而且不分别任何人上楼,同样,七地菩萨的发心是从染垢的地直到清净地的通道,消除恶意的障碍,而且永远都不舍弃任何众生。

13.如“船”。

修道上品下,是助伴“愿”波罗蜜多而生起的八地菩提的发心,犹如船。乘船的人坐在船上从此岸到彼岸,满足乘船人的愿望,同样,八地菩萨不堕得失二边而无勤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

14.如“水”。

修道上品中,是助伴“方便”波罗蜜多而生起的九地菩提的发心,犹如“泉水”。

泉水能够净化灰尘而用之不竭,同样,九地菩萨能够除灭是非颠倒与邪恶,净化众生我执的孽障,成熟善法的各种功德乃至菩萨的功德永远也没有穷尽。

15.如“月”。

修道上品上,是助伴“智慧”波罗蜜多而生起的十地菩提的发心,犹如“月轮”。

月轮能够遣除一切黑暗,让无数众生获得快乐和欢喜,同样,十地菩萨依靠智慧能够遣除无明的黑暗,让许许多多的众生获得快乐。

16.如“灯”。

金刚菩提加行地的第一无贪智慧之发心,是助伴“无贪”心而生起的发心,犹如“灯”光。

灯光能够消除黑暗,灯光照亮人们,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快乐,同样,无贪智慧发心能够消除习气,增添自悟智慧,给予众生无穷光明和智慧。

17.如“雨”。

金刚菩提加行地的第二仁爱无私之发心,是助伴“仁爱”心而生起的发心,犹如“甘露雨”。

甘露雨是无偏下的,平等的,是万物之源,同样,仁爱无私发心是平等心,对于天下众生平等地爱护,无自私,无偏下,给予众生平等的智慧。

18.如“药”。

金刚菩提加行地的第三善心平静之发心,是助伴“善心”平静心而生起的发心,犹如“妙药”。

妙药可以断除各种疾病,令人身心健康,同样,“善心”平静,发心能寂灭一切习气障的惑病,能够令众生的心地清净。

19.如“人”。

金刚菩提加行地的第四是大乘传教正法之发心,是助伴“传正法”而生起的发心,犹如“善人”。大悲的善人能够帮助很多人,不容易被人控制,同样,传教正法的发心能够救度无数众生,传正法能制伏一切邪法。

20.如“钩”。

金刚菩提加行地的第五是大精进之发心,是助伴“精进”修炼证悟而生起的发心,犹如“铁钩”。

铁钩能抓好与坏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铁钩无敌,同样,“精进”的发心能够救度善缘孽缘等一切有缘的众生,一般佛经里“大精进”是佛的别名。达到精进发心就开始进入金刚菩提正行地,也就是佛国如来地。

21.如“花”。

金刚菩提正行地的第一是“无量”之发心,是助伴“四无量心”而生起的发心,犹如“莲花瓣”。

莲花远离灰尘和泥水,百看不厌,莲花给人类带来无量的欢乐,同样,佛的无量之心已经远离一切的染垢,功绩无量,救度无量众生,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

22.如“路”。

金刚菩提正行地的第二是“大慈大悲”之发心,是助伴“大慈大悲”而生起的发心,犹如“大路”,大路可以任人行走,大路包容所有行走人,同样,佛的大慈大悲之心无分别,为救度一切众生而行持。

23.如“土”。

金刚菩提正行地的第三是“大智大慧”之发心,是助伴“自悟智慧”而生起的发心,犹如“净土”。

净土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同样,佛的大智与一切智能够让一切众生自觉、觉他、觉一切觉,度己、度他、度一切众生,利益众生,没有任何染垢而能够让世间人享受快乐。

后三种发心,堪布尼玛邓孜认为是如来佛地的正行所摄,因为佛陀度化众生事业无边无际,不可能有量度的界限,所以叫无量之心;佛陀救度众生的慈悲是无边无际、不可能有界限的慈悲,所以叫大慈大悲;佛陀帮助众生觉而不迷,并且具备一切所知,是不可能有界限的智慧,所以大智大慧。

雍仲本教历来对二十三种发心是“有学道所摄”还是“无学道所摄”这方面存在一定的辩论,这里只针对听法者与实修者,因此,辩论方面暂时不讲。

总的来讲,从凡夫到最后佛地之间,发心可以分为二十三种,这是幸饶弥沃佛如来佛以二十三种比喻和助伴的方式宣讲的发心的分类。
你若喜欢此文,请点个在看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生根活佛

生根活佛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生根活佛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生根活佛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生根活佛。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