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哪些区别?
大乘佛教在理论上与过去的佛教大不相同。大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义理论和宗教实践。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区别
“小乘”一名,最初是大乘佛学兴起并盛行后对部派佛学的贬称,后来用作历史名词,主要指上座部系统的佛教流派,如从说一切有部演化和分裂出的毗婆沙派和经量部等。“小”的梵文Hina,含有卑贱、下贱和道德上属于“恶行”之意,当然部派佛学自己是不会接受这一贬称的。他们不但认为自己是佛教的正统,而且指责大乘非佛说,认为大乘佛教的教义学说是杜撰的。为保持佛教的纯正,正统的佛教部派不断将大乘教徒逐出僧团,并一再举行佛典结集,抵制新兴的大乘经典。
1.佛陀观。小乘佛教虽然已有将佛陀神化的倾向,但基本仍保留着对佛陀的历史看法,将他视为人间的尊者,主张佛在僧数;而大乘佛教将佛陀作为超人的存在而加以神化。小乘一般认为佛只有一位,即释迦牟尼,佛身的特殊只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已;大乘佛教则认为十方三世有无数无量的佛,佛身由诸佛的“生身”发展为“法、报、化”三身,释迦牟尼只是佛陀的无量化身之一,并开始雕塑供奉各种各样的佛像。
2.修行的目标。小乘偏重于个人的解脱,大乘则致力于普度众生。小乘以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具体来说有所谓“四向四果”(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大乘则以究竟成佛,建立佛国净土为最终目的。在普度众生的过程中,可以先做菩萨,自利利他,有所谓“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菩萨修行的阶次。小乘佛教经常把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描述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的状态,大乘则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世间之外的涅槃境界,反对离开世间追求超世间的涅槃,认为达到涅槃只不过是消除无知,认识诸法实相而已。
3.修行内容与方法。小乘一般主张修习“三学”(戒、定、慧)或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大乘则提倡兼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小乘强调出世,一般要求出家过禁欲生活,大乘,特别是初期大乘,则很重视在家,并不强调出家。在家众地位的提升,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特点之一。
通过大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比较,可以看出大乘佛教的核心是菩萨的修行。然而,大乘佛教的宗旨是放弃对分支末梢问题的解释和分析,直接探索佛陀的本心。它在坚持佛教基本原则(三法印)的基础上,发挥其应有的自觉、利己、助众生的作用,使佛教成为人、实践、再活。正是这种以利他主义为导向,追求佛道,打倒众生的菩萨精神。大乘佛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取代了宗派佛教,成为印度佛教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