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的种意义及放生的由来
放生的根据,佛教徒最熟悉的有两部佛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木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放生”一词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也流行于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佛教徙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提倡救济众生。
放生的种意义及放生的由来
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行昔行菩萨道的一侧段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条大小鱼类濒临死亡边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并且饲以食料,方才救活鱼群。
《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根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根据。其他大乘经如《六度集经》卷三,有赎鳖的放生记载;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雁塔的故事。可见,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所以放生的风气渐渐的展开。梁武帝曾下诏禁止屠杀生命以祭祀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隋天台智者大师发起开筑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粮食饲予鱼鳖。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诏天下立放生池八十一所,颜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宋真宗天禧元年(1016),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1018),遵式奏以杭州西湖为放生池。天圣三年(1025),知礼奏以南湖为放生池,于佛诞日为放生会。明代莲池大师是历代高僧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他在《竹窗二笔》中,写有《衣帛食肉》、《戒杀延寿》、《放生池》、《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笔》中,也有《杀生人世大恶》、《杀生非人所为》、《人不宜食众生肉》等文,鼓励戒杀放生。
对于放生的仪轨,宋代遵式《金园集》中有《放生慈济法门》,知礼《四明教行录》中有《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这些都是放生仪轨。现在通用的《放生仪轨》也是依据《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的大意而编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