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更好的关注


“无人区”学术定义为,长期空置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位于中国新疆、青海、西藏境内的罗布泊、阿尔金、西藏羌塘和可可西里四个无人区,就是地球上人类少有涉足的极少地域之一,也是我国四个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这些无人区地域辽阔、荒凉孤寂、危机四伏。同时,却也因为地域、自然环境的严酷与特殊性,完整的保存着大量的珍稀动植物物种。并且,由于鲜有人类活动干扰,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这里广袤空阔,洪荒生机,具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自然美。这里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其间的生灵,与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一道,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鲜少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

遗产地超过三分之一的高级植物为青藏高原特有,与之共存还有大量特有的食草哺乳动物。可可西里有74种脊椎动物,包括19种哺乳动物,48种鸟类,6种鱼类和1种爬行类,是藏羚羊、藏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乡。遗产地范围内生存的藏羚羊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约40%,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周期的栖息地和各个自然过程。

可可西里腹地九成以上的区域是严格意义上无人涉足的荒野保护区,是中国境内最后的原始荒原。 高原高寒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是这里唯一的也是真正的主人,人类在这里留下的每一处痕迹,都有可能是有史以来,这片荒原上留下的第一个人类痕迹。

它就像青藏高原的心脏,是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所在,在数十亿年的漫长沉淀中积累了丰富而特殊的生态、生物和物产资源,是高原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同时,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地质沉降,为可可西里保留了几乎地球可见的所有地质地貌形态,也完整的记录了地史演化、物种更迭的每一次变化,可谓是天然的自然与生命历史博物馆。

2017年,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可可西里经投票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也是青藏高原首个,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在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的技术评估报告中这样描述:“青海可可西里提名遗产地是世界上最大、最年轻的高原的一部分,拥有非凡的自然美景,其美丽超出人类想象,在所有方面都叹为观止。是全世界非常稀有的高原,有着特殊的生态和特殊的生物多样性。”

可可西里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人烟最为稀少的地区之一。评估报告说:“可可西里一望无垠,几乎没有受到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

可可西里申遗过程

2014年10月

青海省政府发文决定,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青海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正式启动,成立生物多样性、地质、水利水文、气象、美学等专业的青海省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组。

2015年7月1日-

2016年2月20日

为开展资源调查及申报世界遗产正式文本撰写阶段。

2016年

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施行。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青海可可西里”作为2017年自然遗产项目。IUCN专家对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

2017年

青海申遗代表团访问瑞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总部,和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相关工作,报送青海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补充材料,沟通、解释答复有关问题,拜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项目负责人和专家,了解世界自然遗产表决列入程序和申遗的最新动态。

2017年7月7日

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可可西里藏语称作“阿钦贡嘉”,意思是“白色的大雪岭”,她深藏在第三极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之中,可谓极地中的极地,高原上的高原,是青藏高原的命脉与脊梁。这里因为拥有八千多个湖泊而被称做“千湖之地”。于1997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90%以上的面积处于多年冻土地带,加上近300条广泛分布的冰川,使这里成为巨大的固体水库。

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高山台地上,孕育着200多种高原植物,和23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白唇鹿和棕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藏羚羊更是被称作“雪域精灵”,成为高原动物系的代表为世人所熟知。千百年来,这些动植物与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维系着整个高原的生态平衡。

玉树州可可西里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是在申遗大背景下,响应青海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生态优先战略部署,创建的民间生态保护协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环保宗旨,围绕可可西里、三江源以及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可持续发展,江源头的水源保护和流域净化,以及宣传当地人保护生态的“原生内驱文化”。

“协会”一直致力于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藏高原环保理念,将科学的环保经验和做法植入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中。并提倡把可可西里树立为生态与心态净土的“大生态概念”,依托可可西里为缘起,建立长江源、澜长江源等江河水源地的观测保护站。让更多人通过“可可西里生态概念”,引领构建宏观生态概念和微观生态观测点,提升人们的环保融入意识。促使更多人参与到第三极特别是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头的环境保护中,推动将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头的保护提升到“公民意志”、“国家意志”,把不自觉的环保意识转化成自觉地环保意识。

提出只有在第三极的“大生态”概念下,倡导“关注生态安全,寻求心态平衡”的“内外互动,身心和谐”思想,帮助更多人树立“内心与外境互动,身心与自然和谐”的意识。在推动发展公益环保的同时,让人们体会到内境与外境之间密不可分的互生、互动关系,使外在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也让每个人的内心获得放松和安祥。

伴随着生态思想的引领,中国“绿色治理”的铿锵之音已经嘹亮全球,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和好评。可可西里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响应绿色发展趋势,充分担当环保责任。以可可西里、高原生态为缘起,搭建起全球性的生态环保平台,进行辐射全国、全球的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研究。与国内外对生态保护有认知、有远见、关注度高的环保人士和环保社群,组成以生态文化为根基和纽带的大生态环保联盟,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公益模式,并把东方文化自信的心态,和具足全面生态自然知识和保护方法的智慧库分享给全世界,协助国家和政府做好正能量知识和心态的传播与完善,助力中国积极有力的引领世界生态环保的智慧和方向。

共享正能量的环保常识、态度和理念,升华环保意识和信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为全人类的生态文明与安全提供持续的动力,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7月7日

是可可西里通过投票

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三周年

申遗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世界的保护和关注,更加关注人类共同的净土——可可西里,关注全世界一切自然遗产的环境,用不同的信仰和守护方式,共同关注与保护人类的星球!

许多年前,是盗猎的枪声和英雄的生命让这片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其中的的生灵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如今硝烟散尽,虽然不再有流血的牺牲,一线的守护者们仍然用青春和岁月坚守在可可西里,守卫着英雄们曾用生命看护的净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守护方式。新时代,我们除了不断的忆念和缅怀那些把生命留在可可西里的英雄,更要充分运用这一时代的互联网、大数据等整合与传播工具,把“可可西里生态概念”文化自信的环保精神和正能量的环保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净化每个人的思想心灵,共同守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一代代守护者的生命和青春才没有被辜负,可可西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才没有被浪费。

可可西里是全人类的生态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和精神高地。倡导“世界的可可西里”大生态概念,就是希望通过“可可西里”这片难得的,保留着自然原始风貌的人类净土,唤醒每个人心中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唤醒每个人心中的自信,以“可可西里”为缘起引领人们寻找身心平衡、内外平衡的自觉环保之道。影响呼吁更多人了解、关注、参与到对青藏高原,以及整个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形成良性循环。将自信的心态,和身心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大生态环保概念,扩散到更广大的地域和人群。

来源

可可西里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