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条丝带都有多么大的好处,为什么我当了这么多年的义工,还没一点福报的表现,这事匹配吗?
一
农耕、工业和互联网时代,这三时空的特征可以用人的成长过程来打了一个比喻。开始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活下来,不停的就是吃喝拉撒睡,没别的。农耕时代就是这个特点,大家天天琢磨的就是活路,怎么搞到东西吃、活下去。慢慢长大点呢,就像是少年儿童期了,他就要上学,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等。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学习,各种各样的学习,各种各样的锤炼,这就相当于工业时代。而当人进入青年时期的时候,他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是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所以作为一个青年人来讲,他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受别人喂养,被别人供养的这样一个角色,他马上面临着要迈进社会门槛,去为别人做事。所以这个时候,必然跨入互联网时代。
这个例子非常简单,但是反映的意义非常深刻。其实所有的这些含义在佛法里是有根据的。记得最初刚开始给大家讲《总论》的时候,就讲到过,我们见到净宗二祖善导大师写的《观经四帖疏》,里面提到了所谓的上中下的三品往生对应的都是些什么人?有些人认为上品那一定是菩萨再来,了不起的角色了!其实这都是我们的错误认识。善导大师说得很清楚,所有往生的设置是为凡夫设置的,上品往生的叫“遇大凡夫”,中品的叫“遇小凡夫”,下品的叫“遇恶凡夫”。全是为老百姓、草根设置的。不是上品往生就是菩萨,甚至大菩萨,阿弥陀佛不是这样设置的。
这一点对我们非常关键。我们在座的大家其实都是凡夫,对不对?(当然不排除有乘愿再来的菩萨,可惜我们看不出来。)这个设置的意义在哪里?既然都是凡夫,为什么有上中下的分别?我们是愿意上呢?还是愿意中呢?还是愿意下呢?其实我们在讲道理的时候大家都很明白,一旦做起来的时候就有了无穷无尽的障碍和困难。比如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愿意上品往生,为什么呢?马上我们就能花开见佛。好像我们几千年的时间,在上面也没几天,我们上品往生,还可以很快再来一圈。
二
能够到这个世界来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大家不知道在这个茫茫宇宙中,能够有地球这样一个落脚的地方有多困难。有多少人也好,众生也好,挤破了头要到这里来。我们说,人已经够多了,现在地球上已经六、七十亿人。但是与人相比,畜生多不多,多多少倍?无数倍。与畜生相比,饿鬼多不多?更多。这样算起来,其实能够成为人,非常非常难。就是这样的一个格局,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大家为什么千方百计要跑到这里来?很简单。经上说,在我们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顶在极乐世界一百年。所以甚至有极乐世界的菩萨,本来可以待在极乐世界一直成佛,但他到极乐世界以后又会以各种各样的愿力再回来。
大家注意,实际上这里边在讲的上中下品,就是不同时空。什么叫遇恶凡夫?遇恶凡夫,我们划一等号,就等于农耕时代那种境界。天天想的是什么?如何满足自己,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乐什么……如何满足自己,从来不用去考虑别人。所以《无量寿经》里边讲,这叫“五恶、五痛、五烧”。遇小凡夫是什么?开始掉过头来,知道要修行,求解脱。但是做的是什么呢?做的是很简单的事。经上讲,遇小凡夫实际上就是持戒,或者行一些世间善法,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啊,很简单的事情。这样做一辈子,积累下来,人没有犯多大的错误,到点就能走了。
那么遇大凡夫,善导大师给我们讲解,怎么修?我们看现在搞地藏文化的师兄们给大家开发了这么多产品,这么丰富的文化,为什么?就为了能够接引多一些人嘛;就为了多一些人用我们的东西,用这些东西,就有我们的力量!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在做事的时候考虑过这个?以前经常有人给我们下一个结论,说你们都很傲慢。我开始不太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明白了,傲慢的意思就是:我们有很先进的法门,你爱学不学无所谓。
其实众生是什么呀?众生是你哄着他,他也不见得学啊。这个道理以前我是不懂的。但是自从要照顾一个小孩子,要照顾一个婴儿的时候,我开始明白了,佛是怎么办事的,菩萨是怎么办事的:是一心一意的看护众生成长。小孩子刚生下来什么都不懂,他会去碰火,他会去碰刀子,他会去碰容易伤害到自己的东西。所有的这些,佛菩萨都要去管,不管他就会去伤害自己。而不能说,这是他的因果,随便。如果这样想,我们的时空观跟他没有区别。大家修了一段时间,慢慢心量大了一点,知道要去接引众生,不靠一些实际的利益,怎么可能?经常有人问,同样是学,同样是各种各样的法门,为什么学你这个?有什么好处?
我们不用笑话这些人,不要觉得他们的发心不纯正,做事不彻底,学佛不精进,实际上他们的这些做法比我们很多人都更直接!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这个方法里边,并不信任这个方法。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觉得这个方法没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老是听说大家觉得这个法挺好,又快,又是未来的方向,所以就继续在这学,但是确实没有好处。有没有这种情况,大家回答一下?有的话,怎么理解这个事?你看很多感动故事里讲,挂一条丝带都有多么大的好处,为什么我当了这么多年的义工,我还没一点福报的表现,这事匹配吗?为什么对外人都那么好,对自己人、修这个法的人反而这么吝啬呢,地藏王菩萨?
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愿意做一个婴儿,还是愿意做一个少年,还是愿意做个青年?就像前面我问的问题,大家往生愿意是下品,还是中品、上品,所有人都说上品,但是做事的时候都愿意做婴儿的。人人都想舒服不累,问题是舒服不累能不能有效?没有效果,佛就不存在吗?经上讲哪怕只有一毛一渧的善,佛菩萨都能够帮众生取得最大的利益,这些从很多感动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那为什么对我们自己人反而这么苛刻?因为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进了我们(六部曲)这个门的人,是能够上品往生的人,是不是?那怎么样上品往生?很简单,善导大师说:持戒修慈。再说的明白一点,懂得为别人着想的人,再持戒、再修行,就可以上品往生。这就是很简单的道理,这就是持戒修慈,没什么复杂的。
三
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再修这个净土法门就能够上品往生,翻译过来就是这意思。但现在大家有多少人干事,愿意站在人家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没有?或者说开始是这么想的,要站在人家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是一旦遇到困难,遇到了障碍,遇到了我为他着想而他不为我着想的时候,有多少人还愿意继续做这个事?就像两口子吵架,其实说得最多的是什么呢?我干了什么什么什么,为什么你这样对我?所以其实这里边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哪?一上来我们就说,大家修行要转变的是思维。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先要有一个很清晰的时空观。从人的成长来说,就是婴儿、少年和青年,现在你自己选择,你愿意做哪种?
有些人嘴上说愿意做青年,实际行动选择做的是一个婴儿。这个选择是真正的选择,而不是嘴上说的。我们看有多少义工,实际上选择做婴儿,认为这个道场有佛菩萨管我,有整个道场的护持,十方供养,我可以不像在外面迎风冒雨,也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不想起来就不起来,不想干活就不干活。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么多人,你们要对我慈悲。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人就是这样,我们看到很多例子。在这个意义上讲,你跟他讲时空观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呢?他嘴上说选择青年,实际上自己干的全都是婴儿的事情,那谁也没有办法。
这样修有没有好处呢?那也有好处,为什么呢?干婴幼儿的事情,在佛法里讲,也是在积他的善。不过要想做遇大凡夫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转折点,这就是我们这个时空的特点,大家遇到的很多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很多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学的这套东西,不管是传家宝代表的内系统,还是云思维代表的外系统,最终要帮助我们在未来的世界里去引领——青年也不是白干的,也不是说自己没有一个一技之长,就能在社会上去混的。就算去混,结果也一定是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
四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特别想跟大家说的是,最开始我们犯了一个小错误。什么小错误?在系统里讲这个事的时候,把内和外分得太开了。这一年多,包括善知识给大家开示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内和外的分别?实际上,要解决我们人的空海系统问题,就得既有传家宝系统,还有云思维系统,两个都必须要有,才能解决大家的问题。换句话说,只有把这两个都结合起来,你想做遇大凡夫,你想上品往生,才能实现。不然的话,你连自己现实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说什么上品往生哩。
过去我们一说起来,谁谁在道场干,修行、搞六部曲,就是内系统的事;谁谁搞云思维,在外面做生意,接引众生,这就是外系统的事情。好像外系统的事,内系统可以不管;内系统的人怎么做,外系统的没有意义去搭那个边——这就人为的切了一刀,把什么切开了呢?把我们自身给割裂了,把我们内在和外在给割裂了,把我们的成长给割裂了。好像青年和少年“咔嚓”一刀切开了,要么就是青年,要么就是少年。实际上不是这样,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持续的成长的过程。
最开始我们由内系统进来的也行,进来以后慢慢慢慢的巩固了之后,要学云思维的东西。如果是从云思维进来的,同样希望通过梳理,通过各种各样的结缘,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融合之后,也能去学一些我们内系统的东西。以前我有一个比喻,跟大家也说了,我们慈光的坛城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是莲花,上面是摩尼宝珠。这两部分的组合,就相当于传家宝系列和云思维。下边的莲花就是传家宝,就是我们原先所谓内系统;上面的摩尼宝珠大家注意,就是云思维。谁把这二者割裂,就意味着他得到的力量是不完整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一起被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