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探秘 | 龙泉寺普济和尚宝塔
五台山龙泉寺,民国十一年(1923)至二十四年(1935)期间,由普济和尚主持重建。现为五台山保存石雕艺术最好的一座寺庙。它不仅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汉白玉石牌坊,而且还有座汉白玉普济和尚灵塔,造形别致,雕刻精细,大方美观,是龙泉寺另一处有特色的建筑。
普济和尚,五台山的著名高僧,俗名李得胜,生于1850年,卒于1912年,直隶(河北省)宁晋县庞庄村人。清同治年间从军,屡立战功,被敕封为蓝翎守备。因不忍见血肉横飞,生灵涂炭,他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以回家赡养双亲为名,离开军营。回到故乡。父母去世后,他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至五台山遁入空门,皈依圣福和尚,法名教化,号普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到北京受县足戒,之后,又返回五台山。在往后十几年的岁月中,他为化缘修建寺院,足迹遍及蒙、鲁、晋、豫及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等地,“补旧增新,广筑舍宇”,37年的僧侣生涯中,化缘修缮了龙泉寺、南山寺、古佛寺、金阁寺、普济寺等大小寺院18座,功德昭著,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世人津津乐道,广为流传。他的德行深受世人的赞叹和敬仰,至今在社会和信众中影响深远。加之,他又曾被清廷敕封官吏,故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被诏入京,慈禧太后在普济寺接见了他,并为其亲书“真如自在”四字,以示嘉奖。“真如”意为佛的本来面貌;“自在”,意即人在消除烦恼、彻底了悟之后的仪态。合起来为:这就是佛的本来面貌和仪态。民国元年(1912) 六月望日, 普济禅师圆寂。民国九年(1920) ,他的弟子于龙泉寺为其建造灵塔, 以资纪念。
灵塔塔为纯汉白玉建筑,坐落在一个石砌方台上,方台一点五米高,六点四米见方,方以四个侧面雕上卷莲瓣,上、下卷莲瓣中间的内槽雕坐小像一百一十尊,方台的四个侧角雕四尊四力士肩扛大塔,方台上四边围以石栏杆。墓塔底坐为八角,每角又雕有大力士。
须弥座和方台上雕刻这各式各样的佛教装饰物,形态逼真,雕工精神。
须弥座八角各有托塔力士一尊
塔座设双层八角束腰须弥座,第二层须弥座上、中、下三层雕有各种吉祥图案与蟠龙,转角倚柱又雕有金刚力士,共八位。束腰部分雕刻有佛教故事图案。
另外最引人注意的是塔身中央四个火焰形佛龛中四位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普济和尚圆寂后,弟子们认为师父是弥勒佛转世,便在塔身四面雕刻了弥勒佛形象,形态各异,分别表示少青中老四个年龄阶段。
塔圆腹之上,雕八角楼檐状,如大伞盖似的罩塔腹和基座,与方台上的石雕栏杆相照应。
再上为细高的塔尖,顶覆圆盘。圆盘上原安铜顶,现已不存在了。
塔脖子上雕刻双重仰莲瓣,承托斗栱、檐椽、飞椽等仿木构的八角塔檐,塔檐下挑檐桁、普拍枋、阑额均相交出头,每个翼角的仔角梁与老角梁各挂一个铜风铎,子角梁前端安有兽头,塔檐略呈弧形。塔檐正面置竖匾,上书“普济寳塔”。塔尖部分雕刻仰覆莲瓣,其上有十三层相轮,相轮十三重,也就是所谓的“十三天”。再上置馏金铜宝瓶刹顶,两旁并饰以镏金垂耳,在建筑中俗称汾阳笠或范阳笠形(刹顶原还有宝盖一个与挂耳一对,毁坏后未复原,至今还可以看到垂耳上面的洞即是当年挂耳的位置),这种形式在藏式喇嘛塔中较为常见。
整座塔突出三个特点:1. 藏汉风格融合;2. 塔式建筑里的最高级别;3. 雕刻细腻繁复。首先,由塔可以看出,台基与塔座采用须弥座形式,栏杆和塔檐为典型的汉式结构,而覆钵式塔身以及十三层相轮组成的塔尖体现了藏式塔的特点。其次,墓塔融合了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几个建筑特点:风磨铜(后贴金箔)宝瓶刹顶、汉白玉塔身、玉石勾栏须弥座台基、双层八角须弥塔座、台基上的“四大力士”、塔座上的“八大金刚力士”和十三层相轮的塔尖。最后,整座塔虽然无石不刻、无处不雕,但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累赘花哨,反而觉得异常精美。总而言之,整个塔造型别致,气势雄伟,是五台山雕刻最为精致的石雕墓塔。
图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