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弟子,就要具足机法两种深信(音频+视频)
善导大师对“信乐”就解释为机法两种深信,作为“信乐”的结论。
这一段文,我们先念一下: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个在《圣教集》的647页。我们以后引文都会引用《圣教集》,因为《圣教集》比较全面,三经、祖释都在当中。这两种“决定深信”非常好,大家可以把它背诵起来,经常思维。
所谓信心,不管是圣道门净土门,都会强调、都会说明的,但是净土门的信心和圣道门的信心入手点却不一样。这两种决定深信,第一关,“一者决定深信”就是一个关口,就看你能不能过去。善导大师真是弥陀化身,他怎么这么了解我们呢?他怎么说到我们心坎上了?
他这种表述方法,可以讲在佛门——在通途佛教当中来讲是很奇特的,没有这么说的;也是很奇妙的,没有这么妙的;也是很现实的,没有谈的那么高谈阔论,谈到山高水远的。不讲那么许多玄谈妙论,都是很平实、很平常,同时它有非常大的力量,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一句话就置你死,第二句话就救你活。第一句话不是说置你死,是说你就是死人,你就是这样子的。那第二句就把你给救活了,这就是起死回生。
所谓“柳暗花明疑无路”,看第一句话,“哎呀!我这么卑劣啊!这还有办法了吗?无有出离之缘,不是没有路了吗?”然后到第二种深信怎么样?马上转过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哎呀!又一村,极乐村来了,这真好,定得往生了。
这两种深信就是所谓的机理双契。圣道法门一般讲契理契机,我今天早上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我也改写了两句——契机契理。因为第一个,“机深信”,首先是契机,然后根据这样的根机要找到适合他的教法——契理。
那么圣道法门不是,它先讲契理,空性、具有佛性啊!然后契理的教法再去找那个根机,那就很难找了,能找几个能证悟空性的?它先讲契理,然后用这个理再找那个机。
净土法门救度先看机,你什么人?来了,这个机,好,你是罪恶生死凡夫,然后找适合你的法门,那就是弥陀救度的法门。
所以,都是机理双契,但是入手点不一样。
我们净土法门善导大师先就抓住我们的根机,小辫子抓得很准,就是这样子的,底下我们会详细解释的。这出自于善导大师《观经疏 • 散善义》当中。
一个信心,圆具舍自与归他。
这里讲的两种深信,先说明一下,它是一个信心,圆满具足舍自与归他,就是说一个信心从两方面来说明,并不是信心有两种。他虽然说两种,机法两种深信,其实就像个钱币正面反面一样。比如钱币,正面说“你死定了”,一看完了,反过来“我救活你”,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六字名号的钢币。
信机即“舍自”,信法即“归他”。
一个信心之中圆具舍自与归他,此是净土门他力之信相。
所谓信机呢,信我们没有力量,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这样就是“舍自”。信法就是“归他”,归阿弥陀佛救度。阿弥陀佛摄受众生、救度我们,我们无疑无虑,乘彼愿力。
你舍自才能归他,你归他自然舍自。就像我们离开此处才能前往彼处,前往彼处就自然离开了此处,所以离和前往,它是同时的,我们舍自和归他这是同时的。
所以有机深信和法深信必然同时存在的,不可能说我有机深信但没有法深信,也不能说那个人有法深信但是没有机深信,那都不会单面存在的。
这个是净土门他力之信相。
圣道门高谈生佛一如,而欲自力取证,但难如登天。
圣道门它不这么说,它高谈生佛一如,就是众生跟佛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的佛性都是平等的、一同的、没有差别的,佛性在佛不增,在凡不减。
圣道门的修行人,都想靠自己的力量证悟佛性,但这个难如登天。
为什么呢?
因为“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所以起心动念,“起心即错,动念即乖”。我们的心都是执著的,一定要有一个抓落点,这样有执著的心和那个没有执著的佛性,是完全不能相应的。
所以下面,上人举了个例子,就是梁武帝的例子。
梁武帝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汉传佛教大家吃素,主要就是梁武帝推广的。所以他的功德大不大?那确实很大,我们吃素都帮他吃的,他推广的。他称“菩萨皇帝”呀,三次舍身到寺院作“佛奴”,建了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度了很多人出家。
那么,达摩大师来了,他就很高兴,就问达摩大师:“朕造寺度生无数,对佛法如何恭敬,请问大师,我有多少功德啊?”他很想大师肯定会表扬他“你功德无量”。
结果达摩祖师也不懂人情,也不知道这是皇上,得表扬两句。
他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就冰凉了。但是这个是对梁武帝最好的供养,因为是要梁武帝证入空性,不要有分别念、不要执著这些。你执著这些的话,“是福德有福德相,故名福德多”,“是福德若无福德相,不说福德多”。
这是福德,没有功德,就是说有相。
那么我们能够做到梁武帝这样吗?做到梁武帝这样,在达摩祖师看了,“嗯,并无功德”。所以这个修行要真的修行功德,要生佛一如,这是难如登天的,不容易的。
成为一个皇上要多大的福报啊!而且有这样的修行、这样能放下身段——皇上三次到寺院里舍身为奴,这样对出家人很恭敬!当然梁武帝跟我们净土宗的昙鸾大师也有一宗缘分,昙鸾大师大概跟他念了阿弥陀佛了,不过那个时候昙鸾大师还没有接触到《往生论》,可能估计也没怎么念,所以梁武帝的福报还是不如我们。
净土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则易如反掌。
所以机法两种深信大家要懂得,所谓的“机”,就是指众生、就是指我们。所谓的“法”,就是指弥陀救度,要这两者同时信顺。那么净土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则易如反掌。易如反掌有的人还翻不过来,为什么?中风了、偏瘫,翻不过来。
这个净土法门他不相信,怀疑。怀疑了,他神经就不到,中风了。有的人你怎么教他信顺弥陀救度,他都转不过来,易如反掌都转不过来,阿弥陀佛!所以我们能够信受弥陀救度何其幸运,不信受弥陀救度何其悲惨,希望大家都能信受弥陀救度。
净土法门完全不一样,净土法门晓得众生虽有佛性,不是我们不知道,知道的,但在这方面谈得不多,为什么?讲空话没什么意义。晓得是晓得,但知道靠自己的力量证悟不到,所以完全依靠弥陀的救度,易如反掌,“万修万人去”。
若无机深信,则无法深信;若无机法深信,则非真实信心,也非真佛弟子。
这也是法语。
如果没有机法深信,这能叫真实信心吗?这就不是了。没有真实信心不能叫真佛弟子,那是假佛弟子。“我是佛弟子”,是的,前面还有一个,“不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这四个字也是出在《观经疏》“三心释”那个地方,“是名真佛弟子”,那就是具足信心的。
我们愿不愿意做真佛弟子啊?愿意做真佛弟子就要具足机法两种深信。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舍自力),佛遣行者即行(行念佛),佛遣去处即去(生西方)。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佛怎么说就怎么相信,佛说我要救你,好,我让佛救;佛说欲生我国,那我愿生彼国;佛说你要相信自己没有力量,是个造罪造业的众生,现在我来救度你,“好”。
那么,具足两种深信就随顺佛教、随顺佛意,随顺佛愿,这个就是真佛弟子。佛怎么说,我们还在怀疑,这个就不好了,就不能称为真佛弟子。
净土宗是救度的法门,能救者弥陀,所救者众生。
这个救度的法门就体现在机法两种深信当中,机深信就显示说这是要救度的众生——“机”,相信我们是需要救度的人。法深信就是说这是弥陀,来救度我们的救主。机法深信最后的结论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大师说: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往期精选
某法师 :念佛最平常,念佛最高深
某法师:和大众同步,拥有团体的力量
某法师:人生需要佛照顾
双缘安养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双缘安养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双缘安养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双缘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