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 思归 | 故乡风月有谁争?


故乡风月有谁争

故乡风月有谁争

自是不归归便得

客路溪山任彼恋

应当发愿愿往生

思归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譬如有人”,这个“有人”就是指佛和众生,这两个人就像亲友。“一专为忆”,有一个亲友专门忆念另外一个人,但另外一个人专门忘记。这个“一专为忆”,是说佛专门忆念众生。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在忆念我们,没有一刻的间断。但是我们这些众生专忘:我们却没有去念佛,没有念这个亲友。我们念念都是五欲六尘,念念都违背了这个本觉,去驰向于起惑造业,不具有信、愿、行。这就是“专忘”。

明月夜

这个“专忘”是我们凡夫众生很多人的情况。他没有信心,你说有一尊佛在关心我们,他会很茫然:“谁会关心我呀?哪里有佛呀?佛在什么地方啊?”他不信。他连信心都没有,怎么去转而忆念那个亲友呢?这就是众生迷惑颠倒,整个的就被贪、瞋、痴、慢、疑的烦恼所控制,然后身口意三业都是造作着种种的恶业。

尤其到了五浊恶世末法的时候,众生迷惑的程度到了他的价值观念非常颠倒。他认为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当中:“我就要不择手段获得财富,获得权力,这是我成功的标准。还有什么其它的东西啊?”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连儒家的文化都不看在眼里,你让他去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仁、义、礼、智、信,他都觉得这个太吃亏了。连人天的善因善果他都不去修,怎么可能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要把这个轮回生死的问题解决,要把自性本具的佛性显发出来,这些都太难了。

相忆

这就是这个时代众生相的普遍形态,他真的是忘得一干二净!佛为什么讲我们众生是可怜悯者?他忘得太死了,一点都不了解。所以佛跟众生这样的亲友,“若逢不逢,或见非见”。阿弥陀佛专念我们这些轮回的众生,无时无刻不在我们众生的面前!佛对我们是“若逢”、“或见”。但我们这些众生“专忘”——专门不念佛。专念的都是五欲六尘,都是人我是非,都是恩恩怨怨,天天念这些。所以阿弥陀佛虽然在我们众生面前,但我们见不到——“不逢”、“非见”,感知不到。

明月夜

这是一方单独的忆念,这两人还是分离的。如果双方都在忆念,那情况就出来了:就能感应道交。佛忆念众生,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无论我们多么迷惑、颠倒,佛都在忆念我们,在冥加。所以古德常常讲一句话: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我们烦恼深重,虽然障碍了自己眼睛,见不到佛菩萨,但是佛菩萨圣贤身在这个世间示现种种身份,他具有大悲心,他是不疲不厌的,他不会由于我们迷惑颠倒而抛弃我们。实际上佛的大悲心对于那个罪恶的众生,更要关心,更有加持力。要体会这种诸佛菩萨的大悲心:对这个罪苦众生更为悲悯,更有加持。

明月夜

当忆念佛的时候,他的良知良能才会唤醒,他才开始知道持戒的重要性。让他深信因果,奉持戒律,建立道德的人格,这样他的福德、智慧才会上来。然后才会相信三宝的存在,才会相信阿弥陀佛的存在,才会相信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家园,这个世间苦不堪言。这时候厌离娑婆的心才会激发出来,欣求极乐的善心才会如决江河,沛然莫御;这个时候他才会诚恳的去忆念佛——忆佛、念佛。我们在忘记佛的时候,佛都在忆念我们;等到我们转而一念回光——浪子回头金不换——去念佛的时候,那佛是多么的高兴,多么的欢喜!这两忆就感应道交了。只要一念佛,阿弥陀佛就紧紧地对我们摄受不舍;这个摄受就使得我们的念佛更为恳切,更为深切:这就是“二忆念深”。

明月夜

你不断地念念念,就更有深切感,更有趋向感。你只要念得深切,那么我们就能够当生见到佛,我们下一辈子就跟阿弥陀佛住在一起了。这两个“亲友”相互忆念的感应道交,使得我们这些凡夫好像影子——跟阿弥陀佛形体就如影随形,永不相离了。不再去乖违,不再是两样了。原来我们迷惑颠倒,烦恼障心,我们不了解佛,所以我们舍父逃逸,所以跟我们的大慈悲父乖违,不听话,是一个逆子——叛逆之子。我们的心性虽然有佛性,但全体展示的是烦恼、业识的心,跟佛心是相异的——异生性。那么现在我们跟阿弥陀佛——这两个亲友,忆念极为深切的时候,就是同生性的情况。这种同体的体性我们就获得了,永远不再跟阿弥陀佛是两样的,而是同体的。



庐山东林寺官方公众号

九品寶蓮  在腳跟底

不念彌陀  辜負自己

官方网站:www.donglin.org
东林寺客堂:199 7929 0048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大安法师讲净土

大安法师讲净土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大安法师讲净土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大安法师讲净土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大安法师讲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