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 | 法然上人: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宗道法师 编辑部de故事
佛虽不舍恶人,也不能放纵为恶!来自编辑部de故事
朗读:佛平
可以倚恃弥陀本愿而造恶吗
看第十一个问答:
问:因本愿不嫌恶人,故人好造恶业,如何?
答: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一切佛法无不制恶。然愚痴凡夫,虽欲制恶而未必能制,故劝念佛以灭其罪也。若谓自身难制,佛加罪咎者,甚为谬误也。我身不能止恶故,弥陀慈悲不舍,消灭此罪,前来迎接。所言唯造恶业者,皆非佛法所谈也。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虽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于佛之慈悲也。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
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于父母之前行恶者,父母欢喜乎?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刚才是讲善行,这里是讲恶行。有人就抨击我们,说我们提倡造罪造业往生净土。这是他不了解,他没看过法然上人这个问答,这里不是说得很清楚吗?我们没有提倡造罪造业,只是有的人造罪造业成性,行不出善。那么,这样的人佛救不救?是这个问题。
有的人造罪造业改不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这样的人佛到底救不救?如果佛不救,那佛还是大慈大悲吗?佛教的“大慈大悲”不就成了空谈吗?基督教都救这样的恶人,如果他有信心,也能获救。难道佛教还不如基督教吗?那还怎么讲“大慈大悲”呢?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阿弥陀佛无条件救度,尤其是《观经》下品下生,体现得最明显,五逆十恶的人,佛也前来接引,所以念佛人就可以造恶业,这样对吗?
回答是否定的。其实,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故意的性质,就是说“弥陀本愿不嫌恶人,所以我就故意造恶,这样对不对?”当然不对。
法然上人说“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一切佛法无不制恶”,其实回答到这里就完了,但是后面还有一层一层的补充,说明这样肯定是不对的。
为什么?如果说“佛不舍恶人,所以我就故意地、肆意地造罪造业,放纵为恶”,这样的人本身就非佛弟子。所谓“非佛弟子”,倒不是分析这个人的身份,而是说这样的人对佛没有真信,如果这样想,就不是一个深信佛法的佛弟子的内心状况,法然上人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换句话说,有的人心里这样想,甚至口中也这样表达,“反正我怎么都能往生,所以我就天天吃喝嫖赌”,本来好好的,有了弥陀救度反而造罪造业,那就可以判定他本来就不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也就是说,他本身就不相信弥陀救度,只是为自己的放纵找了一个理由而已。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有理则。什么叫“理则”?就是任何事都有一个正常的道理。比如我们饿了,自然去找食物吃,这是正常的理则。如果不找食物吃,而是吃石块,“我好饿,赶紧给我搬石块来”,这就不符合正常的理则,按正常来讲,这样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念佛往生这件事的理则也是这样的,如果他相信阿弥陀佛是无条件救度,他是真信,也真愿意往生,那他就不可能放纵为恶。如果他放纵为恶,就说明他当初并不相信这件事,因为不符合这件事的理则。但是,这里面比较复杂,因为人心是非常隐曲的,有很多弯,所以,一方面容易欺骗自己,另一方面别人也看不出来,还造成恶劣的影响。
所以,法然上人下面这句话非常好,“一切佛法无不制恶”。净土法门是不是佛法?当然是佛法。只要是佛法,就少不了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一般的宗教只有前两句,佛教是这三句。其实,所有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很多世间人就是这么看佛教的,说“佛教不就是劝人向善嘛!”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除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要“自净其意”,所以说“一切佛法无不制恶”。况且,向善之心本身就是佛性,佛心无非就是善的积聚。你很善,但是他比你更善,还有比他更善的,善到极致就是佛,佛性完全彰显出来,就是善到极致,就是善的尽头。
“然愚痴凡夫,虽欲制恶而未必能制,故劝念佛以灭其罪也”,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安慰,我们就凭这句话活着。
“然愚痴凡夫,虽欲制恶而未必能制”,我们都是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想制恶就能制恶,那我们应该孤峰直上,去学圣道门。就因为我们“虽欲制恶而未必能制”,我们也想为善,也想一点恶都不作,也想没有任何习气,但是做不到。我们就是这样的,佛有没有办法救这种状态的我们?有,就是净土法门。如果没有,我们就哭吧,无路可走。
所以,大家要注意,“好造恶业者”和“虽欲制恶而未必能制”,从表相上看起来差不多,一个是故意造恶,一个是想止恶行善,但习气实在太大,制止不住,还是做了恶事。可能他们做的恶事都一样,但性质不一样;性质不一样,结局就不一样。做的事看起来一样,但用心完全是相反的,这一点很重要。
在世间打官司,分析案情,比如同样都是伤害人,或者杀人,但是有一个作案动机的问题,如果作案动机不同,判的结果就不一样。我们念佛人也一样,虽然我们也在造恶,但是动机不一样,我们的心是向善的方向。而“好造恶业者”,他的心是往恶的方向,是放纵自心。
所以,善导大师在《般舟赞》的结尾说了八个字,“常怀惭愧,仰谢佛恩”。为什么要“常怀惭愧”?因为我们做了太多恶事,我们的习气太重了,一直到往生,一点也没有消减,一直在造恶。但是,佛居然不舍弃我们,所以我们要惭愧,太惭愧了,要“常怀惭愧,仰谢佛恩”,要感谢佛。
“若谓自身难制,佛加罪咎者,甚为谬误也”,很多人有这种观点,说“我不信佛还好,我都已经皈依了,还有各种习气、各种烦恼,佛会不会因为我知法犯法,对我罪加一等啊?”很多人就因为这个原因不敢皈依,“我还不能吃素,还总想吃鱼,我皈依之后,是不是就罪加一等了?”很多人有这个想法。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身不能止恶故,弥陀慈悲不舍,消灭此罪,前来迎接”,说实在的,就因为我们有罪,所以佛才来接引。如果我们一点罪业、无明都没有,佛就不用来了,我们就可以直接去了。
“所言唯造恶业者,皆非佛法所谈也。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虽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这是告诉我们,不要有放纵、好恶的想法。打个比方,比如父母有好几个孩子,有的孩子比较听话,看得出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行善,但是也不免为恶;有的孩子故意为恶,父母就会打他,但也是怀着慈悲心打他,教训他,是为他好。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于佛之慈悲也”,其实,这样的人对佛没有真实心,他对佛有疑,没有把佛的救度当成真实的存在,只是找了一个理由。那么,这样的人就从佛的慈悲救度中漏掉了。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如果我们真的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反而会激发我们为善的心。据我所知,很多人就是因为闻到这个法门才出家的。学这个法门之前还没想出家,出家也是一种善,是大善,闻到了这个法门,才激发了他出家的心、为善的心。
因为本质而言,爱心才能引发爱心。这就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能引发我们爱心的,一定是更大的爱心,这就是阿弥陀佛的爱心。
佛以爱心来感染我们,我们就会受到感染,“我这样一个造罪造业的人,佛居然不舍弃,还这么爱我,救度我。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我也应该爱别人,我何必要跟他计较呢?”这是很自然的,心量就会打开。因为体会佛心而行的善,才是真实的善、没有条件的善。
而不是圣道门那种,或者要门那种,他行善多少有点积累资粮的心,在积功累德,想往上走,作为一种资粮交换,“我做这件善事对我将来有好处”。
体会佛心而行的善很纯粹,是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油然而生的,觉得对方值得怜悯,情不自禁地想帮助他,这个善才是真实的善。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首先是体会到自己的浊恶不堪,同时又能体会到佛的不舍慈悲救度,这时候就愈发觉得自己可悲、可耻。
“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于父母之前行恶者,父母欢喜乎?”这就跟前面的比喻接上了。
“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佛亦如是”,虽然父母很慈悲,但是我们能因为父母的爱心就肆意为恶吗?不会。我们往往因为体会到父母是真心爱我们,然后才更加体贴,想对父母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