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 法然上人:佛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
宗道法師 編輯部de故事
佛雖不捨惡人,也不能放縱為惡!來自編輯部de故事
朗讀:佛平
可以倚恃弥陀本愿而造恶吗
看第十一個問答:
問:因本願不嫌惡人,故人好造惡業,如何?
答:佛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一切佛法無不制惡。然愚癡凡夫,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故勸念佛以滅其罪也。若謂自身難制,佛加罪咎者,甚為謬誤也。我身不能止惡故,彌陀慈悲不捨,消滅此罪,前來迎接。所言唯造惡業者,皆非佛法所談也。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
聞佛之慈悲廣大而欲造罪者,亦漏於佛之慈悲也。
若知惡人亦不捨之本願,則於佛之知見,愈覺自己之可悲、可恥。
若謂有父母之慈悲而於父母之前行惡者,父母歡喜乎?雖不捨而歎,雖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剛才是講善行,這裡是講惡行。有人就抨擊我們,說我們提倡造罪造業往生淨土。這是他不了解,他沒看過法然上人這個問答,這裡不是說得很清楚嗎?我們沒有提倡造罪造業,只是有的人造罪造業成性,行不出善。那麼,這樣的人佛救不救?是這個問題。
有的人造罪造業改不了,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麼,這樣的人佛到底救不救?如果佛不救,那佛還是大慈大悲嗎?佛教的“大慈大悲”不就成了空談嗎?基督教都救這樣的惡人,如果他有信心,也能獲救。難道佛教還不如基督教嗎?那還怎麼講“大慈大悲”呢?
所以,這個問題就是:阿彌陀佛無條件救度,尤其是《觀經》下品下生,體現得最明顯,五逆十惡的人,佛也前來接引,所以念佛人就可以造惡業,這樣對嗎?
回答是否定的。其實,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故意的性質,就是說“彌陀本願不嫌惡人,所以我就故意造惡,這樣對不對?”當然不對。
法然上人說“佛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一切佛法無不制惡”,其實回答到這裡就完了,但是後面還有一層一層的補充,說明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為什麼?如果說“佛不捨惡人,所以我就故意地、肆意地造罪造業,放縱為惡”,這樣的人本身就非佛弟子。所謂“非佛弟子”,倒不是分析這個人的身份,而是說這樣的人對佛沒有真信,如果這樣想,就不是一個深信佛法的佛弟子的內心狀況,法然上人是想表達這個意思。
換句話說,有的人心裡這樣想,甚至口中也這樣表達,“反正我怎麼都能往生,所以我就天天吃喝嫖賭”,本來好好的,有了彌陀救度反而造罪造業,那就可以判定他本來就不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就是說,他本身就不相信彌陀救度,只是為自己的放縱找了一個理由而已。
我們知道,萬事萬物都有理則。什麼叫“理則”?就是任何事都有一個正常的道理。比如我們餓了,自然去找食物吃,這是正常的理則。如果不找食物吃,而是吃石塊,“我好餓,趕緊給我搬石塊來”,這就不符合正常的理則,按正常來講,這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
念佛往生這件事的理則也是這樣的,如果他相信阿彌陀佛是無條件救度,他是真信,也真願意往生,那他就不可能放縱為惡。如果他放縱為惡,就說明他當初並不相信這件事,因為不符合這件事的理則。但是,這裡面比較複雜,因為人心是非常隱曲的,有很多彎,所以,一方面容易欺騙自己,另一方面別人也看不出來,還造成惡劣的影響。
所以,法然上人下面這句話非常好,“一切佛法無不制惡”。淨土法門是不是佛法?當然是佛法。只要是佛法,就少不了三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一般的宗教只有前兩句,佛教是這三句。其實,所有宗教都是勸人向善的,很多世間人就是這麼看佛教的,說“佛教不就是勸人向善嘛!”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除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還要“自淨其意”,所以說“一切佛法無不制惡”。況且,向善之心本身就是佛性,佛心無非就是善的積聚。你很善,但是他比你更善,還有比他更善的,善到極致就是佛,佛性完全彰顯出來,就是善到極致,就是善的盡頭。
“然愚癡凡夫,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故勸念佛以滅其罪也”,這句話給我們很大的安慰,我們就憑這句話活著。
“然愚癡凡夫,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我們都是這樣的人。如果我們想制惡就能製惡,那我們應該孤峰直上,去學聖道門。就因為我們“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我們也想為善,也想一點惡都不作,也想沒有任何習氣,但是做不到。我們就是這樣的,佛有沒有辦法救這種狀態的我們?有,就是淨土法門。如果沒有,我們就哭吧,無路可走。
所以,大家要注意,“好造惡業者”和“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從表相上看起來差不多,一個是故意造惡,一個是想止惡行善,但習氣實在太大,制止不住,還是做了惡事。可能他們做的惡事都一樣,但性質不一樣;性質不一樣,結局就不一樣。做的事看起來一樣,但用心完全是相反的,這一點很重要。
在世間打官司,分析案情,比如同樣都是傷害人,或者殺人,但是有一個作案動機的問題,如果作案動機不同,判的結果就不一樣。我們念佛人也一樣,雖然我們也在造惡,但是動機不一樣,我們的心是向善的方向。而“好造惡業者”,他的心是往惡的方向,是放縱自心。
所以,善導大師在《般舟贊》的結尾說了八個字,“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為什麼要“常懷慚愧”?因為我們做了太多惡事,我們的習氣太重了,一直到往生,一點也沒有消減,一直在造惡。但是,佛居然不捨棄我們,所以我們要慚愧,太慚愧了,要“常懷慚愧,仰謝佛恩”,要感謝佛。
“若謂自身難制,佛加罪咎者,甚為謬誤也”,很多人有這種觀點,說“我不信佛還好,我都已經皈依了,還有各種習氣、各種煩惱,佛會不會因為我知法犯法,對我罪加一等啊?”很多人就因為這個原因不敢皈依,“我還不能吃素,還總想吃魚,我皈依之後,是不是就罪加一等了?”很多人有這個想法。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身不能止惡故,彌陀慈悲不捨,消滅此罪,前來迎接”,說實在的,就因為我們有罪,所以佛才來接引。如果我們一點罪業、無明都沒有,佛就不用來了,我們就可以直接去了。
“所言唯造惡業者,皆非佛法所談也。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這是告訴我們,不要有放縱、好惡的想法。打個比方,比如父母有好幾個孩子,有的孩子比較聽話,看得出他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行善,但是也不免為惡;有的孩子故意為惡,父母就會打他,但也是懷著慈悲心打他,教訓他,是為他好。
“聞佛之慈悲廣大而欲造罪者,亦漏於佛之慈悲也”,其實,這樣的人對佛沒有真實心,他對佛有疑,沒有把佛的救度當成真實的存在,只是找了一個理由。那麼,這樣的人就從佛的慈悲救度中漏掉了。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如果我們真的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反而會激發我們為善的心。據我所知,很多人就是因為聞到這個法門才出家的。學這個法門之前還沒想出家,出家也是一種善,是大善,聞到了這個法門,才激發了他出家的心、為善的心。
因為本質而言,愛心才能引發愛心。這就是同氣相求、同聲相應。能引發我們愛心的,一定是更大的愛心,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愛心。
佛以愛心來感染我們,我們就會受到感染,“我這樣一個造罪造業的人,佛居然不捨棄,還這麼愛我,救度我。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我也應該愛別人,我何必要跟他計較呢?”這是很自然的,心量就會打開。因為體會佛心而行的善,才是真實的善、沒有條件的善。
而不是聖道門那種,或者要門那種,他行善多少有點積累資糧的心,在積功累德,想往上走,作為一種資糧交換,“我做這件善事對我將來有好處”。
體會佛心而行的善很純粹,是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油然而生的,覺得對方值得憐憫,情不自禁地想幫助他,這個善才是真實的善。
“若知惡人亦不捨之本願,則於佛之知見,愈覺自己之可悲、可恥”,首先是體會到自己的濁惡不堪,同時又能體會到佛的不捨慈悲救度,這時候就愈發覺得自己可悲、可恥。
“若謂有父母之慈悲而於父母之前行惡者,父母歡喜乎?”這就跟前面的比喻接上了。
“雖不捨而歎,雖哀愍而憎,佛亦如是”,雖然父母很慈悲,但是我們能因為父母的愛心就肆意為惡嗎?不會。我們往往因為體會到父母是真心愛我們,然後才更加體貼,想對父母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