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
我总以为18岁后是19岁,
19岁之后是18岁,
20岁永远不会到来。
——村上春树
喜欢是什么?
【编者按】
一句不喜欢,可以甩掉所有的不努力、不作为、不坚持。
喜欢是什么?它代表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短暂情绪,无论是你喜欢的工作,还是喜欢的人,长久相处的时候,都会发现里面包含着诸多不喜欢之处。
主持人窦文涛说过一件事。在《锵锵三人行》火爆之后,台里决定给他一档时事节目,叫《文涛拍案》。
与《锵锵三人行》的风格不同,《文涛拍案》讲大案要案,内容黄暴、不设嘉宾。这个节目,窦文涛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然而这件不喜欢的事,他做了8年。
窦文涛后来在《圆桌派》上回忆这段时光,说因为不喜欢,总担心做不好,常常一期节目反复录四五次。
“有一天录完节目下班,已经是清晨6点,深圳暴雨如注,那一刻我心里只有四个字:生无可恋。”窦文涛说。
你瞧,再光鲜的人、再顺利的人生、再喜欢的事,也会有那么一些时刻,心生厌倦,甚至生无可恋。
喜欢,是孩子的脸、六月的天。
人生漫长,诸多无奈,我们终究不可能以喜欢抵达成功,更不可能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担心失去的状态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如何证明执着就是痛苦的根源呢?
比如,假如自己非常喜欢一块手表,就会经常担心失去它,如果有一天这块表真的丢了,我们会感到巨大的痛苦。
如果对这块手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则不会有什么痛苦了。
再比如,假使一个人非常执着另外一个人,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让执着者时而欢喜时而忧愁。
其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处在担心、害怕丢失、在乎、痛苦的状态下。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对方,就会痛不欲生。
假如一开始根本无所谓,或中途与对方变成了普通关系,就不会带来后面的痛苦。
虽然执着的对象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变化,仅仅因为执着的存在与否、程度大小,便导致了相应的苦乐与平庸感受。
因此,痛苦快乐的根源,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就是执着。
世间所有的痛苦,来自于
佛经上说,因为阿罗汉已经断除了贪嗔痴,没有取舍执着,所以无论给他身体的左边用檀香水沐浴,同时用刀去砍他身体的右边,他都一视同仁,精神上没有分别。
本来阿罗汉的身体和普通人的身体一样,也是由血、肉、骨骼、神经等等组成,不是金刚,也不是磐石,更没有虹光身,但却不会像我们一样有贪执、有痛苦,喜欢檀香水沐浴,不喜欢被刀砍。
因为我们还没有放下,还有贪、嗔、痴,就会有相应的喜乐与厌憎。
可见,世间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无明执着。
欲望是轮回的根源
世间众生的欲望,总是在无限膨胀,但欲望越多,痛苦就越大。若在欲望上面,再加上愚昧,就导致了我们今天所有的痛苦。
飞蛾为什么挡都挡不住,一定要去扑火?
第一是因为对火光的贪欲;第二是因为愚昧,不知道投火的结果是自焚。如果飞蛾在扑火之前,知道结局的残忍性,或消灭了对火光的贪欲,它就不会自取灭亡。
佛经,尤其是中观、《俱舍论》等论典中都讲过,无明是轮回的根源。
因明认为,欲望是轮回的根源。实际上,无论无明还是贪欲,都是轮回的根源。
愚昧,产生贪欲
为什么树木花草不会轮回,因为它们没有贪欲、没有无明。因为愚昧,就产生了贪欲。
因为不懂得事情的真相,所以对事物产生了贪欲。所有的痛苦,都是这两个原因导致的。
也可以说,欲望就是轮回的根源,因为有欲望,肯定就有愚昧。如果想要即生成佛,必须断除愚昧与贪欲;如果能断除愚昧与贪欲,就不会流转轮回。
文字:来自《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