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 往生邊地不是佛給的,是疑惑心形成的
釋智隨 念佛的生活
往生邊地不是佛給的,是疑惑心形成的來自念佛的生活
讀誦|佛宏
佛門有部著作叫《淨土聖賢錄》,專門記載古代往生的案例。其中記載宋朝以後的往生事例當中,很多都有三輩、九品、邊地、報土,甚至還有金台、銀台來接的概念。
在早期的“往生傳”裡面,是沒有這些概念的。善導大師於公元613年出生,公元681年往生,從他往生到唐代結束,這中間有200多年的歷史,這段時期內有關往生的傳記,很少提到“邊地、疑城、上品上生、中品中生”這類概念。而到宋朝以後,這些往生的傳記裡面幾乎都有一個“上品上生”,或者是“邊地往生”了。還有些人甚至講,阿彌陀佛夢中示現,或者告訴某某人會往生到哪裡去,這個人臨走的時候看到來的是一個銀台,還不願意去,一定要阿彌陀佛給一個金台,才願意往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與當時流傳的淨土法義的思想觀點有關。宋朝以後的淨土思想裡面都有一種觀點,認為往生有品位差別,往生有高低,金台最高,上品上生。所以很多人都求上品上生,包括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求上品上生,而不甘心於下品下生。
因為有很多人持有這種觀點,就會顯示這樣的景象、境界出來。我們在認知上就想要上品上生,看到蓮花來了,是個銀台的,就不願意去了。這不是佛沒有滿我們的心願,而是我們的觀念在起作用。就像我們看見有車子來接了,怎麼開個破車來接我呢?不願意上車,必須給我開個好車來才願意走,那是因為我們在分別這個車的好壞。如果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要到終點,相信車能夠把我們載到目的地,那車的好壞就並不重要了。
從佛法來講,我們越在乎往生品位的高低,越在乎臨終時佛拿什麼蓮花來接,就越說明我們執著分別的觀念很多、認知就越低,在我們的夢境、思想中,就可能會顯現這樣的觀點。
我們學了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之後,就知道專修念佛的人往生到報土。報土到底是一個什麼土?以前聽到有個師父講,報土就是被阿彌陀佛抱上去的土。很多人既不知道也不理解這個報土到底是什麼概念,只知道有這兩個字,這就需要學習教理了。
到底報土和邊地是什麼差別?是不是一個在中央,一個在邊界?如果這樣來理解,就是很世俗的一個觀點。我們一定要對佛教詞語有準確的認識,意義清晰了之後,再來看善導大師的思想。為什麼一定要判“五乘齊入報土”?而且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說明“報土、報佛”,意義何在?就是要定位,我們往生到底在哪裡?我們的往生就在報土,實際上沒有邊地之說。
在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裡面是沒有邊地的,但是《往生禮讚》裡面,有引用彥琮法師的話:
德少上生難,疑多邊地久。
德少的人往生很難;疑惑多的人,在邊地待的時間很久。這個觀點是從《無量壽經》裡來的,《無量壽經》有句話講:
明信佛智,蓮花化生。
疑惑佛智,邊地胎生。
邊地胎生是因為有疑惑心造成的。有疑惑,心就有障礙。念佛能往生嗎,好像不行吧?心裡就開始打問號了,打的問號越多,心裡的障礙就越多。往生的障礙不是來自於業障,而是來自於疑惑,有疑惑就有隔閡。
我們用世間的比喻來說明。兩個人交往,如果完全相信對方,就沒有隔閡,自己的私心,包括個人隱私,什麼都可以講。如果兩個人有隔閡呢?話不投機半句多,一句都不想講。疑惑越多,哪怕天天住在一起,兩個人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心裡有隔閡,障礙就非常大。我們跟西方淨土、跟阿彌陀的隔閡在哪裡?就是懷疑、疑惑。如果半信半疑,心裡有疑惑但還不會障礙念佛、還不會障礙求往生,那死後就往生到邊地去了。
這個邊地不是佛給我們的,是我們的疑惑心形成的。疑惑心一旦消失,這個邊地也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
阿彌陀佛第十九願跟第十八願的關係,其實也有點類似。第十八願講念佛決定往生,為什麼念佛是往生的正定業?善導大師判教,從其他法門到淨土法門,從要門到弘願,從助業到正定業,其實是有三個級別的,到最後正定業,才算把淨土法門判完了。前面的祖師就沒有判到正定業這一步來,像龍樹菩薩就只是籠統講了難行道、易行道,易行道就是指念佛往生。
念佛往生當然是有經典依據的,但是經典也講三福能往生、觀想能往生,那念佛與其他行業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其他祖師就沒有交代了。善導大師判念佛是正定業,是順佛本願來往生,是決定往生,是直入報土的。念佛的意義、獨特性在這裡就顯現出來了。其他的行業如果往生,就是邊地疑城,而且往生挺難。這就跟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有一個次第關係了。
來源| 《十八願善導釋》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