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放生,朋友也要跟我一起去,一切都挺好的。可是过几天她告诉我,她老公说:你们放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
她老公说:你能把市场里的鱼全放了么!
这位老公的逻辑,是一种道德绑架。
如果这种逻辑成立,
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应该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因为如果你做了,就要做全部,否则就不能做。
比如:
你为什么要让座给老人?你有本事让全天下的老人出门都有座吗?
你为什么要拾金不昧,把钱还给人家?你有本事捡到所有人掉的钱,然后把所有钱都还给失主吗?
进而:
你为什么要赚钱?你能赚尽天下所有的钱吗?
你为什么要活着?你能与天同寿吗?
……
这种想法是偏激的。
纵然,我们当下的能力只能做一点点善事,但是不以善小而不为,这个古人都说过的。
纵然,我们就是为了解自己身上的几分泥气,那也比一身污泥,却从来都不知道要去洗一洗的人强。
做对的事情,纵然很少,很小,也是值得的。
做错的事情,纵然很少,很小,也是要断除的。
更何况,放生是非常好的善行,但凡有机会,都应该尽力去做,能做多少是多少。
永远不嫌多,永远也不嫌少。
放生是非常好的善行,而历来,关于放生所获得的功德利益,各种善报回馈的故事案例,也是数不胜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当冬季农闲时节,山民们就会三五成群,带上猎狗,背上猎枪,进山狩猎。前后都有凶猛的猎狗,左右是一上一下两道悬崖,眼看无路可逃了,生死关头,麂子不顾一切,“蹭”地从左边悬崖跳了下去,刚好掉在崖下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这户人家的父亲轻而易举地将这只麂子活捉,他找出一把尖刀,在石头上磨了起来,准备宰杀这从天而降的猎物。受惊的麂子浑身发抖,“咩咩”哀叫,惊恐无助的双眼看着站在院子里的母亲,又看看身边的几个小孩。这时候,年仅8岁的小姑娘,动了恻隐之心,拉住父亲的手哀求说:“爸,它多可怜啊,好像还在流眼泪呢。不吃它吧。”母亲也是菩萨心肠,对孩子的提议马上表示支持:“是呀,麂子跳到咱家院子是想我们保它一命。如果把它杀了,就是我们的罪过了。”母亲又说:“不忙放,图个吉利,我们给它挂个红吧。”说着,进屋找了条小姑娘用过的红头绫子,小心地套在麂子脖上,死死地打了个结。麂子看了看我们一家人,便没命地跑进了山林。那阵子,一连几天,秋雨滂沱,这户人家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几个小姑娘在院子里跳橡皮筋。突然,小妹尖声喊起来:“快来看,我们的麂子回来了。”果然,田埂上有一只麂子,脖子上的红头绫子已经褪色,它朝我家的方向走来,时不时还停下来,定睛瞅瞅这户人家的院子。雨停了,一家大小踩着泥泞往田埂边跑,想去看看这只可爱的麂子。正在这时,突然传来“轰隆隆”天崩地裂般的响声,原来后山垮岩了,大片泥石瞬间掩埋了刚才还是好端端的瓦房。母亲不停地拍着胸脯,说这是麂子报恩,救了我们一家人。麂子真的是来报恩吗?也许是,也许也是巧合,但是一个行善积德的人家,纵然遇到灾难,也常常会逢凶化吉,这个上天都是有安排的。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丰子恺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劝人们护生戒杀。抗日战争之前,在苏州缘缘堂期间,有一次,丰子恺先生从石门湾携带一只鸡,要到杭州云栖放生。但是他对鸡也起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鸡脚的部位捆缚起来,把鸡倒提着,于是撩起自己的长袍把鸡放在里面,外面用手兜着。因为他用手兜着的布长袍里面鼓起了一团东西,看过去这个怪模样很可疑,在长安镇火车站引起了一个便衣侦探的怀疑。便一直追踪着,同车到达杭州,一出站门便衣侦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侯丰子恺,于是彼此说明原委,侦探才知跟错了人。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亲的薰陶。他父亲丰斛泉在一九二零年中了举人,但是因故未去北京赶上最后一科的科举会试,眼看清朝已在风雨飘摇,仕途无望,只好在家设塾授徒,维持生计。邻里亲朋故凡有婚丧之事,都请他撰联题书。他也为人代笔书信,或代书契约等,都从不计较酬金。丰斛泉一次为渔人代笔,知道渔人穷苦,没有接受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