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镜中头
星云法师讲《坛经》
怀让禅师、行思禅师两人
在六祖大师处得法的经过如何?
(中)
当六祖大师快要圆寂的时候,有一位沙弥希迁,眼看着六祖大师即将涅槃,就上前问:“师父!你在世时,我依止你学道,你圆寂以后,我怎么办?”
六祖大师回答说:“寻思去!”
希迁没有听懂六祖大师的意思,就每天打坐参禅,心想六祖大概要叫我自己思索。后来,经一位老首座指示:“你怎么老是在这里打坐呢?”
希迁说:“六祖大师叫我要寻思去。”
“唉呀!寻思是叫你要到青原山,去访问你的师兄行思禅师。”
希迁于是到了江西青原山,参访行恩禅师。行思禅师问道:“你从哪里来?”
希迁很有自信地回答说:“曹溪来。”意思是说,我从曹溪六祖师父那里来。
行思禅师再问:“你得什么来?”既然从师父那里来,你得到什么东西来呢?
希迁回答:“来到曹溪亦未失。”你问我在那里得到什么,佛法也讲得、失吗?我没有到曹溪,我就具有真如自性,我还要到那里得什么呢?我没有到的时候,也没有失去啊!
行思禅师再问:“既然你没有失去什么,你又何必要到曹溪去呢?”
希迁回答:“假如不到曾溪,我怎知道本来就没有失去呢?”
因此,行思禅师也很器重这一位小师弟,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石头希迁禅师,人称石头和尚;“石头路滑”是禅宗很有名的公案。
行思禅师在四十四岁的时候,时年三十七的神会禅师,也曾经参访过他。当神会禅师初见行思禅师的时候,行思禅师就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禅师把身体摇动一下,“哪里都可以来。”
行思禅师说:“你犹滞瓦砾。”意思是说,你还不能完全明白。
神会禅师说:“和尚!世间有一位真的金人,你有没有什么东西给这个真的金人呢?”也就是说,我是一个相当的人物,你有什么法给我?
行思禅师说:“我就是有东西给真的金人,请问你把它放在哪里呢?” 所谓佛法、真如、法身、道,自己当下就有,何必要别人给呢?
所以,行思禅师曾经说过:“迷时迷于悟,悟时悟于迷,无有一法不从心生灭,迷悟总在一心,道无所修。草木皆有佛性,皆是一心,吃饭、睡觉都是佛事,穿衣、走路都是佛事”
正是所谓“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镜中头”。我们在人生的生死海中,等于是花上的露水一样无常。迷和悟就好像镜中的头,迷惑了自己,以为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
其实,假相不是人,我们的真心自性,在我们的真如本性里,你能悟吗?你还迷吗?迷和悟,就只是那么一点分别而已。
禅诗
明·栯堂(僧)
心心心已歇驰求,纸帐卷云眠石楼
生死百年花上露,悟迷一旦镜中头
人言见道方修道,我笑骑牛又觅牛
举足便超千圣去,百川昨夜转西流
“心心心已歇驰求”,这就是讲不动心,一切的妄心都已真正的空去,此心再也不向外面去驰求乱跑。
“纸帐卷云眠石楼”,这要真正有道行的人才做得到,普通人做不到,勉强去做,一定会伤风感冒。过去有许多修行人,住在高山顶上的石洞里,连窗子都没有,云雾随时可以进来,潮湿得很,一层层的云气,又冷又重,绝非都市里的大厦可比。
“生死百年花上露”,这是指生命的短促。活了一百年,算是上寿,但是以整体生命的历程看来,这百年的人生只是分段生死的一节,也只不过像早晨花瓣上的露珠一样,太阳一升起,就蒸发得无影无踪了。
“悟迷一旦镜中头”,这是引自《楞严经》中的典故。在《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说了一个故事:有个人名叫演若达多,一天早上起来照镜子,看到镜子里面有一个头,心想我自己的头到哪里去了?愈想愈不对,看不见自己的头,因此他疯了。等到他有一天再照镜子的时候,想到自己的头原来仍旧在自己身上,他才恍然大悟,不再发疯了。人,只有这样一条自救之路,所以悟与迷的道理就在这种地方。自去迷,也自去悟,说佛在哪里,你本来就是佛,只是你没有找到自己而已。
“人言见道方修道”,一般人都说,求到了法,见到了道,才开始修道。
“我笑骑牛又觅牛”,人本来就在道中,何必再去求道见道,这等于骑在牛背上还要去找这头牛。如果懂得骑牛觅牛是错误的,那么“举足便超千圣去”,一下子就超过了儒、释、道三教的圣人境界,自己自然就是一个平平实实的本来人了。
“百川昨夜转西流”,这是倒过来说的。以前中国人说“天上众星皆拱北,人间无水不流东”,天上的众星都是拱卫着北斗星,这是不错的。至于“人间无水不流东”,是中国人的话,在其他的地区来说,也可能是“人间无水不流西”。而栯堂这句诗,并不是指现实世界的川流而言,只是作诗的一种“比兴”技巧,指修道而言,只要反求诸己,一夜之间即可还我本来。
往期文章阅读:
心里清净,气质也会变化
世人认为有的,佛陀认为是假的
涅槃,是一个人的人格完成
选自《六祖坛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