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生博士讲佛医】佛医之道系列讲座(九)
作者介绍
张海生博士
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整合医学院院长、博士后合作导师,哈佛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塔夫茨大学医学中心等博士后,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学习家传中医、禅修近30年,《闭目养神》,《佛医养生秘诀》、《佛医心法概要》作者。
消除业障 了却疾病
《楞伽经》里有这么一段:“心量不现有,诸地不相至,百变百无受。”说明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心本体空,依妄现量,妄本虚幻,因果现妄,故而心量即是妄想的相续,无有实体可得;诸地指的是心地,是心性见自性原貌的实相,实相即是离相,因此,诸地不以名相而见,而以离相为宗。自性非性,非性性有,随诸性起,无取无证,法生起于空,而空性却是自性之幻,因万法空幻,而假说自性寂灭恒常;诸法性空,本无生灭,生灭名相即是不空如来藏,万法本性即是妙明真心,自性之用,随顺生灭诸法,无染名色尘劳,包藏宇宙,渗透微尘,随顺无明,不立一法,无取一尘,此为百变百无受。因此业力因见而起,见性扰乱而有时空,时空生灭而有行,有行而有业,有业而有思惑,有思惑而有贪爱,因贪爱从而有众生,众生身心,皆是见精之妄动幻影。
1
造业如中箭
《中阿含》(四)[尼干经]佛陀指示尼干子外道:修苦行并不能解脱前世之业。世尊所列的三点理由分别是:第一,尼干不知前世为有我?或为无我?不知前世作恶,或未作恶,现世苦灭,或未尽。第二,尼干依苦行,只为现世作苦而已。因为所谓业,并不能由于勤、苦、行,而转作为业报的。第三,尼干也知道苦行不能转苦报业,而为乐报业,乃至转熟报业而为不熟报业的。另外,经中还列举了尼干子有五可憎恶,而如来乃得五称誉。尼干子外道也就是耆那教所主张的极端苦行,对于解脱前世之前恶业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师子经》谈到过尼干子的种种苦行,他们通过对自己身体的极端痛苦的折磨,期望能消除前世的恶业,而为后世的解脱打下基础,尼干子外道们的主张是:“人所受皆因本作,若其故业因苦行灭,不造新者,则诸业尽;诸业尽已,则得苦尽;得苦尽已,则得苦边”。
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无始以来,都被各种毒箭所中,使我们痛苦不堪,片刻不得安宁。如果我们想把这些毒箭给彻底拔除掉,仅凭自己个人努力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上等医术的良医,来帮助我们拔去毒箭。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忍受手术所带来的巨痛。但是这些痛苦则是暂时的,它会带给我们永恒的康宁。如果我们被毒箭射中,而不寻求良医来医治的话,那么我们就只得永远忍受着痛苦的折磨而无有痊愈之日。
尼干们的苦行,就好像中了毒箭而没有良医,他们只会自己给自己增加痛苦,而对于疾病,却没有丝毫的帮助。这就是佛陀所作譬喻的真实含义,佛陀在作完譬喻之后,就对这些尼干们说:如果你们具备有各种净智,能把宿业分得清楚明了,那么你们才有资格说:我们所受的一切,都是由于宿业的缘故;如果修习苦行,就可以将旧业消除,然后就可以到达痛苦的边际,从此再也不会受到痛苦的折磨。
佛陀的意思是,业分为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如果我们原来具备了一些可以用来享受的快乐之业,现在我们却不愿享受快乐,而是通过苦行,把这些快乐之业变成痛苦的果报,是否可以做得到呢?比如说我们上辈子做了善事,这辈子生到了国王之家作为王子,当王子应该是很快乐的;然而我们现在却不想享受这些快乐,于是拼命去修苦行,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解脱,而是将这些快乐转化为痛苦。这不仅是令人难以思议的,更是任何人都无能为力的事情。
2
业障消除
当幻影中,见证见性之纯明,则见诸业无生,一切业,本质皆是见性的无生纯明。所以觉悟者与一切生灭业境中,清净不动,无生遍满,随顺一切,无染心尘。
佛陀的弟子目健连是神通第一,亦是清净心程度的体现,一切皆是心相,但为什么被外道用石头砸死呢?释迦牟尼佛是圆觉自性的如来,依旧有马麦之报、晚年背疼,还让阿难为他去取牛奶,依旧会生病。佛陀的肉体如同虚空所现云彩一样,依缘所现,缘灭即空,自性无染空色,如虚空般,如如不动,常,乐,我,净;像我们看大海上的海浪翻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众生生死轮回,犹如海浪拍案,泛起的泡沫,瞬间生,瞬间灭,本无自性,众生何故要以泡沫的生灭相,去揣度大海的浩瀚,海浪升起于大海,熄灭于大海,大海却实无生灭,犹如虚空,如如不动,世界,众生,自然,万物,皆是因缘和合,缘起性空,实无自性。众生的自性犹如虚空伴随一切因果,却不被任何因果所束缚,世界万象皆由众生如来本心升起,本心明觉却在万象中,清净无染,无挂无得,世俗所说的是因果的相,而因果却是空幻光影,依心而起,若你认识本心,明心见性,那么你随顺一切生灭,而无有染着,你显现一切色相,而无挂尘劳,那么一切因果,皆是方便说法,度愚迷众生,得出苦海,则所有生灭因果,皆是如来法船,普度灵魂,归向自性彼岸。
人性的慈悲有自我的索取,往往会有我在作善事,我在帮助别人;而智慧的慈悲脱离慈悲相,因为觉悟的智慧可以洞照十方三世,以善解因果为方便。有时候杀害生命,反而是救赎了此人,譬如文殊菩萨为了不让几个外道辱骂佛法而堕落地狱永无出期,先把他们杀了,将他们的灵魂超拔去天道,这就是智慧的慈悲。所以真正的慈悲是无相的,只因没有行使慈悲的人。
唯有无我之心,才能彰显智慧。无我之心没有行使慈悲的动机,一切皆是随顺因果,借助因果,来化解因果,从而从根本上,解脱灵魂的轮回。脚踏实地,让我们的心,接触地气,让心灵敞开,让我们的爱,去融化心中的恐惧,然后,你自然就会看懂佛法了。因为,佛法就在描述我们原始的本来面目,不再自我保护的心,才能够接纳佛法的清纯智慧。
3
《消业却疾法》
佛陀对尼干子们说:“诸位!有五种法,在现世之中存在两种果报。这五种法分别是:信、乐、闻、念、善见观。如果有的人本来说的就是些虚妄之语,那么,这些虚妄之语是否就值得可信、可乐、可闻、可念以及可见善观吗?”佛陀阐述他所认可的苦乐观:如果有比丘,能够舍弃身、口、意三者的不善之业,而修习三善业的话,那么他对于未来的各种苦患,都会自觉自知并没所谓的未来之苦。因为现在我们只修善业,而弃舍恶业,如此一来,痛苦失去了源头,未来哪里还有苦患的踪影呢?那时我们只会享受快乐,而不会再生苦患。如果比丘能够努力修行,断除苦行,斩断贪欲,或者处于苦的因缘中而精进观察修行,由于精进观察修行而得离除诸欲,那么各种苦患就会断除干净。如果一个比丘从不约束自己的行为,致使身口意三业都处于散漫的状态,那么就会生起不善之法,各种善法就会消失;如果比丘能够做到自断其苦,则不善之法就会断灭,此时善法自然也会生起。如果我们的诸业之中只有善法的生起,从此将各种不善法断除干净,那么就不存在什么断苦的问题,因为我们已经无苦可断,达到了“本来无一物”的状态。因此佛陀说:“本所为者,其义已成;若复断苦,是处不然”因为我们各项事情都办得妥当,若此时还讲什么断苦的话,那么根本就是不合理的。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提到如何忏悔、消业却疾法:
“世尊。若有有情造极恶业。谤讟一切诸佛菩萨独觉声闻。及谤正法言无有善。或复破灭诸佛菩萨独觉声闻。及谤形像塔庙经论教法。是应堕阿毗地狱。经无数劫受无间苦。诸佛菩萨独觉声闻。虽具神通亦不能救。世尊。如斯有情。能生悔心清洁澡浴。以香涂身着鲜洁衣。如法佛前至诚忏悔过去今生所造重罪终更不犯。受持斋戒清净其心。七日七夜诫断诸论。于不空罥索观世音菩萨前。每日诵此陀罗尼真言一百八遍者。当知其人先世所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悉灭无余。不堕地狱。惟除五逆现世轻受。云何证知。所谓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七日。疟病热病或患眼耳鼻舌龂牙齿。头背两肩心肚胁肋。腰髀两膝痔痢霍乱。手脚烦疼白癞风疽。疥癣痈肿游肿。疖肿毒肿癀病[病-丙+带]门。疮疱痒瘨厌蛊等病。或为鬼神之所娆乱。或为人民种种讥谤横加骂辱。鞭挞楚楚闭受诸苦恼。遭余恶事或梦不祥。世尊。此人以是轻受。能攘地狱一切剧苦重报之罪。何况净信轻罪有情。受持此陀罗尼真言不成就耶。若有情身心不安。为于种种灾厄怖畏恶梦不祥。日日清洁读诵受持烧香供养者。则得消灭。”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对于五逆十恶大罪清净方法,可以作五想修七法。
推荐阅读
活在当下,一念生花
一首治愈抑郁症的佛乐
念佛人生病怎么办?是念佛还是看医生?
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都来自我们的内心
接纳无常,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得与失
忠明法师:养生养心之良方,即是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