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自己即将死去 【慈诚罗珠堪布】


MINIMAL LIFE


编者按

中国人避讳谈死,因为觉得死亡是一个不好的东西。

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来避免谈论死亡,比如用了很多其他的指代词,包括「去了、走了、没了」。

有一次自驾游路过一个海滩,我在海边发现一个木盒子,家人让我远离它,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是一个骨灰盒。因此可见,家里一般是没有机会谈论死亡的。

但是,死亡又是一件我们躲不开的事情。

大家不愿意提前思考死亡,直面死亡,但是在生活中却不断遭遇死亡,最后只有接受死亡 —— 这并非一个好选择。

春节一个朋友去养老院看奶奶,发现那里的气氛并不好。她在知识星球纪录了这段感受,并且自问:我们该如何老去?

结合春节期间听到的一些事情,我突然想到:我们必须直面死亡,去主动思考死亡,而非远远的躲避死亡,直到不得不面对死亡。

乔布斯第一次被诊断出癌症,医生告诉他这是一种绝症,无药可救。他的生命只剩下三到六个月了。这次被「治愈」之后,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发表著名讲演:关于我人生的三个故事。

他感叹到:

“记住自己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帮助我做出了很多生命中的重大决定。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期望、荣耀、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变得微不足道,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记住自己即将死去”是避免患得患失的最好办法。

MINIMAL

LIFE

给自己一个提升的机会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很沉重的话题。没有一个人不害怕死亡,但仅仅害怕、逃避没有用,寻找一个对付死亡的办法,才是万全之策。

平时我们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所有的修法,都是为了解脱,也可以说是为死亡做准备。

作为佛教徒,我们要避免走两个极端。如果能准确地认识死亡,对死亡的整个过程心知肚明,而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死亡不但不可怕,而且还是一个提升的机会。 

对待死亡,有三种态度

修行人对待死亡,有三种态度: 

上等的修行人,非常喜欢死亡。如米拉日巴在道歌唱道:死亡非死亡,瑜伽成小佛。对修行人而言,死亡并不是普通人概念当中象征着绝望、终结的死亡。每经历一次死亡,即使不一定能立即成佛,但自己的修行境界一定会有所提高,所以叫成小佛。

中等的修行人不会拒绝、害怕死亡,因为自己的修行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知道怎样去面对,所以不会害怕。

下等的修行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会有后悔心。虽然修行谈不上有多大的进步,但毕竟一生没有造作太多的罪业,并尽力行善修行了,所以无怨无悔,信心满怀。

MINIMAL

LIFE

主动放下

《修心七要》里讲过:

第一、在死亡之前,首先要把自己的财产全部处理或放弃,该布施的布施,该供养的供养,心里不要有任何贪着、留恋,因为任何的贪着与留恋,都是往生的巨大障碍。

若能发自内心地主动放下,是最好的。如果来得及,尽量把所有的钱财都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慈善事业、供养三宝等等。对身外的物质不能有丝毫留恋。

后悔心与恐惧心

第二、虽然平时我们对任何罪过都要有后悔心与恐惧心,但在临终时,却不能对以前造过的罪过有后悔与恐惧之情。

否则就会因为担心恶果现前而手忙脚乱,后面的修法程序也会被扰乱,以致不能往生。

在临终的关键时刻,要把以往的罪业看得很轻。要安慰自己:虽然我造作了杀、盗、淫、妄之罪,但我这次的死亡与过去经历的成千上万次死亡中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样。

因为过去的死亡没有修行窍诀的扶助,如今我已经有了这么殊胜的窍诀与修行的基础,依靠佛菩萨的加持与修行的力量,我绝对能毫无阻碍地往生。

<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龙称慈航事业

龙称慈航事业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龙称慈航事业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龙称慈航事业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龙称慈航事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