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盗取个人信息?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连接WIFI可能会被盗取信息,下载不明APP可能会被监控,扫描二维码可能被植入病毒,领取来历不明红包可能插入木马……
处处都有风险,共享充电宝也不例外。
12月6日,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重要提醒:警惕身边的共享充电宝陷阱。警方表示,你常使用的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一旦插入手机,可能就会盗取你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通讯录、照片、视频等等。据了解,这些充电宝主要来源于三个地方:一是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二是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三是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
商场里可租赁的移动电源、火车站叫卖的满电充电宝和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这些充电宝不仅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程序,导致手机里的文本信息和照片、视频等隐私数据泄露。网警提示,不要随意购买和扫描来历不明的充电宝,如有需要,请选择正规产品,或扫描正规公司的可租赁移动电源。当手机连接充电电源并询问“是否信任”时,需要提高警惕。
此前央视315晚会就曾公开揭秘,当一个正常的充电宝拆开后,如果有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改造,就很有可能在内部加上芯片,当用户租借到被动过手脚的充电宝,其信息就会分分钟被盗取。包括手机唯一标识码、通讯录、照片甚至是手机应用的账号密码……即使拔掉充电宝,手机依然处于被控制状态。因此,尽量不使用小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和陌生人提供的充电宝,也不使用有破坏痕迹的充电宝。
具体如何防范在使用充电宝时个人信息被盗取呢,老师傅有这么几点建议:
1、手机接入手机充电桩(充电宝)时,如果需要权限请求,一律拒绝(包括USB调试与设备信任);
2、遇到只提供USB孔的手机充电桩,请使用只有充电功能(无数据传输功能)的充电线;
3、使用陌生手机充电桩(充电宝)时,将设备关机。
那些植入木马的黑客,还有那些盗取个人信息的不良商家,希望能够耗子尾汁尽快收手。
其实这都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透过小小的共享充电宝,我们不难发现科技的正反面被愈发暴露地淋漓尽致。一方面,方便快捷的软件服务能让人们的日常生活高效省心;而另一方面,与各项应用服务伴生的病毒及隐私等问题又层出不穷,让人心有余悸。
都说流氓不可怕,怕的是流氓有文化。放眼望去,哪个高科技背后的灰产链条不曾出现过IT精英的身影?
老师傅认为,在科技无罪和商人唯利是图的博弈场中,如何趋利避害、引导科技向善,是社会大众所共同努力的方向,但更是设计开发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消灭了各种不安全因素,没有病毒袭扰、没有隐私侵犯,那或许便是人类素质整体跃迁提升,迈向大同社会的时刻。
有一说一,这灰产起码在推动行业链条完善和运营机制成熟方面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师傅有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开发一款针对共享充电宝的测试程序,就像杀毒软件那样,主打安全牌和隐私防护?
对待流氓,也只能用“正道的光”来针锋相对,让灰产无所遁形。而由此催生新的就业岗位和对IT程序员的更多需求,也算是就业、创新、水准、科技的多方面提升了。
想想还真是个机智的老师傅,散会!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专业问答,六十度灰为您答疑解惑!
【
THE END
】
← 向右滑动与六十度灰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