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法中的“业、果”?「造业」是否真有“果报”呢?
什么行为会构成「业」呢?
佛教认为「业」的核心是「思」(即思心所)——内心的动机、意愿、意念、意志。「思」会驱使心造作,促使心采取行动。论典中形容「思」犹如磁石,以磁力推动着心,引发身、口、意的行为,于是造作了「身业」、「口业」或「意业」。
有人以为表现于外的身、口业比较重,心里使坏胡思乱想没有关系。其实意念很重要。如姊妹俩带了鲜花素果到寺院礼佛,妹妹祈求家人升官发财中乐透,心里却是早上和先生吵架的怒气未平;姊姊见佛相好心生欢喜,以慈心祝福自己、亲友及一切众生,虽然两人外表的行为一致,但果报哪会相同。又如虽布施同样的物品行善助人,然而随着每个人动机、想法、态度、作法的不同,果报就有差异。
《沙门果经》中六师外道之一的尼干子误认为:身、口造作何种行为,就必须受何种报,与动机善恶无关。而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业是令自我不能解脱的原因,所以必须以极端的苦行来折磨自己,才能消灭往业,并防止新业。这一类修行人相信业报,但却误认外在的行为是「业」的核心,于是从事苦行,错以为愈是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就愈能解除业的束缚。
佛教以动机来决定业力的构成,不拘泥于外表的行为,这对当时的业力观是个崭新的革命。然而,重视动机并非指身语的实际行为无足轻重。如阿闍王在聆听佛陀开示《沙门果经》时,已具备了证得「须陀洹果」的一切因缘,但他曾因篡夺王位而弑父,即使亲在佛前忏悔并归依,仍因此而未能当生得法眼净(证初果)。相对的,杀人魔鸯崛利摩罗出家前信奉杀人可得涅槃的邪见,以砍人手指作指鬘的邪法修行,在他正要杀害亲生母亲时,幸蒙佛陀赶往度化,才没有犯下重业,在忏悔改过后,出家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果。同样是动念蓄意杀害父或母,采取了行动以及被害者命断与否,深深影响了当事人。只要在今世造下五种无间业的任何一种,这项恶行就会障碍修证的成果。
所以,「业」特别指「有意念」的行为,并可概分为思业:内心的意志活动;思已业:思业中已付诸外在行动者。如「身」是实现内心意愿的工具,「语」是内心意愿的表达,业的核心是心中的「思」。
「业」又可分为不善业、善业及无记业。当内心与贪、瞋、痴等烦恼相应,发动有损于自他的行为,就形成不善业,具有感得恶趣苦报的潜力(令生业),或有支持其他恶业(支助业)、阻碍善业的效力(阻碍业)。反之,若与无贪、无瞋、无痴等善念相应,发动有益于自他的行为,就形成善业,具有感得人、天等善趣乐报的潜力,或有支持其他善业、阻碍恶业的效力;还有,修持色界定或无色界定的「不动业」,虽只有禅定中心念的活动,当然也是善业。
若动机无法判定为善或不善,则称为「无记」。一般人无记的行为只会加深习性反应,但不招感苦乐果报,只在心中存有善恶的动机时才构成善恶业。佛陀及阿罗汉等圣人,他们清净的身口意都来自无贪、无瞋、无痴的无漏之善,已超越世间有漏的善恶,所以并不会有任何导致未来果报的业,他们的行为也是无记的(即「唯作」)。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业在未受报前,如不是修证解脱,是绝不会失坏。然而,并非一造业就会立刻感果。从造业到感果,或长或短需要一段时间。善恶业中,决定会受异熟果,及受果的时间已决定的,称为「定业」。
果之定与不定:造业的动机强烈,或行为持续而郑重,或对象为有恩有德之人,为重业,属定业,必受异熟果。受果与否尚未决定的为不定业。
随受报时间的迟速:(一)定业:又分为这一生造业,当生感果——「顺现业」(又名「现生受业」);下一生感果——「顺生业」(次生受业);次次生或多生后才受报——「顺后业」(无尽业)。
(二)不定业:不确定何时才受报者。其中有些会因为缘的不具足,而成为「无效业」。如阿罗汉,因当生一定入涅槃,所以任何只能在来世及其后才成熟的业就成了「无效业」。
什么是『果』?
「果」(梵phala)本义为草木的果实,佛法中用来指称由因所产生的结果。就相应之报而言,善因可以产生乐的果报,恶因则会产生苦的果报;就现在、未来的相对关系而言,「识、名色、六入、触、受」为现在五果,「生、老死」为未来二果;佛之果名为佛果。《沙门果经》的「果」、因果的「果」,原文都是phala。
「果」之中包含一类「异熟果」。「异熟」(梵vipaka),是果、结果、果报、异熟、异熟果、成熟之意。原指食物的煮熟、消化,或果实生长成熟。以之譬喻善恶行为的果报成熟,特别指由业因所招感一期生命的果报,例如善业会感得人、天等善趣的乐报。
经典中,「沙门果」一词通常表示证悟四种圣果位。而《沙门果经》里,「沙门果」代表出家修行者由浅至深所能获得的各种具体利益及修行的成果,包括世俗的尊敬供养、持戒清净、四种禅定殊胜的喜乐、八种属于「明」的更高层次的智慧—神变等智以及超越世间一切烦恼束缚的最高智证,以之劝导我们相信业与果,劝勉修行上进。
原始佛教时期,许多人不相信婆罗门教所宣扬的祭祀观念,亦不相信业报。认为现世于人间的努力跟将来的幸福或解脱并没有必然的关联,于是产生了许多俗世享乐主义的思想。像六师外道中的布兰迦叶是「无作用论」者,他否定业,认为善恶行为不具有相应的果报,不但杀生无罪,布施也没有功德,因而排除道德的功效,所以被称为「道德否定论者」。
本经的背景正是起于对因果、道德、修行法、解脱境界的怀疑。对于善恶的行为——业是否带来果报这一问题,六师外道有些怀疑善恶,有些怀疑果报,而主张常见、断见、道德否定论、道德虚无论、无因论、宿命论、诡辩论等等。就好似现代的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也与佛教的业果思想有所不同。藉由对照六师的教说,更可以呈显出佛教教义的不共之处。佛陀在经中没有反驳六师的观点,而是正面提出佛教对「修道与果报」的主张。
佛教主张有业有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虽然现在难免会受以前身口意行为的影响,但现在的业更是深切地影响未来。因此人应该透过努力,运用自由意志积极地从现在的自己开始改善,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宿命。修学佛法重视的不在追忆或追悔过去,而要把握当下;不只重外在的行为,更要注意内心的意业;不是一味苦行,而讲求中道行;不承认有常一主宰的灵魂—「我」,而认为虽有今世后世,然而「虽有作业,而无作者」;而且认为修行的确有涅槃解脱的果报,所以有凡有圣,修行生活确能带来当下可见的沙门果。
往期回顾
1.拜文殊菩萨只是为了孩子学业?这其实是极大的偏见和谤佛
2.广种福田、功德无量!我们又该如何种植“福田”?从传福开始。
3.五爷文殊虽与您相隔千里,却若近在咫尺!般若五台山,为您连接佛缘达成所愿!
END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般若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