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保持正念,把握自己的心,看清楚它的起伏和运作规律,千万不能以“为别人好”为借口,去随意批评别人。


在职场中,很多人常常会遇到同事工作懈怠、做事欠妥当的情况。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者是领导,如果直接批评,可能会引起反弹,不一定能起作用;不直接批评,再向上反映,就有打小报告的嫌疑;置之不理,则变成了不作为。到底是批评还是不批评,让很多人为之纠结。

其实,在世间合作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并非不能批评他人,而是要把握说话的心态。是抱着幸灾乐祸、背后告状、反感抱怨、保护自我之心去反映情况,还是从大局出发,为利益团体,利益对方而说?这是我们要仔细检点内心的地方。

修学佛法,是让我们没有是非之心,并非一味漠视外境的是非对错。没有是非之心,面对错误的人和事,内心不会生嗔恨和蔑视,是慈悲所摄;洞察外境的是非对错,懂得用业果的道理来抉择自己的行为,更是一种智慧。

六祖惠能大师曾在《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策励我们应返观自照、勤修自心,而不是一味看外在的过失。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他人的错误而不懂得反省自己,只会增长内心的骄慢、嗔恨等恶业,难以进步。

有一天,老方丈对弟子说:大家一起修行,一起做事,平时不要批评别人,不要找别人的麻烦,弟子们都记住了。

过了一些日子,有一位弟子修行出了些问题,行事不够妥当,老方丈就对另外一位弟子说:你去批评他一下。弟子便照师父的话去做了。之后他想,前些日子方丈不是说不要批评别人吗?刚这样想,老方丈又嘱咐他说:不要起嗔心。

后来,大家对这个事情有了领悟:批不批评别人,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事,要看因缘、看缘起,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心,而非老方丈的话前后矛盾。

佛教说“法无定法”,就是要大家在错综复杂的因缘中,把握自己的心。用慈悲和智慧去面对境界,而不是纠结到底是不是要批评别人,或者纠结为什么有的话会前后矛盾。

时常保持正念,把握自己的心,看清楚它的起伏和运作规律,千万不能以“为别人好”为借口,去随意批评别人。批评别人要做到:

1.内心中没有反感、看不顺眼、厌恶等情绪,纯粹是希望对方好;

2.对他人充分了解,不带偏见,不为一时一事而批评;

3.找准时机,言语恰当,适可而止。

宽柔恰恰就是内心无烦恼的表现。当自己内心不是以烦恼为主导时,才能采取对自、对他、对事皆有益的处理方式。

©图文来自网络

声明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

本公众号的转载文章只为交流分享

除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

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

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

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小编微信:wdbill

没有联系我们删除的,

我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密咒持明喜苑网络共修道场

共修|供灯|供水|念咒 | 佛具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密咒持明喜苑

密咒持明喜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密咒持明喜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密咒持明喜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密咒持明喜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