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八正道对人生的意义


前言


当今世界,科技、经济都在迅猛发展,为了保护或者扩大自己的利益,追求幸福的人生,人们试着用各种方法来实现自己更多的梦想和获得理想中的快乐。但怎样的快乐才是人生究竟之乐呢?世间五欲之乐的时间是很短的、暂时的;禅定之乐的时间虽然比较长,但也是无常的,因此最好的乐就是解脱之乐。而八正道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中道,是佛陀提供给人们离苦得乐的八个方面。在《中阿含经》中释尊游拘楼瘦剑磨瑟县掏楼都邑时,他向诸比丘说:“有一道令众生得清净、离愁戚啼哭、灭忧苦懊恼,便得如法。谓圣正定,有习、有助,亦复有具而有七支,于圣正定说习、说助,亦复说具。云何为七?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

这里说的是消灭欲望的具体方法,即所谓“八圣道”,这是以道德(行为)和知识(精神)的高度修养和觉悟为路径,达到内心的沉寂。所以要做好一个佛教徒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了解到八正道的意义,然后去实践。

八正道的内涵


(一)八正道的定义



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八圣道、八圣道分、八圣道支、八道行、八直行,以至省称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等。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八正道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八正道的“道”,在梵文的原始意义中是道路、能通、方法或姿态,“正”是脱离邪非,故名为正。意思就是要解脱人生现象的苦恼,是能通达涅槃境地的必须道路。

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是指正确的见解,就是对缘起论、四圣谛等佛教教义理解信服,并坚定不移地信奉。这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方法,因为有了正见,才能对事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破除外道的邪见,只有将正见作为基础,才能精进不懈地修行。

正思惟指正确的意识或观念,断除邪恶的欲念,生起正当的观念。正思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舍弃执著或自私之心,慈善仁爱、无害,这些是修行的意志决心。

正语指纯正清净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说谎、不谩骂、不诽谤、不恶语、不暴语,而使用友善纯洁的词句。

正业指正当的活动、行为及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作一切恶行。

正命指正当的谋生手段,就是按照佛教的标准来谋求生存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出家众的正命,指少欲知足的清净乞食;在家众是依正常的职业而生活。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正命的内容不同,但同样要以合理的方法而达到资生物的具足。

正精进指正确的修行,使自己的身心臻于完善。到达这一阶段的人将完全理解自己行为的目的,无论衣食住行、工作休息,都能毫不松懈地按照佛法行动,从而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正念是指正确的思维,牢记佛法,念念不忘佛教真理。到达此阶段的人,完全抛弃了“我”的念头,只考虑世界的真相,不再执著于不如实不如理的妄想。

正定指对佛法有坚定不疑的定见,专心一志精进的修行。到达此阶段的人,完全抛弃了无根据的信仰和妄想,不再混乱与恐惧,身心寂静地修行。

因此,在《佛学思想综述》中写道:“八正道是佛陀布教说法的重要开示,更是佛教的修行思想和实践方法的根本,乃八种求涅槃寂静的‘正道’——正确的道路。”

(二)八正道间的关联性



在八正道中每一支圣道有各自的特点,是有着强烈次第性的。但是,自此之间没有冲突,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有辗转增强关联性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包涵有修道内容与完善人生的原则。

八正道中,以“正见”居首,即离诸颠倒邪见的知见,要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智慧,必须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的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正确见解。学佛应该正视因缘果报、善恶业力、苦空无常永恒的真理。

有了正见的智慧,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造下三途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轮回之苦。

《杂阿含经》云:“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由此可见,正见的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与四圣谛相应的正见,就没有离开贪、嗔 、痴而趋向解脱的正思惟。

假如缺少了正思惟的深入巩固,那么正见会象风中的烛火一样容易熄灭。

正精进激发勇猛修学,也就是应该一方面都外靠亲近善知识的引导,如在《杂阿含经》中释尊向比丘们所说:“诸比丘 !外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如说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

一方面靠自己的正思惟来达成,如释尊所说:“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如说正思惟者。”

而戒行清净的正语、正业、正命等,它们都离不开正见的引导、正思惟的反省以及正精进的坚持。

《中阿含经》第四十二经中说:“是为,阿难!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阿难!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庆,因庆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

清净的戒行避免了人际关系上的纷纷扰扰以及内心的后悔不安,成就了一个单纯安静的良好修定环境,然后从禅定的修学中,离欲贪(我执、我慢)而得解脱。因此,八正道分开来看就是八支,但在修学实践中又是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

(三)八正道与戒定慧间的关系



佛弟子依戒定慧而学修,然而八正道归纳起来,往往离不开戒、定、慧三无漏学。《中阿含经》讲到正语、正业、正命,此三道支圣戒聚所摄。正念、正定,此二道支圣定聚所摄。正见、正思惟、正方便此三道圣慧聚所摄。因此它们之间有相待的关联。

01

“戒”是禁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在此,正语、正业、正命构成了佛教的行为准则。此种作用是不可缺少慈悲心的。戒包含心的品德,例如爱、谦虚、容忍、怜悯、仁爱和对别人的成功到愉快等等 。戒即是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说好话,做好事作为好人的基本准则。因此,佛教的戒律不仅仅是给大家带来身心的安宁,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终亦能够断除烦恼得到究竟解脱。这就是戒的精神所在。定和慧是与思想上的戒律有关系的。

02

定就是禅定,禅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定的意思是心专注于一境而散乱,即精神状态集中。也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在此定包含了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佛陀曾经教导守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

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种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从以上可以知道,戒能止恶行善。从行善过程中,能够使我们的心消除杂念,令心处于法喜、安祥状态中。久久专注于一境,能使精神稳定和安静。这就是所谓的因戒生定。

03

慧者,分别事理,决定断疑之作用,又通达事理之作用。此智慧包括八正道中正见和正思惟。若是学者即聪明又有学问,假使他缺乏正确的知见和思维,按照佛陀的教导他只能算是世智聪辩之人,非是智者、觉者。

可见,懂得爱恨情仇、自私的欲望不能和真正的智慧同时存在,一个人有了正见就不会对现象有模糊的看法,因为已经没有染污心而获得了不动心的解脱。就象《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由此可知,智慧是从正见和正确的思维而来。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观察真理,断除妄想或培修真正的智慧。

戒、定、慧三学与八正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都是从身、口、意三个方面来规范佛教徒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活动,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来解脱我们内心的种种烦恼,同时互相起作用。行者通过自我努力、改变、提升得到内心解脱与自由,最终达到涅槃解脱彼岸。

八正道对人生的意义


八正道对我们的人生有诸多的影响,此处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八正道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有不少的人不停地问自己,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何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理想与人生态度呢?

这些问题的解答都归于人生观。可以这样说,人生观是人生旅程中的能源和方向盘,而人生观的正邪、高下,就决定了人的行为、言语、思想的邪正、品格的高卑、生命的价值;所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第一大事。

尽管每个人在不同的角度上对人生观有不同的看法,但任何角度都可以归根于人的生活快乐为主。释迦牟尼佛对人生观的根本看法在于“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是说人生的痛苦;“集”是说痛苦的原因;“灭”是说痛苦的消灭,佛陀追求的人生目标;“道”是说消灭痛苦,求得解脱的方法和途径。

而前三者是指佛教的人生观,后者是指佛教的解脱观,其中“苦谛”是佛教人生哲学的始点与基础。

以“灭谛”即人生得到寂静境界、幸福美满为目的。而“道谛”是达到灭谛的方法。所以我们要从人生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走向涅槃寂静的理想境界,那就是要去实践道谛中的八正道。

因为“正见”、“正思惟”,它们的基础在于自我修持、自我觉察,这是一种寻求解脱的意志与决心。

“正语”要求我们不能使用傲慢、辱骂、诽谤、刻薄之语与花言巧语,必须远离一切戏论,只允许我们使用纯洁、友善、有意义与符合佛法之语言。

“正业”是要求我们的行为举动必须符合佛陀的教导,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作一切恶行。

“正命”则是要求人们必须远离一切占相吉凶、放债赌博、诡言惑众等不正当的职业,来谋取维持生计的必需品。

“正精进”就是止恶修善 ,向解脱精进。个人无论衣食住行、工作或休息,就是按照佛法行事,完全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的目的,不懒怠和昏沉,而且还要防止恶心生起,不停地使善心生起,并使它发展臻于完善。这样的人,一定能够达到至善至美之境 。

而当我们能保持正念,时时紧记佛陀的教导,抛弃“自我”的念头,就能掌握人生的真谛。当有了正念的摄持,我们就不会被如幻的假相所惑,不会散乱心志,就会舍假求真就能安住于实相而不动。

因此,八正道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是众生解脱诸苦、进入美满生活的一种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给佛教徒的修持确立了方向、步骤和原则 。

(二)八正道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须臾不能离开的生活、工作准绳。良好的道德可以拔正人生的态度,激励人生的进取,优化人生的关系,从而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释迦牟尼佛为了避免人们产生不道德的行为,言语和思想,要求我们都做一个身、口、意三业清净的人。八正道对净化人心、社会大有好处。八正道的范围包括了身、口、意三业。

正业、正命是对外在身体活动的要求,正语是对语言活动的要求,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则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准则。在三类之中,思想方面的分量最重。佛教认为,人的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有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就有了语言美与行为美的基础。三者的结合,涵盖了人的实践活动的所有形式,这些都是做人、做佛教徒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三)八正道能够引领我们走向解脱



八正道,不仅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完善我们的人格,更是帮助我们走向解脱的殊胜途径。

首先,我们每个人每日身行、口说、意想所造的善恶业,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决定自己一生的幸与不幸,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的善恶业报,丝毫不爽。因此,只有正见善恶业力,才能谨言慎行,免受恶报。因为一个人如有了正知正见,就能对于是非、善恶、真伪做出正确的思想判断,才能向正确的目标努力精进,引起诸如身、口、意的正确,长养善念慧命,达到这样的程度才能安住清净无漏中的禅定。

如在《大毗婆沙论》中所说:“ 由正见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语;由正语故,复得正业;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

其次,诸法是因缘和合所生,空无自体,随着缘聚缘散而生灭变异,所以一切法“无常”。因为无常 ,所以好的可能会变坏,坏的也可能变好。因此,正见无常苦空,可以使我们处顺境时不耽溺乐事,处逆境时,不悲观消极,进而积极奋发,超凡入圣。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乌鲁木齐县南山法明寺

乌鲁木齐县南山法明寺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乌鲁木齐县南山法明寺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乌鲁木齐县南山法明寺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乌鲁木齐县南山法明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