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流”是指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时,你所呈现出的精力充沛、高度专注的状态。你曾体会过这种状态吗?全神贯注地工作,抬起头时发现时光飞逝。那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和精力高度集中的感觉。你可以称它为心流,或者最佳表现或专心致志等。其实就是我们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心理学教授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最先提出心流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一番研究。他相信心流是幸福的终极状态。在《心流:一种美妙的心理状态》(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书中,齐克森米哈里提到,在心流状态下,工作毫不费力,你会感觉到:完全沉浸于并全身心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当中
一种陶醉感,感觉自己超越了日常现实
内心的纯净
对手头任务充满自信
一种宁静感
超越了时间,几个小时一眨眼便过去了
内在激励,即无论会产生什么,心流本身便是一种奖励。
所谓幸福感,其实就是内心的一种动态的井然有序,「精神熵」非常低,所有的念头都相互支持,步调一致,这就像一条充满能量的河流,徐徐流淌,充实而动感。
而要获得幸福感,就需要构建出与内心混乱无序的「精神熵」状况相反的另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心流」。在「心流」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掌控自我的意识,重塑内心的秩序,全心全意地投入一件事情,甚至进入忘我的境界,而这时候,幸福感恰恰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就像你简单地去散个步或是吃个饭,当你全神贯注于所做的事情,全力以赴地把这件事情做好的时候,你就为自己构建了一次「心流』体验,内心感受到的是满足和愉悦,而这正是在创造生活中的幸福感。并非只有著名艺术家、作家或运动员才会进入心流状态。人人都能做到。我们都可以学会带着快乐的心情,怀着激情和存在感去更好地工作。但具体应该怎么做?这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但最重要的是,为了真正进入心流,我们必须训练自己摆脱每天包围我们身边的干扰因素。如果我们过度科技化,便无法进入心流状态。这当然有难度,但通过以下五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
心流不会凭空出现;我们必须主动寻求这种状态,这时便会出现对抗点。你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进入心流状态,必须对抗阻止我们进入心流状态的混乱和干扰因素,包括电子邮件、短信、Facebook、Twitter、电话等。有太多因素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避开对抗点。不要以工作繁忙为理由(如电子邮件、短信、处理所有文件等);要处理重要的事情。安排出回复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时间。如果你能关掉插电设备,对抗的过程就会变得容易许多,而心流的一个关键先导因素是从紧张与压力中解脱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改变大脑的运行方式,改变神经化学状态,改变思维方式。只有这时候我们才能进入心流状态。所以,要从电子设备中将自己解放出来。远离干扰。转移注意力和精力,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只有当你活在当下的时候才能进入心流状态。事实上,这也是心流的本质——完全沉浸在眼下。如果你在担心过去或计划未来,便很难进入心流状态。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今天我想实现这个目标。”)和排除干扰,来提高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可能性:关上门,关闭电话和会叮当作响的所有应答设备,告诉人们不要来打扰你。如果内心产生了一种令人焦虑或紧张的想法,把它写下来,然后放在一边待以后再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让自己专注于现在,保持心流状态。心流会令人筋疲力尽。在心流状态中,我们的大脑会变得疯狂,身体中产生的神经化学物质将创造出高度专注、富有创造力、异常欣快的状态。而这些神经化学物质减少之后,别指望会感觉良好。睡眠、阳光和营养非常重要,所以退出心流状态之后,到阳光下去散散步,然后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因为心流状态的结束而感到惋惜,要享受复原的过程。你的大脑需要休息。放松心情,恢复精力。否则以后将很难重新回到心流状态。事实证明,我们进入心流状态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进入其中。心流就像肌肉或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心流状态更容易。训练大脑进入和停留在心流状态的次数越多,进入心流状态也就越容易。所以,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中有更多心流状态,可以在周末多拿出时间进入心流状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园艺、烹饪、跳舞等。「心流」体验较强的人,能够关闭其他资讯的管道,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接收对其实现目标有帮助的信息上,只关注于当下这一刻有关的事物上。这时候,他们可以把不相关的资讯抛在一旁,集中注意力反而变得更轻松。这就像你一直在玩手机,刷各种朋友圈,微博,抖音,专注力涣散,这时候看似在放松,其实因为大脑要处理的信息混乱繁杂,精神却高度紧张,脑力负担反而加重了。心流是一种人人都能体验到的状态。能够管理自己的心智秩序,进入「心流」体验的人,他们的注意力都极具弹性,这与其他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被外在信息刺激所吸引形成强烈的对比,而这种注意力极具弹性的现象,就是在生活中为自己培养了一种「自得其乐的性格』。拥有「自得其乐的性格」的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找到乐趣,他们有能力对外来的刺激进行筛选,只注意与自己目标和兴趣相关的事物。「自得其乐」的人,不会把孤独或者困苦看做是天大的不幸,相反,他们会设法整顿自己的注意力,将其投注于自己设定的目标之上,这样他就能实现自己内心真正渴求的愿景,并能够从中获得技能,获得乐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小确幸。要拥有幸福的能力,就需要懂得管理自己的心智能量,通过「心流」,让自己培养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性格」。有意识地管理内心的秩序,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提升生活中的幸福感,而反过来,你的「心流」体验越多,你也就越能够形成这种「自得其乐的性格」。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而想要享受生活中的幸福,就需要让自己成为幸福感的创造者,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为自己创造持续的「心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