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共赴华严境,拾得般若果地生 || 华严慧海,崇仁寺僧


佛教,于凡夫是一种智慧的信仰
        于佛陀是一场生命的拯救
                                            ——编者

视频播放地址:点击播放


视频:崇仁僧影 

01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柴陵郁禅师( 宋)
这是柴陵郁禅师开悟时,说的一首佛偈。佛性是我们本有的衣里明珠,在红尘的轮回中我们遗失了它。虽然生活中充满各种狗血和意外、无望和期待,但世事有破坏,万物皆成全,待到开悟时,我们衣里明珠的光芒,照破的仍是大千世界的真相。

原宪曾问孔子:老师,如果一个人能遏制住好胜、自夸、怨恨和贪欲这些心理,使它们不浮现于外,可以称得上仁吗?
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但若说是仁,那我就不知了。可见,仁心不是克制不发,隐忍不言,而是根本就已经根除掉了好胜、自夸、怨恨和贪欲这些家贼。本若没有,何须遏止呢?


只有经历生死沉浮的人,面对惊涛骇浪才不会大惊小怪,有失常态,正如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后的死里逃生,蛰居黄州时,转向了佛教,故而写出千古之诗《定风波》、《安国寺记》一样,面对人生的风雨,诗人的潇洒和旷达完全是基于对外物世事看得透彻的超脱,古人的智慧渗透在古诗词的意境中,这是现代人无论如何模仿,都无法超越的诗里乾坤。

02



华严深慧海,拾得般若珠。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要求人们对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有个正确的认识,形成一种正确的观点。由理解四法界进而采取对一切都抱超脱态度,有了这种智慧就能达到不执万事,不著万物的解脱境界。



龙泉崇仁寺,华严宗道场,秉华严遗风,续佛智光明。

寺院的文化长廊整体气势不输长城伟丽;华严古塔,俯瞰古今成就历史辉煌;青瓦足够肃穆,黄墙尽显富贵。风过,衬尽静寂;雨过,清新如洗;雪过,胜景如画;四季过,人文风雅。


华严慧海,明珠璀璨。崇仁寺内,各部门机构的弘法利生,堪为觉醒之珠;僧团示现僧相表法为要,堪称解脱之珠;短期出家班,培养僧才壮大僧团,堪为光大之珠;其中教育中心致力于僧伽教育及僧才培养;文化中心致力于弘法宣传及文化传播;禅修中心致力于以禅的智慧造福众生;华严研究致力于《华严经》的深入学习、探讨、研究。

可谓:

颗颗般若珠,绽放大光芒,

拭君尘劳衣,明月悬净光。


03



《华严经》龙树菩萨亲入龙宫而得,讲佛果地的经典,讲佛的境界,奥义幽深高妙,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故称“经中之王”。


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成佛的好处,佛的圣智境界都是佛家的富贵所在。
“般若”是讲佛的行持,与其红尘赴黄泉,弗若与佛赴华严,当我们能够与佛共行般若之持,我们的凡夫身心就会在佛果殊胜之地脱颖重生。


若想脱胎换骨,必先粉身碎骨。修行不是过日子,成佛不只形而上,大事必作于细,心口必忠于一,心平语自止,意平人自宁,一个人冷酷无情的背后是不能心存感恩。佛法讲得天花乱坠,为人处世令朕心碎,这样的悲剧,您懂吗?

05


没有智慧的生活是致命的,认知的缺失是盲目追崇的开始。
2021年,我们将面对更具挑战性的未来,龙泉崇仁寺,晨钟暮鼓直入法界,华藏梵音庄严道场,道风严谨弘法利生,般若行持智同佛智。与此同时,寺院将广纳贤才,愿有正知正见,有佛教信仰,有一定能力专长,爱国爱教的有志之士加入,为广度众生的共同愿景,共创未来。


责编:释慈航
视频录制/制作:净世光
文案:净世光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龙泉崇仁寺

龙泉崇仁寺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龙泉崇仁寺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龙泉崇仁寺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龙泉崇仁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