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人要常生欢喜心




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要多跟人家结欢喜缘。

佛不是空口说白话,譬如讲慈悲,你能做到慈悲吗?你对人家笑一笑这一点布施都做不到啊。任何众生都喜欢菩萨的慈悲喜舍,就拿喜心来说,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烦,别人看到你也烦死了,一点喜心都没有,你还能度众生?然而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悦之心,真学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个神情,脸上的细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欢的,即使他在骂人打人的样子都是慈爱的。

真得定、得道的人,外表相貌具足圆满,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

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仪容还是要端正。

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

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


学佛的人有四种最根本最重要的行为:慈、悲、喜、舍。所以学佛第一步先学弥勒菩萨那个欢喜佛的笑容,尤其打坐时两条腿在痛,你就一边痛一边笑嘛!笑上三年,你笑惯了,你就是不讲话脸上都有笑容的。

笑有什么好处?你一笑神经肌肉都松了,打坐咬紧牙齿,何苦呢?所以打坐要先把脸部神经拉开,学菩萨微笑,一笑脑子都松开了,脑神经整个拉开了,眉毛舒展开来,你看菩萨坐在那里慈眉善目,这是要学的。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令许多的人郁郁寡欢,甚至愁眉不展。其实,不管怎么样的生活,我们都无法回避,就必须去面对它、解决它,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系数叫做“乐观系数”或“悲观系数”,这种系数的力量占实际现象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乐观的心,他比平常会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开心的事,反之如果一个人心情郁闷,也会比平常人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痛苦的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以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呢?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法人生哲学

佛法人生哲学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法人生哲学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法人生哲学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法人生哲学。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