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善业之前,先思惟菩提心
大 圆 满 | 七 宝 藏
——— 悲愿 ▼ 无尽 ———
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
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点击上方音频播放
宗大师曾说:「即使连菩提心的影子也没有,但若能用祈愿将所造的善根转向,可以产生无量利益,大家对此应该要有定解。」
「连影子也没有」的意思是,对菩提心的理解,只有在念着偈颂时随着文意去思惟的那种程度而已。但是,若能在造善之前,靠着思惟「皈依发心偈」来修正动机;造完善业之后,把这些善业回向,祈愿能够成佛利益众生,这种作法会带来很大的利益,所以宗大师说,这种作法是个应该知道的重点关键。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若未由多异门,观察修习生死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余诸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这段文的意思是,就算你是为了求解脱而去造善,但是,这些善业只要没有被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摄持,除了少数依福田力的善根之外,这些善业只会让你继续在轮回中流转,不会成为解脱的因。
所谓「依福田力」的意思是,你去供养圣者,去赞叹、礼拜佛与法,由此而得到的善根,就是依福田力的善根,它们能创造解脱的种子。
为什么说它们是依靠福田力的善根呢?因为,它们之所以能创造解脱的种子,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努力够,而是靠着佛的能力;佛之所以具备这种能力,又与菩提心有关。
过去,佛由于生起了菩提心,因而累积了无量的福德资粮。佛把这些福德资粮回向:「靠着这些善根的力量,祈愿未来众生只要对我礼拜供养、甚至只是听到我的名号,就能因此成为解脱的因。」由于佛猛利的祈愿,使得我们在做上述那些以圣者、佛与法为对象的法行时,即使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的动机,也能创造解脱的种子。
这里的「创造解脱的种子」是什么意思呢?以下这段解释是我个人的想法,不敢说绝对正确。我的理解是:当苹果的种子还放在家里、尚未种到田里时,我们会指着它说:「这是苹果的种子喔!」这是一种状况;把种子种到田里、浇了水、苗芽最开始要生长之时,这又是一种状况。
「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摄持的善根,才是解脱成佛之因」的意思,就像是已经把种子种到田里、浇了水、苗芽要开始生长一样;而「依于福田力的善根,可以创造解脱的种子」的意思,就像是放在家里的种子一样。
在造任何善业之前,都要稍微思惟一下出离心与菩提心,用这种动机去造善业。虽然,因为尚未真正生起出离心与菩提心,我们所做的这些善业,无法真正成为解脱与成佛的因,但是,透过长时的串习、养成习惯,便能在心中种下生起三主要道的习气;另一方面,就像刚才宗大师说的那样,即便无法马上成为成佛之因,也可以因此圆满广大的福德资粮。
每一位具量上师都知道「造任何善业之前,先思惟菩提心」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也都异口同声地教导弟子要这样做。演变至今,无论大家有没有真正去思惟,在未做某个善行之前,都会先念诵与菩提心有关的偈颂,而且这种习惯已经发展成固定的仪轨,成为大众普遍的做法了。
变得这么普遍,是因为所有具量上师都看见它的重要性、都对各自的弟子强调,于是变得非常普遍。但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个普遍呢?我们觉得因为太普遍了,所以它很普通、一点都不重要。
我们觉得,大家都知道与大家都在做的,就是不重要的;没什么人知道、没什么人做的,才是最重要的。结果上师的用意,与弟子的理解,竟然成为完全相反的两件事!
要解脱与成佛,就要在内心相续生起三主要道;要生起三主要道,就必须去实修;要实修,就必须去学习实修的方法,以上是总体的原则。如果我们今天因为个人的因素,无法真正去学习与实修,那么请记得,在做你能力所及的法行,例如礼拜、供养等善行后,要殷重地祈愿与回向:「依靠着我现在做的这些善根,成为未来我的心续中能如实生起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正见的因。」慢慢地,也许在今生,或许要等到来世,你将会成为真正能学习、实修三主要道的人。
宗大师在《极乐净土愿文》的最后,就是如此发愿的:「愿于一切生中,悟入一切业果胜解信心、出离心、菩提心、清净正见,不绝趣入无勤所生觉受。」若能如此发愿,那么,即使不是今生,来世也会离得更近,要在心续中生起三主要道的证量,是很有希望的事!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 未成菩提果 • 先结众生缘 ——— ▼ 点击“↑上图”进入大如香堂微店
申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
七宝藏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七宝藏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七宝藏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七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