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輝法師: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佛教不能缺位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11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全國人大代表聖輝法師提出關於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佛教不能缺位的建議。聖輝法師指出佛教教理教義中“和”文化的功能不可小視,它是當代佛教堅持中國化的主旋律,是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建設人間佛教的精神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國運強。”首次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治國方略提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
中國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外來宗教,從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已經2000多年了,據媒體大約統計,全世界佛教徒約3.8億人,中國就占了1億多,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融入華夏文化後,與儒道一起推動著中國文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佛教不能缺位。
第一、 佛教倫理涵養豐富的人文價值。
中國是最講倫理的國家。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既是濟世利人的宗旨,也是佛教倫理思想的根本,它不僅涵括了家庭倫理、國家倫理、社會倫理,也涵括了生態倫理、環境倫理。佛教教理蘊含的倫理思想資源中,有不少地方與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思想頗有相通之處。
佛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論,不僅點明了人的存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相互依存的關係,而且也揭示了佛教倫理的適用性與合理性。生命是什麼?佛教闡釋為“色心不二”。色(物質)心(精神)二者不可分割,二者是作為統一體而存在的。“色心不二”既是佛教的生命觀,也是佛教的存在論,認為不僅人類如此,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作為生命整體中的一部分,彼此相關相連,相互影響。因此,人、生物、環境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佛教叫“依正不二”。依,是依報,為大地、環境、整個宇宙。正,是正報,即生命主體。生命主體與生存環境是兩者,但作為彼此的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共生共長,故是一體,所以稱為“色心不二”、“依正不二”。這種對生命的辯證了知,使佛教將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價值作為倫理的出發點,佛教“眾生平等”的理念,既是非常理性的,更是非常道德的。所以佛教這種生命觀和倫理觀具有的深厚的人文價值,應成為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第二、佛教文化是實施公民道德建設的助推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論述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時,提出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這是出於對現實的理性判斷而作出的睿智決策。事實表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物質財富的巨大增長,並不能消除人類的道德危機所引發的社會危機。而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利益、個人欲望、個人追求、個人至上、個人淩駕一切的失衡失序,帶來的必然是社會的不安和混亂。前一時間國內一度泛起的制假、造假之風和西方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個人自由至上,帶來的嚴重後果可見一斑。因此,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領導人歷來重視道德建設。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撰寫的《紀念白求恩》一文中,就號召共產黨人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而佛教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為基本的道德準則,以“見性成佛”為道德最高理想,以“慈悲、智慧、圓融、平等”作為始終不變的主題,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為初心使命,以不殺盜淫妄酒的五戒為基本道德規範,構成了完整嚴密的道德體系,能夠激發人們養成完善自己、利益他人,扶危濟困、報效國家的高尚情懷。佛教徒踐行“悲智行願”的菩薩精神,積極開展社會慈善事業,救急於燃眉,送炭於冰雪,把道德教化延伸到社會建設的理念,可以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在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條件下,充分挖掘和運用佛教道德教化功能,並且融入到社會公德、人倫美德的建設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對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中華文化強國有非同小可的意義。
第三、佛教文化可以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能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速度與品質令世人矚目。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制定了直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過往的成就和對未來的自信得益于我們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在和平中崛起,得益於以“和”為特質的中華文化孕育了五千年歷史的人文精神。而佛教的核心價值和思想精神,主要體現為和平、智慧、慈悲和中道。尤其“和”的精神為僧俗所推崇。“和”是佛教的品格特徵,倡導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佛教始終是“和平的使者,友誼的橋樑”,始終反對戰爭、恐怖和暴力,始終反對壓迫和歧視。佛教發揚的心、口、意、戒、見、利的“六和”精神,堅持和而不同、和衷共濟、圓融無礙的思想境界,可成為加強世界佛教徒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促進世界佛教各語系、各宗派之間切實有效的交流與合作,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鮮活力。佛教教理教義中“和”文化的功能不可小視,它是當代佛教堅持中國化的主旋律,是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建設人間佛教的精神財富。
因此為凝聚中國精神,使佛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征途中多作貢獻,謹向國家提出:關於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佛教不能缺位的建議。為使建議可行,應推進三方面工作:
(一)關於中國佛教事業安全、健康開展的工作。利用和發揮傳媒的輿論導向以及文化藝術的價值導向作用,積極正面的宣傳佛教健康有益的思想,提高公民對中華文化瑰寶的認知度,防止把佛教與邪教、迷信混淆起來,正確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尊重公民信仰自由權利。抵制宗教滲透,與商業化、低俗化對佛教的侵蝕而造成的亂象作堅決的鬥爭,依法處治不良自媒體和網路對佛教的抹黑,從而推進中國佛教事業安全、健康的開展。
(二)關於加強佛教人才建設,不斷提高佛教自身整體素質的工作。佛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薪火相傳,弘揚光大,所以人才培養是根本。而在日本、韓國都有佛教大學,中國是世界佛教的第二母國、世界佛教文化的發祥地、亞洲文化圈的核心,更是歷史悠久的佛教大國。但我國只辦有規模小、師資力量有限的佛學院,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佛教事業向上開展的需要。所以支持幫助佛教界整合資源辦佛教大學,培養出更多學修並重的高素質僧才,來引領推進宗教中國化的新境界;挖掘歷史上護國愛教、為佛教中國化做出貢獻的寺院和高僧大德的感人事蹟來垂范後人,激勵佛教徒更好的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切實加強佛教道風為本的自身建設,增進佛教文化學術研究與交流,就佛教的人心淨化、社會調適、道德教化等功能以及對哲學思維、自然科學的啟迪作用、進行總結,提煉成與時俱進的精神資糧,豐富中華文化的寶庫,增強凝聚中國精神的軟實力,即是中國佛教事業健康開展的當務之急,否則與大國地位不相匹配。
(三)關於積極開展佛教慈善事業,促進社會各層次互動模式的工作。“眾善奉行”、“普度眾生”的思想,熱衷慈善事業是佛教的光榮傳統。因此,佛教一方面利用寺院省吃儉用的經濟積累,救濟眾生;一方面接納教內信徒對慈善的捐助,再轉送到弱勢群體或個人,做著愛的傳遞工作。而且為助力鄉村振興凝心聚力,生態文明建設也需要佛教慈善事業作出新的貢獻!所以國家應在精神鼓勵、媒體宣傳或稅收政策等方面作出積極引導,激發各界人士的社會責任感、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正能量。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新的征途、使命在肩,“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只要我們彙聚好每一個人的奮鬥與擔當,建設和提升好中國文化的軟實力,邁向新時代的中國就會更加“了不起”。
往期回顾閱讀
第一届大公国学年度盛典暨玄奘奖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