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设计】汉藏结合普乐寺 各民族团结的象征
普乐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为了表示对西北各民族宗教信印的尊重,进一步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乾隆遂决定修建这座庙宇,敕赐“普乐寺”,即天下统一,普天同乐的意思。普乐寺的修建,是各民族团结的象征。
普乐寺山门
普乐寺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当时,清朝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使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左、右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东西布鲁特(柯尔克族),从此摆脱了准噶尔叛乱势力的压榨和欺凌。不久清军又粉碎了“回部”霍集占兄弟的暴乱,使西北疆更趋隐定。至此,西北各民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不断派代表到山庄朝觐,奉表贡物,接受封赏,并经常伴随乾隆围场行猎。
整个寺院平面成规则长方形,分为前後两个部分,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后部为藏式阇城(坛场)。有前後两个山门,前山门向西,正对避暑山庄;後山门面东,正对磬锤峰。乾隆认为磬锤峰为神物,是上天的启示,故在寺的後部又辟一个山门,这是我国寺庙中少见的建筑布局。
普乐寺古建筑
前山门有石狮和旗杆,十分气派。山门为单檐歇山顶,中辟大门,左右有旁门。门内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往东走是天王殿五间,与普宁寺天王殿大体相同,殿脊用云纹花琉璃瓦,上置三座琉璃喇嘛塔。殿内供有四大天王和弥勒、韦驮像。佛像的色泽优於其它寺庙。天花板为贴金团龙,彩框中画一横条黑线,象徵皇帝以万乘之尊一统天下。
阇城是藏传佛教密宗修炼、观摩、传授秘法之密宗道场,另含“群贤聚至,万德交归”之意。阇城立面分三层,底层是金刚墙,条石砌筑,高3.36米,长宽75米见方,中设对称蹬道,20级,四面设门,均为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面西门殿内立乾隆御碑一座,上刻《普乐寺碑记》。
普乐寺佛殿
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位于武烈河东、磐锤峰西的山岗上,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天王殿面阔5间,殿脊用卷草琉璃瓦,殿内供四大天王、弥勒和韦陀像。整个寺院平面成规则长方形,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后部为藏式阇城(坛场)。有前后两个山门,前山门向西,正对避暑山庄;后山门面东,正对磬锤峰。乾隆认为磬锤峰为神物,是上天的启示,故在寺的后部又辟一个山门,这是我国寺庙中少见的建筑布局。
普乐寺琉璃塔
名称来源
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皇朝为厄鲁特蒙古建造了普宁寺。达什达瓦族迁移热河后,给他们建了安远庙。同理,也应当为新归附的哈萨克、布鲁特建造寺庙,为他们的首领来热河聚会举办习俗、宗教活动提供场所。故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按照章嘉僧人的建造了普乐寺,俗称圆亭子。
普乐寺雪景
普乐寺供奉的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上乐王佛(欢喜佛)。为什么要在承德建造这样一座密宗的寺庙,又为什么会建在磬锤峰旁呢?相传清代的统治者认为磬锤峰象征着男性的力量,故而在磬锤峰的对面修建一座胜乐道场,正是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嗣绵延,臣民康乐安宁。这样的一个藏传佛教密宗的神秘之境也等着您来探秘。1949年后,经过维修,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备受各族人民的爱护和崇仰。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寺庙设计】四月踏青!中国最美的34座寺庙,你去过吗?
【免费电子书】《梁思成建筑画》(绝版书籍)
【免费电子书】寺院法会供牌位重要性及供牌的功德利益
【免费电子书】《陕西佛教艺术》
【寺庙设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
【免费电子书】《观想佛像》
【寺庙设计】寺院和尚是否需要与时俱进
【免费电子书】《佛像鉴定与收藏》
声明: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