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纪念南师读书周 | 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南怀瑾先生诞辰103周年之际,东方出版社联合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南怀瑾文化事业公司、南怀瑾大学堂,共同发起“318纪念南师读书周活动

2021年,世界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充满未知。不论是个人、家庭、还是集体、社会、都处于迅速变化之中,焦虑似乎成了所有人的通病。

南怀瑾先生曾说:“社会的环境不足以影响我们,如果自己有独立的造诣修养,使精神超神入化,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环境,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永远保持开始出来那个心情,这是最高的修养...”(《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

在《老子他说(初续合集)》中,先生讲了老子的“上善若水”,指出人应该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行事端正,不与人争,便可少生烦恼。

老子的“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意谓人应该“朴实不夸”,虚怀若谷。先生素来抱着有错则改,有诬不辩,有歧义不争论的原则,坦然处之。他真诚告诉读者:“读了我的书,希望读者们从此更上一层楼,探索固有文化的精华所在,千万不要把我看做是什么专家权威学者,也不要把我讲的当作标准。我从来把自己归入非正统主流,我只是一个好学而无所成就、一无是处的人。一切是非曲直,均由读者自己去判断。”此等胸怀,反而更让人钦敬。

东方出版社传承南怀瑾先生“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的精神,值此纪念周之际,在各大平台开展空前优惠促销,回馈大家对东方出版社南怀瑾先生作品的支持与厚爱,纪念南师为接续中华文化付出的毕生心血。

南师书馆
1918年3月18日,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天资聪慧,幼承庭训,广泛涉猎经史子集,本该过着悠闲自在的读书人的日子,读书习字,吟诗会友。然而,时局动荡,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先生只有以民族命运为重,胸怀天下,不到二十岁即投笔从戎,跃马西南,只身赶赴川滇,屯垦戍边;二十六岁便发下宏愿:弘扬儒释道诸子百家,接续中国文化断层。此后的生涯,便在此愿力的指引下苦心孤诣为重建中华文化奔走呼号,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东方出版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东方出版社遵南师遗愿,陆续推出南怀瑾先生作品的简体字版,其中既包括世有公论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说,陆续推出了《论语别裁》《话说中庸》《洞山指月》《原本大学微言》《庄子諵譁》《我说参同契》《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历史的经验》《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等著作四十七部,阐述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经典。


南师谈教育

最近以来,有许多年轻的同学,讨论到著作的问题,我告诉他们,现在的教育,由小学一直到大学,这十几年读书,所浪费的精神的确不少,都在应付考试。孩子们真可怜,而用脑力记下来的东西,考试完了以后,连影子都没有了,这些学问到底有没有用,将来至少在文化教育史上,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我们也许感觉不到,但历史是一个天平,将来是要算总账的。

现在的年轻学生,把脑力用在不必要的记忆上,但到大学以后,开始想真正读书的时候,已经缺乏这个精力了,而且心静不下来,没有读书的习惯。

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是尽量地吸收,装进来,当然也启发了自己的思想,但没有像为了考试那样,去担心应付这些记忆,而读得非常轻松,到二三十岁的时候,对于以前读进来的书,统统发挥出来了。

尤其碰到做人处世的时候,把原来所吸收的东西,尽量发挥出来,可真的很有用。现在的年轻朋友,他们可以说没有真正读过一本书,而近年来,小学的孩子所具有的知识,比二十年前的孩子又多了许多,但真教他对学问修养下一个决心,他就做不到了。

所以我们可以预言的,将来我们国家民族对这个问题,会深深感觉到害多利少,会很痛苦的。这是由“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两句话联想到的。”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南师谈人生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教我们了解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什么才是福气。“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今天天气很热,一杯冰淇淋下肚,凉面半碗,然后坐在树荫底下,把上身衣服脱光了,一把扇子摇两下,好舒服!那个时候比冷气、电风扇什么的都痛快。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所以要把握现实。现实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这里,脑子什么都不想,人很清醒,既无欢喜也无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

不知足,是说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停止,不会满足,所以永远在烦恼痛苦中。老子所讲的“辱”,与佛家讲的“烦恼”是同一个意义。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晓得刹车止步,如果不刹车止步,车子滚下坡,整个完了。人生的历程就是这样,要在恰到好处时知止。所以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这句话意味无穷,所以知止才不会有危险。这是告诉我们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虚名所骗,更不要被情感得失蒙骗自己,这样才可以长久。

——《老子他说》(初续合集)东方出版社



南师谈名利

“试看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整个体系,甚至古今中外的整个文化体系,没有不讲利的。人类文化思想包涵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于人生的艺术、生活……没有一样不求有利的。如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

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读书认字,不外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意。即使出家学道,为了成仙成佛,也还是在求利。小孩学讲话,以方便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也是一种求利。仁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也不只是权利的利。

再从我们中国文化中,大家公推为五经之首的《易经》中去看。《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的卦爻词,以及上下系传等,谈“利”的地方有一百八十四处;而说“不利”的,则有二十八处。但不管利与不利,都不外以“利”为中心在讨论。

《易经》思想最主要的中心作用,便是“利用安身”四个字。所以《易经》也是讲利,而且告诉我们趋吉避凶,也就是如何求得有利于我。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德因果律,也是告诉人们以积善的因,可以得到余庆的果。相反的,积不善因,便得余殃之果。所以,积善是“利用安身”最有利的行为。

如果探讨孔孟思想的文化源头,绝对离不开《易经》。所以说假如孟子完全否定了“利”的价值,那么《易经》等等我国的所有传统文化,也被孟子否定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孟子旁通》东方出版社

南怀瑾先生并非一味皓首穷经,埋首书斋之人。他的学问,来自他的修行,来自他不可效仿的人生,来自他在出世入世之间的大自在。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数十年来,先生一直主张“道是天下的公道”,把道理学问讲得深入浅出,因此,他的讲述洋溢着“道不远人”的亲和力与说服力,没有酸涩死板的学究气,而且旁征博引,兼摄古今中外,浸透着极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经验,因而被各界各阶层、从十几岁到九十几岁各年龄段读者所喜爱,让国学经典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纪念,是为了缅怀,为了不忘记我们从何处来;纪念,也是为了传承,为了在前行中不迷失方向。
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编辑 | Joy   监制 | 南北

318纪念南师读书周

东方出版社感恩回馈

南先生作品全场优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南怀瑾东方讲堂

南怀瑾东方讲堂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南怀瑾东方讲堂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南怀瑾东方讲堂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南怀瑾东方讲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