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器板眼学习参考!


正文

晨钟暮鼓,梵音缭绕;钟罄相闻,氤氲弥远。佛教音乐——『梵呗』的传入,给华夏文化带来了深远影响,经千余年的发展与演变,梵呗不仅被佛教界奉为珍宝,而且己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梵呗』是一种清净的梵音,是高度艺术化的语言。『梵』是印度语『梵那摩』的略称,意为清净;『呗』是『婆陡』或『呗匿』,意为赞诵或歌咏。最早起源于古印度,原意是以曲调唱诵的形式来诵经、赞叹和歌咏佛德。

中国佛教梵呗以独特的音乐语言,通过经文的声韵和法器鸣响,成为多体合一的唱诵艺术,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传播、合流、汇通、创作、发展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音声理论,形成了『以音声为佛事』的观念。

佛教经典《长阿含经》卷五中有说『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为众生作十种佛事。何等为十?所谓:以音声作佛事,为成熟众生故,以色形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

《法华经•方便品》中记载:『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饶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己成佛道。』

梵呗在法音宣流中占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也是佛事仪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佛教的唱诵方式仍然在各地寺院中流行不绝,通过起伏婉转的旋律,沉稳平实的节奏,古朴清新的音调,来宣唱法理、歌咏佛德、开导众生、净化心灵,达到『使闻者神开,因声以从回向』的作用。

《贤愚经•无恼指鬉品》曰:『时波斯匿王将征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丑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呗,军众倾耳,象马不行。』佛教梵呗的威力,在此可见一斑。

又《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梵呗歌唱之音,能破除烦恼、启迪智慧、和谐社会、安顿身心,也是传播佛教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之一。

由此可以确定梵唱之根本意趣:

一、称念梵唱佛号,可以开悟或临终往生,而歌颂佛德之梵音,同样可以大开圆解而得无生之理。

二、梵唱其实是修学佛法的另一种形式,歌唱之当下就在集聚功德,同时与念佛、诵经、听经无二无别。

三、以独特的梵音来止断众生散乱之心,其效果不亚其它修学方式。

四、梵呗之音为普度众生、和谐身心幵辟了另一捷径!

佛教梵呗学习之法




在人类的动作、言谈、歌唱三种语言当中,歌唱的形式最能舒发情感、打动心灵一种表达方式。而佛教梵呗歌唱之音,不但具备这些功能,还能破除烦恼、启迪智慧;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歌唱梵呗,更是傳播佛教文化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

梵呗源于印度。自佛教傳入東土以後,其音樂可說是風靡天下,而音樂的感染力和傳播功能相較於其他藝術,會來的更加直接。同時,佛教音樂特有的韻味,很契合人們頂禮膜拜和祈求幸福的心境,其音清新典雅,其韻超凡脫俗。唱者身心合一,物我兩忘;聞者,胸襟豁然,神清意爽。

在法會進行中,都會有這種梵唄聲調的演唱。只要虔诚演唱或靜心聆聽,必将启動心声、淨化意竟,體味人生。

梵呗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学修作用,下面就来谈谈赞呗的学习之法。

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总是离不开诵经、唱赞、念佛、礼忏,于此前后必有一些梵呗的声调,作为祈请的开始及回向的结束。这种音韵能够启发行者内心的慈悲、深沉、中正的情怀;对于社会人士也能给予人生中初机性的引导转变。据《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迦》卷六云:『尔时瓶沙王往诣佛所,白佛言:世尊!听诸比丘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处呗诵,当得利养,眷属增长,诸檀越得福。诸比丘辩捷摄法故,正法久住故。』瓶沙王,有见于好声呗诵能宣扬佛法,感化听众。因此便向佛陀启请:愿诸比丘用这一艺术语言,定期向群众说法呗诵或略诵要义,以摄持佛法,令法久住。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呗诵对宣扬佛法、正法久住有着独到作用。

所谓的梵呗,是对经偈、赞曲通过轻幽、柔和、悲悯的心境将它唱诵出来以赞叹三宝、歌颂佛德的-种声调,此种声调即称为梵呗;梵呗又可称为声呗、赞呗、经呗、梵曲、梵放、声明等。在印度统称歌咏十二部经,不管长行、偈颂都谓之呗。传来中国之后,将歌咏长行别开为读诵,呗乃专指歌咏赞偈而言,故谓之赞呗。

佛教梵呗自传入中国后,已经在南北各大寺院传唱了上千年,它的梵韵也确实给僧俗带来了巨大震憾,如唐朝『宫廷第一琵琶手』康崑仑、『宫廷音乐家』黄米饭,曾经被清凉微妙的梵呗音韵所倾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唱诵方法的流变,其音韵渐渐地趋向于流俗与不准确,特别是香赞类。目前,就大江南北各大小寺院来看,其唱诵格调与旋律就越加出现了徧差。小庙人数较少,法会的气氛不象丛林那么庄严与高涨,法师在唱诵时或许不那么投入,所以在唱诵赞偈过程中会倾向快速;在大寺院或丛林里,因为人数多,场面也有很多庄严设备,再加上丛林有丛林的唱诵规矩,那么,唱腔趋于缓慢而比较规范;一般来说,两者之间还会存在两个共同的缺点:一、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寺院的唱腔,都渐渐趋向于地方化,和传统赞呗的韵味相去较远;二、由于传统梵呗学习方法缺失,致使诸师在打击法器过程中节拍不准确,不是铛子「抢板」,就是鼓「拖板」(「抢板」是指节拍时间未到提前打击;「拖板」是指节拍的时间已过才去打击)。这种不准确的打击现象,在一些丛林寺院里犹为明显。打击板眼不准确的现象出现,就会出现以下两种不良的结果:

一、就唱诵者来说:

1、唱诵不能尽兴,因为『有拖有抢』,在唱诵时就会出现快慢不均、不流畅、不整齐。

2、呼吸不好控制,其实,于唱诵过程中,其气息是在自然流畅的过程中完成转换。

3、节拍未到,法器提前打击,这是『抢板』。

4、一拍唱毕,法器未能及时打击,这是『拖板』。

二、就打击法器者本身来说:

1、对板眼不够熟练。

2、在唱诵过程中,掌握不了节拍。

3、没有听闻大众的声音,或者大众于唱诵过程中不知如何进行配合。

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给维那及诸唱诵者带来许多烦恼与不悦。同时更是影响并失去梵呗本身美妙声韵与唱诵者慈悲心声流露。

要知道,在佛教梵呗内容中,除了『水陆科仪、瑜伽焰口、华严起止仪』等当中的一些白文须用梵腔或律腔来较大自由的梵唱外,其余的许多赞偈如:四大祝延、八大赞、华严字母及诸小赞,或弥陀偈、观音偈、药师偈等在唱诵过程中,其节拍都是四四拍,即每一小节中有四拍。在打击的过程中,不管有过七星或没过七星,其节拍同样保持每小节有四拍的原则。在这种原则下,不管铛子或是鼓,不允许出现少许与节拍不合情况。

有鉴于此,为了使佛教梵呗能给弘法工作带来方便,为了使佛教梵呗更具有欣赏价值、为世人所爱,给大众带来喜悦、增进善根。那么,对梵呗正确唱诵方法的掌握那必定是重要的。下面学人将平时所学、所体会到的唱诵梵呗方法之点滴作一简要说明,以资参考。

一、白文梵唱原则(如水陆科仪、瑜伽焰口、华严起止仪等中白文):

1、熟读白文:熟读或背诵要梵唱的白文,

2、理解文意:以一定的佛学知识,理解白文的意义。这样在唱诵过程中,才能以音声表达出佛教的慈悲柔和、宽广伟大的心声与性格来。

3、字正腔圆:所唱的文句,咬字必须清晰,所发音声要有腔有调;不可含糊其词,起始不分。

4、听从指导:在学习时,要听从法师的指导,要掌握基础声韵,在没有十分把握与熟练的情况下,不可随意变腔。否则,所唱出来的音韵,还是自己以前的老套。

5、长时练习:只有经过长时的听闻、琢磨、练习,才能体会梵唱的停顿、起始、快慢、高低等原则。

二、赞偈学习方法:

1、熟背赞偈:于学习唱诵前,将所要唱诵的赞偈词句背熟。

2、摄心听闻:认真听闻法师梵呗声韵,小声跟唱;记住唱诵停顿、高低起伏、起承转和等处。

3、小鼓定板:即均勻、缓缓地打击小鼓,使练习者的唱诵速度与此一致,充当节拍器的作用。

4、节拍点击(此方法是把握节拍准确的关键所在。用左右手练习时,左手拍铛眼,右手拍鼓眼)。

(1)在未过七星时,铛子基本上是打击两下,鼓一下。左手:左手打击一下铛子第一板,然后提手向胸前空点一拍。再用手打击一下铛子的第二板,再向胸前空点一拍,此即均勻完成铛子两板两眼的四拍打击过程(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或实击为板,虚点为眼)。右手:右手打击一下鼓的第一拍,然后提手均匀的向胸前空点三下,此即完成鼓一板三眼的四拍打击过程。

(2)若过七星,铛子和鼓的配合是紧挨着,没有空点的位置。但依然要保持每小节四拍及最初的唱诵速度(过七星时不可过快与故意拖慢)。

5、手指跟打:在学习梵呗的过程中,最忌的是「动口不动手」。所以于学习中,不但要口中念念有词而且手上要敲得笃笃有声。

6、咬字清晰:唱诵梵呗时,咬字必须清楚,不可含糊不清。

7、字韵不变:于唱诵赞偈词句时,一定要拖原字的尾音,不可以在原字后面的拖音处加上「aoe」等杂音、次音。

8、唱腔规范:维那起腔时,不可将某处拖的特别长,或到某处一带而过。于起腔时,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容易走调,同时也唱不出悲悯、沉静的心情;声音过低将导致胸闷憋气。应起「中音」之腔,中音则高音可降,低沉可就,又可唱颂出清净柔和、优雅慈悲的妙韵。

9、打击法器速度:对于悦众来说,其法器的『起落快慢』必须听从维那的暗示与指导:维那起长腔时,悦众于打击法器时,必须缓缓而有序的打击若时间紧迫时,起快腔时,打击者应轻快的打击。下面就以「炉香赞」当中几段赞词为例子,就能更容易的了知上面所说的节拍、板眼与定板等问题。如图所示:

『1234』此数字是表示,每小节当中有四拍,而且是均匀的。也就是说,两板两眼是四拍,一板三眼也是四拍。『 • 』是表示:用小鼓定板时的均板点。『 | • | • ○ • • •』这是『铛、鼓』的板眼:铛子打击两板

『 | • | • 』后面还各有一空板。鼓『 ○ • • • 』一板,后面还有三个空板。这是没有过『七星』时所打的板眼与节拍。下段是过『七星』时所打的板眼与节拍情况:

此过七星的板数、节奏、定板等都和上面没过七星的完全一样。不能以为到过七星处其速度就要加快或者就要放慢。

如上所示,未过七星与过七星之间,虽然板数的多少不同,但他们之间的节拍与速度是完全一样的。一旦出现抢板或拖板,就失去赞偈的微妙韵味与旋律了。若能掌握如上之节拍,不管我们唱的多慢,都不会感觉劳累或厌恶,因为拍拍相扣,节节不脱,那么,吸气与呼气也都自然畅通。能够把握如上赞曲节拍的话,至于观音偈、弥陀偈等节拍的掌握,那就易如反掌了。

梵呗又称为声呗、赞呗、经呗、梵曲、梵放、声明等。『梵』是指梵天丨是清净、离欲的意思;因为印度人都认为,他们是梵天的后裔,所以他们在所作之歌曲、文字等前都冠以『梵』字,如梵行、梵音、梵语等等。「呗」又称呗匿,相当于歌咏、吟唱的意思,有赞叹、止断之意。因依印度梵土曲谱咏唱,故称为梵呗;也就是天竺国佛教场所中所咏诵的经典、偈颂的佛曲,就是梵呗。唐•慧琳法师,所著的《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称为「呗唱」,,训译为「梵赞声」;因其取法古印度的歌赞而变化之,故称梵呗或称梵。又可称为赞呗,是用以歌咏经典中赞叹三宝、歌颂佛德的声调。是故经中说:『以微妙音声,歌赞于佛德』。

梵呗之音又称海潮音,如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送少微上人游天台》的诗里这样写道:『秋夜闻清梵,余音逐海潮。』就是唱赞诵经之声抑扬起伏,犹如大海之潮声。

《长阿含-五阇尼沙经》说:『时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其音遍周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梵童子对忉利天帝释说:音声能够达到五种清净,才称得上是梵音:一发出来的声音是简洁而正直的,二和善而文雅,三清澈而无夹杂,四深沉而饱满的,五音声穿透力强而能周遍。

六句赞是南北通行的赞词,其赞由『六句二十九字』构成,故称六句赞呀小赞。代表作品为「香赞」。其余佛菩萨、韦驮、伽蓝等赞词,多用六句形式,所以他的赞韵声调流行最为广泛。『香赞』还有很多种,如「炉香赞」「戒定真香」、「宝鼎爇名香」、「戒定慧解脱香」等;北方另有一种赞谱名「迓古令」,赞词共有十条,亦名十供养赞,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各系一赞。第一赞「清净妙香」,共四句二十字,可用六句赞谱唱念。此等「香赞」多于法事开始时唱之,以对诸佛菩萨的供养及启请加被。

八句赞是由八句赞词构成,多于诵经法事中间唱之,亦称为中赞。如「三宝赞」(有佛宝、法宝、僧宝三赞)、「弥陀佛赞」、「药师佛赞」等,都以『八句四十八字』构成。

大赞有「四大祝延」、「八大赞」,即「晻嘛呢叭弥呻」、「晻捺麻巴葛瓦帝」、「晻阿穆伽」、「皇帝赞」「佛宝」、「西方」、「十供养」等。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五阇尼沙经》(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贤愚经-无恼指鬉品》(元魏)慧觉等译。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刘宋)僧伽跋摩译。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九华山佛学

九华山佛学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九华山佛学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九华山佛学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九华山佛学。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